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6-05
“演出很精彩,中國味滿滿,我們又欣賞到了不多見的東方藝術,像蒲劇、鼓樂等。”5月31日晚,運城學院音樂系惠民演出(第二場)結束后,一群外國友人紛紛點贊。

此前一天,中心城區蒲景苑劇場便燈光璀璨、歌舞歡騰,運城學院音樂系惠民演出(第一場)華彩啟幕。
兩天的演出,場場爆滿。從器樂演奏到歌舞匯演,再到戲曲表演……朝氣蓬勃、活力四射的大學生用心用情,為廣大觀眾帶來了別樣的視聽享受。
“神仙活了。”原創群舞《夢繪永樂》一登場,臺下的掌聲就此起彼伏。

這是運城學院音樂系教師高雨以芮城永樂宮壁畫修復保護史為藍本創作的舞蹈作品。該舞蹈通過大量肢體語言的敘事,結合無線遠程控制道具技術,展現出文物從物質修復到精神復活的跨時空對話,體現了文物背后的文化底蘊與歷史價值。
“永樂宮壁畫是世界藝術瑰寶,用舞蹈這種藝術形式進行活化表演,令人眼前一亮。期待河東更多的文物能借力現代表達,得到更好弘揚。”觀眾李家明說。
和《夢繪永樂》一樣讓人熱血沸騰的,還有舞蹈《大河之子》。

在奔涌的黃河岸邊,一群熱血漢子在天地之間揮灑著剛毅與堅韌。他們用如鐘的行邁撞擊這熱土,用恒常的步履錘煉那精魂。在鏗鏘的鼓樂聲中,“大河之子”跨越荊棘,走出荒蕪,踏出一程路、開出一片天……
“川劇變臉”與“嶺南醒獅”巧妙融合的創意表演《百相騰躍》,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尤其是“川劇變臉”走下舞臺,與觀眾親密互動,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以前在電視上看變臉,就覺得很神奇。這回零距離欣賞,發現變臉確實比翻書還快,眼睛即使不眨,也看不透其中的門道。”觀眾王彩霞笑著說。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除了川劇,蒲劇、眉戶的亮相,是展演的一大看點。
2017年,運城學院成功獲批表演本科專業,填補了山西省內高等戲曲表演人才培養的空白。多年來,在學科帶頭人、蒲劇名家景雪變的傾力支持下,該專業學子先后參加國內外重大交流展演活動18次,在高級別比賽中獲獎71項。
此番展演,蒲劇經典唱段《喜洋洋》《三擊掌》《三娘教子》,以及眉戶《一顆紅心》之《探槽》等一一再現,高亢激越的唱腔、技驚四座的絕活,贏得了如潮的掌聲與喝彩。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如此出色的表演背后,是日復一日的苦練。為他們的堅守與付出點贊。”一名外國友人感慨。
從戲曲的古韻中,聽見歷史的回響;在靈動的舞蹈中,看見青春的躍動;于器樂的奔涌中,觸摸到藝術的溫度……展演雖然落幕了,但這些難忘的瞬間成了永恒。
從蒲景苑璀璨的舞臺出發,運城學院學子們的藝術之路正向著更廣闊的未來延伸。那些浸潤著“中國味”的演繹,那些飽含著匠心與熱愛的汗滴,那些承載著河東文脈與民族風骨的音符、身姿與唱腔,不僅是對過往辛勤付出的完美呈現,更是向未來許下的莊重承諾。中華藝術的薪火,在傳統與現代的激情碰撞中被點燃,并終將傳遞至遠方。
記者 景斌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