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7-03
運城晚報訊(記者 王捷)近日,承載蒲劇藝術大師勵志人生、啟迪人們靈魂的大型人物傳記《蒲劇泰斗閻逢春》正式登陸運城、臨汾兩地各個書店,進一步滿足兩地廣大蒲劇愛好者及文化研究者深入了解蒲劇泰斗閻逢春的需求。
該書由山西出版傳媒集團北岳文藝出版社推出,運城市廣播電視臺高級編輯、運城職業技術大學教師孫建強潛心創作。這部33萬字的人物傳記較為系統詳盡地講述了閻逢春數百個感人至深的藝術人生故事。
閻逢春1917年出生于運城市鹽湖區西姚村的一個蒲劇世家,自幼隨父學藝。1938年,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踏入晉南之后,他前往西安,投奔辛亥革命元老之一、著名愛國人士景梅九先生麾下的晉風社和虞風社,唱紅西安及大西北。其間,他遭遇了“倒倉”(變聲)失敗的巨大打擊,但他不為磨難所屈服,練就了“復音”發聲法,奇跡般重返舞臺,并發明創造了戲曲表演的“帽翅功”“髯口功”“梢子功”“靴子功”等多種戲曲功,在全國戲曲界廣為傳承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他在運城、臨汾兩地,與其他蒲劇藝術家們一道,創造了諸多蒲劇史上的巨大輝煌,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及梅蘭芳、周信芳、梅葆玖等多位戲曲藝術家的首肯和贊揚。作為蒲劇“五大名演”之一,閻逢春的藝術生涯本身就是一部蒲劇發展簡史。他是一代蒲劇宗師和泰斗級的藝術家。
《蒲劇泰斗閻逢春》作者孫建強以10個篇章、44個章節篇幅容量,向人們講述了閻逢春一生中的百余個故事,精心篩選富有人文內涵的素材,挖掘具有當代價值的思想內涵和藝術精髓,完成了這部兼具史料性和可讀性的人物傳記。書中還包含11個閻派代表性唱段的珍貴曲譜。這些原汁原味的蒲劇老腔老調記錄,為傳統戲曲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原始資料,賦予本書較高的藝術典藏價值。書中還特別設置了獨特的閱讀引導系統:每個章節開篇配有點睛題記,結尾則以4句可吟唱的唱詞作結。這種創作手法讓厚重的藝術史變得朗朗上口,別有韻味。
一位蒲劇表演藝術家得知此書進入書店,由衷地感慨:“這不是一本普通的書,她是閻派藝術的基因庫。”
運城職業技術大學教授郭曉春讀完《蒲劇泰斗閻逢春》之后表示:“閻逢春大師的一生給我們印證了一個‘成功公式’:深度專業度+危機轉化力+文化根脈感+職業信仰值=不可替代性。在大學生就業競爭存在壓力的今天,若能將這4點融合,便能在各自領域實現從‘熟練工’到‘大師’的跨越,這正是閻逢春留給時代的終極啟示。”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