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抗戰烈士劉興漢記事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8-12

在我孩童時,在運城一些農村,凡是家里有當兵的,家門口都懸掛了一塊黃底紅字的“光榮軍屬”木匾。這塊木匾就是家族榮光,讓鄉親們欽羨不已。后來,隨著我識的字多了起來,發現外公家門楣的匾額又有不同——別人家是“軍屬”,他家的是“烈屬”。疑惑中,才從大人口中得知,外公劉韶秀的長兄劉興漢,早年曾在山西新軍二一二旅擔任某連隊連長,在抗擊日寇的戰斗中英勇犧牲,是一位光榮的革命烈士。懵懂的我,心頭第一次沉甸甸地落下“烈士”兩字。

后來,我偶然翻閱《中共運城鹽湖黨史人物》,在其中找到了劉興漢烈士的事跡。來到省城太原工作后,我結識了黨史、文化研究部門的朋友,有幸得到了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史志《山西新軍二一二旅》一書,從書里記載的紅色檔案中,發掘了更多信息素材、珍貴史料,書中詳述了劉興漢烈士等干部戰士英勇戰斗的事跡。

劉興漢烈士事跡令人敬佩、催人奮進,追憶這位至親的抗日烈士,回顧他們走過的艱難道路,對于紅色基因在潛移默化中融入我們后人血脈具有重要作用,激勵我們銘記歷史、接續奮斗。

堅決打擊侵略者

劉興漢,運城市鹽湖區龍居鎮王吞村人,早年入伍愛國將領楊虎城將軍的十七路軍警衛連,曾親歷1936年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他于1937年加入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同年十月投身解縣抗日自衛隊。后各縣的自衛隊合編為山西新軍政衛一支隊,最終改編為隸屬八路軍戰斗序列的山西新軍二一二旅。1940年4月,他任五十五團一營一連連長,同年10月原連隊改編為五十六團十一連,他依然任連長。劉興漢于1941年4月在沁源縣加入中國共產黨。

山西新軍最初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下的抗日武裝,1939年12月,閻錫山對日妥協,發動了“十二月事變”,妄圖消滅這支堅持抗日、堅持團結進步的抗日武裝。“十二月事變”后,二一二旅從稷山丈八村轉戰沁源李家莊一帶,納入八路軍戰斗序列。在這場事變中,盡管有人經不住國民黨閻錫山集團的分化瓦解,貪圖高官厚祿離開了隊伍,而劉興漢的態度始終明確:誰對,我就聽誰的;誰堅決打日本侵略者,我就跟誰走。

劉興漢率領的二一二旅五十六團十一連,思想覺悟高、紀律嚴明、作戰勇猛。在岳北外線作戰、百團大戰、趙城戰役、佛廟嶺突圍戰、金沙溝攻堅戰等大小戰斗中,均出色完成任務,多次受旅、團、營嘉獎,他本人被譽為二一二旅“模范連長”。1942年4月15日,他在浮山縣四十里嶺金沙溝對敵作戰中身負重傷,于后方戰地醫院犧牲,年僅37歲。

戰果輝煌勇抗戰

1940年11月,日軍對太岳根據地發起了前所未有的冬季大掃蕩,十一連在11月23日協同旅機炮連、九連在沁縣曹家溝一帶阻擊了600多名日偽軍的猛烈進攻,完成掩護旅部和群眾轉移的光榮任務。在曹家溝阻擊戰中,十一連指導員梁希忠身負重傷。連隊剛剛轉移到外線就接到上級命令:在龍頭腦村阻擊一支即將進攻上來的日軍。

這支日軍小部隊隸屬于臭名昭著的侵華日軍第三十六師團,第三十六師團參加過“南京大屠殺”,兵源來自極端民族主義蔓延的日本九州地區,屬華北、山西大掃蕩的主力部隊,是侵華日軍罪行最深、最兇殘的部隊之一。這場戰斗規模雖然不大卻戰況激烈,對十一連影響深遠。連隊三個機槍手在激戰中相繼負傷,情況危急,一旦讓敵軍沖上來打亂防守陣腳,后面的敵人將快速跟進,十一連面臨著全軍覆滅的危險。關鍵時刻,劉興漢連長怒吼一聲“打”,端起機槍,沖出戰壕,朝著敵人,猛烈掃射。縱使小鬼子窮兇極惡,照樣被他的氣勢壓倒,在戰士們的頑強阻擊下,敵人潰敗。此戰十一連擊斃日軍十多名,連隊官兵無一犧牲。

