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每一步的風景都在講述新的故事

——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夏縣段印象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8-02

記者 趙卓菁

從“瑤臺新貌”的煥然新生到“百米觀窯”的歷史人文,從文創產品的創意改造到“博物館”的歲月留痕,歷史在這里低語;

漫步泗交感受田園野趣,邂逅月亮湖品味山水風情,暢玩架桑漂流體驗激流勇進,詩意在這里棲居;

在韓家嶺追尋紅色記憶,于金樓山激蕩崢嶸歲月,入住林間村墅靜享山居清幽,精神在這里傳承;

探奇石勝景、賞太寬流韻、逛祁家河街市,自然在這里揮毫;沿“黃河彩鏈”而行,在夏縣旅游展示中心聆聽母親河的千年絮語,大河在這里奔涌……這里,每一步的風景都在講述新的故事。

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夏縣段全長96.4公里,總投資9.15億元,分為主線和支線兩部分。其中,主線29.2公里,投資3.62億元,起點位于與平陸縣交界的石家村,終點與垣曲縣交界的清水河相接;支線67.2公里,投資5.53億元,起點位于瑤臺山下,終點位于祁家河村口。夏縣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于打造黃河旅游公路板塊的決策部署,強力推動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建設。

山驛小憩處 一步一風景

行駛在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夏縣段,林蔭夾道,巍峨的巫咸山躍入眼簾——歷史傳說中的“瑤臺”在此煥發新貌。從這里出發,一條融山水風光、歷史人文、田園風情與紅色印記于一體的特色游覽路線正式開啟。

瑤臺山又稱巫咸山,位于夏縣縣城兩公里的中條山前沿,孤峰峭拔,蒼翠摩空,一衣帶水,景色宜人,為夏縣古八景之首。明清時期,這里廟宇林立,是游人拜謁游賞的最佳去處,中秋尤盛。抗日戰爭時期,瑤臺山周圍所有建筑均遭毀壞,樹木被燒。1954年,夏縣發動民眾綠化瑤臺山,使前坡翠柏覆蓋。2004年,瑤臺山建筑恢復重建。

瑤臺山頂的太虛觀中建有九層佛塔,塔高43.69米。瑤臺圣境儒、釋、道三教合一,堪稱古今宗教圣地,已成為古都夏縣的重要標志。

帶著家人一起來爬山的游客王彤贊嘆道:“這里的風景不光好看,還藏著那么多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感覺特別有味道!走著走著,就像走進了古人的世界,那些古老的傳說好像就在身邊。”

途經規劃中的中草藥驛站,便可抵達神河嶺驛站。一座觀景臺矗立眼前,拾級而上,登臺西望,林木蔥郁的瑤臺山清晰可見。觀景臺下方,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像一道彩虹蜿蜒而過,一旁則是綠草如茵的露營地,幾輛私家車停駐其中。這里既是補給休憩的驛站,也是露營觀景的理想之所。

據了解,夏縣堅持生態優先理念,致力建造美麗七彩黃河旅游路,對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在布局規劃上采用了多種新技術、新工藝,全路段采用了改性瀝青路面,路面中間采用紅黃藍3種彩色標線,人行道采用傳統的白色標線,路旁的安全防護欄采用綠色涂刷,使黃河一號旅游公路成為亮麗多彩的“彩虹路”。“同步配套了‘慢行、服務、景觀、信息’四大系統,投資1.5億元,建設行道10公里、驛站兩個、觀景臺5處、小憩園9個、停車場6個、房車營地1個、衛生間6個、農產品銷售點兩處、旅游公路文化標識7個、路側服務設施標志15個。”夏縣交通運輸局高級工程師王韜說。

近年來,夏縣相關部門融合當地歷史文化、農耕文化、生態文化、旅游文化、產業文化等資源,將公路沿線原生態的自然環境、風景名勝、鄉土文化等融入公路景觀設計,優化提升公路沿線的綠色景觀,合理增設公路停車區、服務區、觀景臺、驛站等旅游設施,通過極具夏縣特色的色彩標識展現,形成鑲嵌在大山里的“珍珠項鏈”,全力構建“夏縣旅游經濟交通走廊”,打造山西省乃至華北地區最美旅游示范公路,推動公路基礎設施從單純日常出行向旅游、消費、文化傳播等綜合服務轉變,使之成為一條貫穿山區的生態路、文旅路。

人在畫間游 車在綠中行

漫步泗交,涼爽的山風拂面而來。綠意盎然的草坪間,延伸著古樸的石板小路,引領游客步入小清新風格的棲堂山莊。山莊內的露天音樂餐廳里,三五成群的游客歡聲笑語,享受著山間的愜意時光。如今,在泗交,認領小菜園、體驗研學步道等融合自然與趣味的農旅新方式,正成為年輕人休閑度假的熱門之選。

