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夏縣創造性探索縣域社會治理新路徑——

微組織撬動大治理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7-21

夏縣胡張鄉一專業合作社社員正采收香菜。 李全宏 張秀峰 攝

數十位鼓樂手齊奏《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群眾精神抖擻,自發跟唱;蒲劇折子戲《繡紅旗》婉轉動人,重現革命歲月;“云社區”小程序投票界面實時跳動,線上線下熱情互動……今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的日子,在夏縣溫泉路中段,夏都溫泉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門前廣場上,一場以“紅心向黨迎‘七一’,鄰里歡歌頌黨恩”為主題的慶祝活動成功舉行。

“我們準備了整整3個月,就是要把最好的節目獻給黨的生日!”社區文藝志愿服務隊負責人激動地說。這些精彩紛呈的節目,全部來自社區微組織的傾情奉獻。舞蹈隊、戲曲社、合唱團等8支文藝團體不講條件、不計報酬,用最飽滿的熱情獻上了一場視聽盛宴。

“多虧了社區提供的專業排練場地,我們才能安心排練出這么精彩的節目!”社區旗袍隊負責人說,“以前在白沙河邊排練,冬天凍得發抖,夏天熱得冒汗,現在這個‘舞蹈之家’有空調、飲水機,比家里還舒服!”

據了解,這個剛成立不久的社區,在辦公用房緊張的情況下,專門騰出一塊場地,為旗袍隊打造了溫馨的“舞蹈之家”。“舞蹈之家”內不僅鋪設了防滑木地板,還安裝了空調、直飲機,連更衣室里的梳妝臺都配置齊全。

“微組織,作用大,值得用心支持、培育和引導。立足硬件設施支持,我們通過整合盤活公共用房等各類資源,打造了集圖書閱覽、棋牌娛樂、兒童活動、舞蹈排練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陣地。”夏縣社區服務中心副主任任亭武說,“這個占地1080平方米的‘微組織之家’雖然面積不大,但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真正實現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如今,這里每周都有合唱團、舞蹈隊等各類微組織開展活動,成為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平臺。”

文藝演出的余韻還在社區回蕩,夏都溫泉社區的文藝骨干們已悄然轉換角色,成為社區治理的志愿者。舞蹈隊的主力隊員張國芳、李淑云、李振蘇顧不得卸妝,直奔孤寡老人李庚林家,擦窗掃地,讓屋內煥然一新;樂器隊的主力隊員李保林惦記著防汛,打著手電穿梭于樓宇間,仔細檢查每一處排水口;八段錦隊負責人安水玉則不失時機,手把手教老人做養生操……

一方面,是投身文藝的輕騎兵;一方面,是基層治理的熱心人。“文藝+服務”,舞臺上的精彩演繹與社區里的暖心服務交相輝映——名副其實的雙重身份,生動詮釋著基層治理的新內涵。從環境整治到矛盾調解,從關愛老人到安全巡查,微組織的參與者用藝術傳遞溫暖,以服務凝聚人心,讓治理的暖流浸潤社區每個角落。

組織跟著需求走,服務跟著群眾走。以“微”破“散”、以小聚力,微組織凝聚大力量、微服務撬動大治理。今年以來,夏縣縣委立足群眾主體理念,創新推出“人人參與治理、治理惠及人人”的“群治共理”機制,通過建立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正面激勵和負面約束等制度,為基層治理注入了新活力。

在具體實踐中,各級黨組織對全縣2200余個微小組、微專班、微團體、微圈子、微隊伍等各類微組織,進行全面培育和引導,構建起覆蓋城鄉的微組織網絡體系。這些微組織猶如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將每個車間、店鋪、新業態群體,以及每家每戶每個人都納入其中,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組織網絡。通過“微組織+”模式,實現了群策群力推進群治群理,讓基層治理的毛細血管充滿生機與活力。

7月的胡張鄉西下馮村,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手持鏟子,麻利地收割著翠綠的香菜。“群”里一呼,應者甚眾。正是香菜大量上市時節,村黨支部精心培育引導的生產性微組織——“鏟香菜”微信群大顯神威。

除了鏟香菜群,還有授粉群、疏花群、防凍群……圍繞村里主導產業——早熟杏,從每年10月蓋膜到11月越冬再到次年的管理收獲,40多個生產性微組織貫穿整個生產過程。這些微組織規模不大,卻分工明確,有的負責授粉,有的清理花萼,有的專門束果,及時滿足了產業發展的時令性用工需求,讓該村及周邊村的閑散勞動力有了用武之地。

自發形成的微信群,成功地把各類人群聚在一起,是互通有無交流信息的軟組織,也是基層治理的新平臺。如何讓這些草根組織更好地發揮正能量,更好地服務生產生活?西下馮村黨支部精心培育,強化引導,經常召集種植能手、微組織帶頭人和村“兩委”干部談心交流、答疑解惑。從組織技術培訓到協調農資供應,從對接銷售渠道到解決矛盾糾紛,確保微組織健康成長持續壯大,為主導產業持續賦能助力。今年,西下馮村的早熟杏上市時間已從5月10日提前到4月17日,搶占了市場先機,價格也翻了一番,僅此一項,年產值突破5000萬元。

黨建引領,治理花開。如今,西下馮村的生產性微組織不斷“上新”,已衍生出氣象監測、電商銷售等新職能。曾經閑置的棋牌室,現在白天成了微組織的臨時會議室,晚上則變身為農民夜校。

“過去村民閑來愛聚在棋牌室消磨時光,如今連棋牌室都閑置了——大家都忙著在田間‘賺現錢’。微組織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更凝聚了人心,成為基層治理的‘潤滑劑’。”西下馮村黨支部副書記杜國喜說,“黨支部給我們搭臺,微組織就有使不完的勁兒、唱不完的好戲!今年我們村的直播賬號粉絲人數已經破萬了,下一步將打造自己的早熟特色杏品牌。”

發力微組織,撬動大治理。7月7日,夏縣縣委出臺《關于進一步規范農村網格管理的指導意見》,立足突破傳統的居民小組,精簡優化網格設置,推動黨建、??政法、綜治、民政等各類網格“多格合一”,優化農村網格管理服務。根據文件精神,該縣每個鄉鎮至少確定1個試點村開展先行先試,推動微組織建設與網絡管理深度融合,通過“線上+線下”雙輪驅動,實現基層治理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讓治理服務更加精準高效。

(本報記者 楊紅義 楊 琳)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