英勇頑強突重圍

佛廟嶺突圍戰是二一二旅在整個抗戰過程遭遇的形勢最為嚴峻的一場存亡之戰。二一二旅原本按計劃赴浮山縣佛廟嶺地區集結休整,準備接受新的戰斗任務。1941年9月23日凌晨,行軍至佛廟嶺以南位置,旅直、五十五團、五十六團和五十四團八連全部進入日軍大伏擊圈。這是日軍奧村旅團(侵華第一軍第十六獨立混成旅團)一場早有預謀的大型軍事行動。我軍22日曾發現敵人的蛛絲馬跡,但狡猾的日軍快速隱蔽,派去的偵察員未能摸清底細。突圍戰中,五十六團團長薛克忠給十一連下的是一道死命令:務必牢牢堅守佛廟嶺大廟以北的一個高地,以掩護旅直和主力向段峪河方向的突圍,完成掩護任務后自行撤退。十一連占領高地后,劉興漢將全連按梯次配置,利用敵飛機轟炸間隙抓緊搶修防御工事,安排戰斗意志最頑強的王天恩排堅守第一道防線。23日9時許,500多名日軍舉著膏藥旗,在火炮的掩護下向十一連陣地步步逼近。隨著王天恩排長的第一聲槍響,十一連的佛廟嶺阻擊戰正式打響。當時我軍占據了有利地形,官兵也抱有同仇敵愾的殺敵決心,但在裝備、兵力上沒有任何優勢。王天恩排全體指戰員以“明知不可為而堅決為之”的勇毅打退了日軍的連續瘋狂進攻。在打光所有子彈、扔出最后一顆手榴彈之后,連指導員張春虎、排長王天恩帶頭,第一梯隊余下的戰士齊刷刷沖向敵人,展開了一場慘烈的赤身肉搏戰,最終王天恩排全部壯烈犧牲。日軍為盡快突破十一連防線,以對二一二旅旅直和主力部隊形成包圍之勢,在七架飛機一輪輪狂轟后,向十一連的第二梯次防御陣地展開更為猛烈的進攻。戰士們為給犧牲的戰友報仇也殺紅了眼,在連長劉興漢的指揮下,同志們的戰斗積極性空前高漲,他們將敵人放到幾十米近的距離,“神投手”朝攻上來的日軍人群中心投擲手榴彈,增大了殺傷力;“神槍手”齊國梁一人就擊斃敵人一個小隊長和兩名機槍手。十一連血戰七小時,完成了掩護旅直突圍的阻擊任務。日軍一次次被打敗,雖氣急敗壞卻又無可奈何。十一連于下午4時主動撤出陣地,并于當晚利用夜色掩護,以難以想象的英勇頑強突出重圍,徹底擊碎了日軍妄圖在此全殲我二一二旅的妄想。

銘記緬懷薪火傳

20世紀70年代,原運城地委在運城地招組織了原山西新軍部分健在老戰士與二一二旅烈士家屬的座談會。外公劉韶秀偕大舅劉江發與會。劉江發為外公長子,后過繼給大爺劉興漢和大奶景都親(于1956年去世)。會上,曾與劉興漢并肩作戰的戰友,時任連副指導員相坤回顧抗戰歲月:他那時年紀尚輕,初入作戰部隊時滿腔熱血,是劉連長悉心傳授他作戰經驗,告訴他打仗時候“我隱蔽你也隱蔽,我沖鋒你就跟著沖鋒”。他還特別提及劉興漢連長端起機槍掃射日軍的英雄壯舉。

翻檢二一二旅烈士名錄,一頁頁、一行行,薄薄紙頁承載了千鈞之重。每一個名字,都是一個不屈的忠魂,一段塵封的故事,一個破碎的家庭和無盡的哀思。烈士,是為正義事業犧牲生命并經國家認定的人。烈士因生前功績而“雖死猶生”,達到了《左傳》所言“死而不朽”的至高境界。值此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我們銘記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民族抗戰,深切緬懷以抗日烈士劉興漢為代表的山西新軍二一二旅全體抗日烈士!

(楊根宏)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