這些戶外研學項目不僅豐富了游客體驗,更是成為提升青少年素質教育的生動課堂。“帶孩子來這住兩天,既能親近大自然,又能學到不少農業知識,這種體驗比書本上生動多了!”正帶著女兒在山莊小住的丁女士欣喜地表示,這種寓教于樂的農旅融合模式,對孩子成長很有意義。

“為打造獨具特色的農旅品牌,建設前期,我們充分考察借鑒了陜西、河南、云南、浙江等地的成功經驗,緊密結合泗交鎮本地實際,投資建設了農業科普基地。”該項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開展相關研學主題課程,旨在將知識科普與鄉村產業深度結合,全力打造‘菌菇研學+鄉村振興’的示范標桿。”

數據顯示,夏縣泗交鎮生態資源優越,氣候溫潤,森林覆蓋率高達85%,具備天然菌菇及谷類生長的絕佳條件。結合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及《“十四五”農業農村科普發展規劃》,泗交農業科普基地項目以“菌菇產業+科普研學”為核心,通過三產融合模式,推動農業科技普及、農民增收致富與鄉村旅游升級,助力泗交鎮打造特色農業名片。

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夏縣段兩側護坡植被,橘紅、橘黃、紫色、綠色多彩多姿,隨著季節及溫度變化而變化。對“綠化、美化、亮化、凈化、香化”生態文明路標準的堅持,提升了整條公路的品質韻味。夏縣相關部門統籌公路設施、生態環境、自然景觀、歷史文化等要素,采用“四季常綠,三季有花,喬灌結合,色彩斑斕”的設計理念,將“一路分四季,三里不同天”的立體垂直花卉分層分段呈現,高標準打造了綠化美化工程。全程采用低矮灌木綠植,配以各色花草點綴,設置了6個花卉園,全程建設主體景觀67.2公里,路容景觀61公里,形成“人在畫間游,車在綠中行”的美麗圖畫。在沿路兩側邊坡上種植紫葉爬山虎、連翹、紫穗槐等植物,所有露白區域播撒四季常綠的三葉草,綠化總面積167127平方米。“紅葉石楠、豐花月季、火焰南天竹、造型松等更是增加了護坡植物的層次感。”夏縣相關部門負責人說。

“革命印記”韓家嶺 “穿越烽火”金樓山

沿路標前行,抵達晉南革命圣地韓家嶺,林蔭道送來陣陣清涼,一座靜謐小院映入眼簾——縣委舊址、警衛室等分布其中。步入室內,軍用水壺、公文包等舊物無聲訴說著歷史,栩栩如生的蠟像則將人們帶回到當年嘉康杰等革命先輩開會的崢嶸歲月。

韓家嶺位于中條山腹地的夏縣西溝村,四面環山,山勢險峻。自1931年嘉康杰將中共河東中心縣委駐地遷至韓家嶺,這里便成為中共河東中心縣委、中共河東特委、中共夏縣中心縣委等領導機關駐地。中條地委、條西地委、晉豫特委,以及太岳五地委、三地委和太岳三分區等領導機關也曾在此活動,因而這里成為晉南革命戰爭的指揮中心和活動中心,堪稱河東革命搖籃、晉南革命心臟、紅色延安的大后方……

近年來,夏縣高度重視“紅色”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2017年將該基地的修繕擴建工程確定為全縣75個重點項目之一,總投資571萬元,修建了“晉南革命圣地——韓家嶺”紀念碑,擴建了4000余平方米的紅色革命紀念廣場,建成了黨員干部黨性教育展館和嘉康杰紀念館兩個展館,修繕恢復了中共夏縣中心縣委舊址、嘉康杰故居和八路軍后勤窯洞,修繕擴建后總面積達1.2萬平方米。2006年,韓家嶺被列為運城市革命文物保護單位、運城市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基地。韓家嶺先后被夏縣縣委列為黨員干部廉政教育基地、青少年愛國教育基地。2015年,韓家嶺被運城市委列為運城市黨史教育基地,2017年被列為山西省黨史教育基地。

路過太寬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便可抵達祁家河金樓山驛站。驛站一側,夏縣祁家河中條山抗戰歷史文化長廊赫然在目。小嶺大捷、馬村突圍、淪陷區日偽暴行、中國共產黨全面領導中條山敵后抗日斗爭、夏都英杰……一段段圖文并茂的歷史在此鋪陳開來。

信步走下驛站,一泓碧波頓消暑意。跨過石橋,青色的石階蜿蜒而上,將游人引向金樓山深處,仿佛踏入了往昔的紅色記憶。登山途中,一面面迎風招展的紅旗不僅指引著方向,更點燃了人們探尋歷史的熱情。孩子們雀躍其間,追尋紅旗,也追尋著紅色的足跡。登頂遠眺,鮮艷的旗幟在山巔獵獵飛揚。

“帶孩子來實地感受抗戰精神,特別有意義。”市民張女士表示,“邊走邊看、邊找邊學,這種體驗讓人很深刻。”

“歷史人文展示段、紅色旅游科教段的旅游資源對于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加強廣大黨員干部黨性教育和開展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促進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夏縣大禹文旅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杜燕妮說。

