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抓好“空檔期” 破解“看護難”

——我市暑期家校社共育機制探訪

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8-12

在研學中體驗生活,在玩耍中增長見識……今年暑假以來,記者發現,我市不少單位、學校抓好暑假育兒“空檔期”,利用多種資源破解家長“看護難”問題,發揮家校社聯動作用,完善構建長效育人機制,合力形成家校社共育的良好社會氛圍。

公益課堂伴成長

7月28日起,為發揮社區在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方面的作用,減輕父母育兒負擔,鹽湖區東城街道高家垣社區開設“童心筑夢·樂享暑假”暑期公益課堂,集創意實踐和文化探索于一體,內容設置豐富多彩,讓孩子們在暑假中收獲滿滿。

“以前放假了,孩子總在家里玩手機,現在有了公益課堂,每天盼著來上課,安全有保障,還增長了見識,學習了本領,解決了好多家長的后顧之憂。”一位家長感慨地說。

多彩活動豐富暑期生活

閱讀分享會、非遺漆扇制作、手工折紙課……公益課堂上,孩子們自由探索、勇于嘗試,在實踐中提升綜合素養。

8月5日,近20名小朋友在該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聆聽一場關于食品安全的講座。活動由該社區、市科學技術協會和市營養保健行業協會共同舉辦,希望通過教給小朋友們認識食品標簽的方法,幫助孩子們從這個假期開始拒絕垃圾食品,養成健康飲食的習慣。

8歲的小朋友程裕彤說:“剛剛聽了老師的話,發現我喜歡的零食并不健康,之后我要少吃高鹽高糖的食物。”

“這里有很多小伙伴,大家一起學知識、看電影、做手工,特別快樂。”小朋友荊駿濤說。

該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的公益課堂聯合了不同單位,如市體育局、市科技局等,邀請大家共同設置課程,共享資源,一起為孩子們服務。“希望通過多元化課程,進一步激發兒童興趣,打造有溫度的暑期公益課堂”。

文化研學拓視野

與歷史同行,感受文化魅力。前不久,幾名來自市明遠小學的三年級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開啟了一場萬榮研學之旅。

飛云樓前,孩子們驚嘆沒用一根鐵釘就建造而成的木樓,隨即對它背后的榫卯結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秋風樓下,他們吟誦著“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在行走中感受詩詞魅力;李家大院里,磚雕上的“善無大小”給學子們留下深刻印象,進一步加強了德育教育……

“為什么它被稱為‘中華第一木樓’?”“后土祠有多少年的歷史,古人也曾在這里祭拜嗎?”研學過程中,孩子們帶著問題去,滿載收獲歸。明遠小學此次研學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假期生活,也發揮了學校在構建“教聯體”方面的主導作用,讓“走出教室看世界”真正落地生根。

研學團隊走進萬榮縣后土祠

走出去,讓孩子們與自然對話,與歷史對話,如今這已經成為不少學校的共識。當下,在孩子們的假期作業中,社會實踐的比重越來越高,因材施教的特點更加鮮明。“暑假就是要讓孩子們去廣泛嘗試一些喜歡做的事情,近年來,學校逐漸減少學生們的書面作業,鼓勵孩子們在實踐中學習,是一個特別好的趨勢,讓孩子們的負擔更輕,家長的焦慮更少,家庭氛圍也更好了。”一位家長說。

“愛心媽媽”護童心

今年暑假,市婦聯分別在聞喜縣、垣曲縣舉辦暑期兒童關愛服務,為孩子們送上“愛心禮包”,開展研學活動,讓暑期教育既有廣度又有溫度。

在聞喜縣,市婦聯組織“愛心媽媽”和留守困境兒童到陳家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縣地震科技體驗館參觀學習。在陳家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講解員帶領孩子們重溫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在一件件實物、一幅幅圖片中感受那段崢嶸歲月,讓紅色種子在他們心里生根發芽;在該縣地震科技體驗館,孩子們學習地震預警、應急避險等實用知識,為安全成長筑起一道“防震墻”。

“不僅要讓孩子們享受教育公平成果,更要讓他們陽光健康成長。”近年來,我市婦聯持續深化“愛心媽媽”結對關愛幫扶活動,關愛覆蓋面逐步擴大,服務內容更加精準,更多困境兒童、留守兒童在“愛心媽媽”的呵護下感受到關愛和溫暖,茁壯成長。

學校主導、家庭盡責、社會助力……相信未來,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和努力下,共育空間將進一步擴大,育人質量將顯著提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良好氛圍將更加濃厚。

記者 杜磊 陳怡霏 文圖

者感言

教育發生在隨時隨地,可以在學校開辟的家庭菜地里,可以在社區開設的公益課堂上,或是在每一次親子對話中。

今年4月,我市“家校社學習共同體”第一課在鹽湖區黨群服務中心開講,此次活動標志著我市“家校社學習共同體”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由運城市婦聯牽頭,依托鹽湖區黨群服務中心,整合運城市人民路學校名師工作室、優秀家長及社會專家資源,旨在打造共學、共研、共育“家校社學習共同體”。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未來,隨著各單位的廣泛介入,將匯聚更大的力量,讓優質教育資源惠及每一名孩子。

 記者 陳怡霏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