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8-20
□張建群

《忠義千秋》劇照 記者 茹雅 攝
運城是關公故里,關公戲的發祥地。過去有許多關公戲,大部分是寫關公一生中的某一段故事。8月3日晚,友人發來微信,說是第二天早上,在蒲景苑有《忠義千秋》的匯報演出,有時間可前往觀看。
關公戲看過一些,因為關老爺是運城人,對他的戲總有一種特別的情感因素在其中。再者,聽聞《忠義千秋》這部戲,前后改過多次,是一部體量大、內容全、制作精良的佳作。于是,4日一早,前往觀看,兩個多小時的時長,場面宏大,高潮迭起,前后兩位演員分飾關公,果然精彩。
精彩之一是演員情感飽滿,發乎于中、動乎于外,感人肺腑。桃園結義后,三兄弟在與曹兵的戰斗中失利,劉張出奔,關羽為護二位皇嫂被俘于曹營。他降漢不降曹,約法三章暫居曹營。曹操對他上馬金、下馬銀,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封侯封將,極盡恩寵。但當他得知兄長劉備的去向后,封金掛印,出五關斬六將,直奔劉備所在而去。
一路艱辛,戰袍血染,到了城下遭受張飛誤會,罵他忘恩負義,不開城門,非讓他斬了蔡陽不行。關羽長途奔襲,人困馬乏,萬般無奈,計斬蔡陽。城門開后,劉張奔出,關羽一腔熱淚盡灑兄長前。男兒有淚不輕彈,關羽的淚是委屈的淚,也是豪邁的淚,是英雄相惜回歸扶漢大道正途的淚。
這種情感是英雄情,也是平凡人能夠體驗的常人情。日常生活中,受盡艱難反被親人誤解,血染疆場被遺卻被懷疑有二心的人和事并不在少數。因而這段戲有很強的代入感,引起了臺下觀眾深深的共鳴,感人肺腑。
精彩之二是關公的兩位扮演者安亮與李建棟,這兩位演員均身懷絕技,功夫了得。在整部戲中,武打場面眾多,對演員的功力要求很高,而整部戲又比較長,一個人很難完成全部演出。在這樣的情況下,山西省蒲劇藝術院演出一團的主創人員,起用兩名功力不凡的青年演員,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兩位演員從功架到唱腔均可圈可點,很好地完成了關公忠心可鑒、武公蓋世、逸群絕倫的形象和性格塑造,讓人驚喜。據了解,“80后”青年演員安亮,年富力強,以武功見長,他在舞臺上騰挪飛躍,走馬飛刀,干凈利落,不愧功高蓋世。1999年出生的李建棟,青春年少,銳不可當,將關公的英勇豪邁表現得淋漓盡致。
扮演關公,不僅要求武功超群,而且對嗓音要求也很高。二位演員唱打俱佳,確實難能可貴,不禁感慨:喜看蒲苑新苗壯,劇壇又有后來人!由此也讓人欣喜于一團的領導班子,育新人,走正路,給青年演員以寬廣的成長空間,也為蒲劇的百花園中增添了亮麗的風景。
以關公的兩位扮演者為代表,整部戲的演員均表演不俗,從曹操、劉備、張飛,到張遼、廖化,甚至劇中的幾位馬童,翻滾騰挪、功夫絕佳,贏得了臺下觀眾熱烈的掌聲。演出中,筆者聽到鄰座的一位攝影師感嘆,這一出戲,他是看得最認真最投入的一部,原因是演員表演精彩,劇情引人。筆者亦有同感。
精彩之三是場面宏大,劇情跌宕。自古以來,演關公一生中精彩片段的戲多,而把關公一生完整搬至舞臺上的基本沒有。《忠義千秋》史無前例地把關公的一生事跡,重現于舞臺之上,這是對所有創作者和全體演員的考驗。
如何避免高大全,又避免冗長拖沓,確實是一道難題,但從演出效果來看,主創者與導演通過舞臺上的背景、道具、舞美點綴烘托,規避了可能出現的不足,完成了對關公“一生忠義,輝映千秋”的表達,實屬難能可貴。
比如在水淹七軍一場,劇中用白色的方旗演繹水流浪濤,別出心裁,實現了良好的藝術效果。另外,桃園結義、奔走土山、城頭觀戰等節點,用桃花、桃樹、臺階和樓臺山林背景襯托,表達歷史現場的創意都增加了整部戲的感染力,提升了觀劇體驗。
在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對河東元素的強化。從關羽初離故土時讓隨從帶的一包故土,到臨危時對部下交代,將浸著自己血的戰場土埋回河東,這些都展現了關公心系故鄉、魂歸故土的深厚情感。同樣,劇中曹操的笑、張飛的惱、二位皇嫂的責難,也令人過目難忘。另外,幕后優美動人的伴唱,激越的鑼鼓鐃鈸、管弦絲竹,樂隊伴奏氣韻鏗鏘、推波助瀾,都堪稱完美。大家的共同努力,對推動劇情發展,完成卓越的藝術表達,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關公戲是歷史戲、武功戲、重大主題戲,運城作為關公故里,在演繹關公戲方面,有著比其他地方更為重大的責任和要求,觀眾們對關公故里關公戲,也寄予了更大的厚望。一部戲的成功,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它需要一個團隊默契的配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精誠團結,需要演員日復一日的刻苦練功,精心呈現。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山西省蒲劇藝術院一團的全體同志,通過《忠義千秋》這部大戲,展示了不同凡響的藝術水準。他們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超凡脫俗的藝術造詣令人贊嘆。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