尋脈自然人文 對話黃河氣象

登上紅棕色的觀景臺,憑欄遠眺,太寬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盡收眼底。層林疊翠,草木豐茂,展現著勃勃生機;林間鳥鳴聲聲入耳,更顯自然之趣。這里的生態步道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更是吸引了諸多游客前來觀賞。

太寬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夏縣東南部,中條山脈西段南坡,總面積24276.7公頃,森林覆蓋率85.84%。太寬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以保護典型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及金錢豹、紅腹錦雞等國家重點野生動植物資源為保護對象的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屬我國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典型分布區域之一,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特別是天然櫟林,“槲櫟、麻櫟、栓皮櫟、橿子櫟、槲樹、遼東櫟”六大櫟類樹種齊全,古樹群落眾多,2002年經山西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太寬河省級自然保護區,2018年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1年10月,太寬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省林草局認定為“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科普基地”,2022年,建成以蘭科植物培育、珍稀植物繁育、保護區資源調查監測等科研工作展示和教學實訓、自然教育等功能為主的綜合性科普基地。

在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夏縣段,架桑漂流的標志牌十分醒目。架桑漂流位于夏縣中條山國家森林公園腹地的泗交鎮溫峪村。景區距夏縣縣城60余公里,處于中條山重要河流清水河中游地段,總面積20平方公里,總投資3.2億元,分為旅游綜合服務區、綜合養殖區、森林木屋度假區、峽谷漂流水上游戲區、石海觀光探險區、新農村休閑娛樂區、歪頭山林海游覽區、生態農業采摘區、森林生態保育區9個區域,為游客提供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旅游體驗。

架桑漂流河道長9公里,漂流時長約3小時,獨具“水清、谷深、落差大”的特色,途經焦贊磨刀石、逍遙灘、張飛擋關、二郎灘、龍門、虎門、石門、將軍門、孟良谷、青龍潭、好漢坡等十余處景點,“可乘橡皮舟一路乘風破浪、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穿梭于翠岑幽谷之間,盡享大自然的美好風光。”一游客贊嘆道。

近年來,山西弘恒水務有限公司旅游分公司投資3000萬元,對漂流景區進行全面提升改造,內部設施更加完善,游玩體驗更進一步。景區創新推出了親子漂、情侶漂、潑水漂等特色漂流,又通過燒烤節、狂歡節、戲水節、篝火節等活動,為游客提供了頗具特色的鄉村休閑旅游活動項目。

一路向東,就來到了月亮湖。月亮湖位于祁家河景區,湖水呈現青綠色,碧波在山谷中更顯幽靜,水流聲潺潺入耳……祁家河鄉位于夏縣東南方向的中條山腹地,東接垣曲縣,西連平陸縣,南望河南省澠池縣,北與泗交鎮接壤,自然環境優美,氣候條件溫和,水資源充足,全鄉地形北高南低,東西丘陵,最高山峰金樓山海拔1566.6米,最低的楊家山村下巴灘海拔230米,分別為全縣之最。泗交清水河則由西向東穿插而過,馬村、交泉、七泉、廟坪4條小河匯流于清水河,充足的水資源為開展水上漂流等項目提供了先天的自然條件,在建的晉平漂流景區就位于清水河下游。

“目前,祁家河鄉旅游初步規劃已基本完成,重點開發祁家河金樓山景區和北方田園水鎮兩大部分。未來,祁家河鄉將被打造成一個休閑水鎮、田園綜合體與山地型心靈度假完美組合的生態休閑旅游區。”祁家河鄉黨委書記趙愛芳說。

據悉,規劃中的祁家河景區整體空間結構為“一廊三片區”。“一廊”指貫穿兩大片區——金樓山片區與祁家河片區的X836山水生態慢游風景廊道;“三片區”指金樓山片區、祁家河片區、雙山片區。金樓山片區將建立山地型度假領地,近期建設的旅游項目包括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臺地民宿、逸趣山道、云中花海、樓山“天池”;祁家河片區將建造“生活方式型”水鎮,近期將加強游客服務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拓寬河道,抬升水位,進一步打造水鎮肌理;雙山片區將打造獨一無二的黃河絕壁觀景臺,近期將建設觀景平臺、空中棧橋、蹦極、旅游碼頭等項目。

回程來到夏縣旅游展示中心,開啟一場穿越時空的古今交流。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夏縣博物館迄今已收集建檔藏品2773件套,集中涵蓋了金石玉器、典籍書畫及木質器等多種類實物真跡,全面翔實地記錄了歷代夏都先民生產生活場景、鄉風民俗傳承與精神氣質風貌,堪稱縣域“百科全書”。

在夏縣旅游展示中心,游客可以探尋古老而神秘的夏都歷史長河,“展館以多品類標本展陳,旨在通過‘館藏拾趣’引導公眾凝望過去時代的生活與華彩,從中感知華夏古都豐厚的文化底蘊,為進一步弘揚夏都文明史提供有力佐證。”夏縣文保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