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5-08
文/圖 本報記者 游映霞
5月5日,一撥撥游客在運城鹽湖附近戀戀不舍地留影。為期5天的“五一”假期落下帷幕,“蘊育了最早中國”的運城交出亮眼成績單:日均超70萬游客涌入,線上話題曝光量大幅提升。當最后一班高鐵載著游客返程,他們的行囊里,滿載著千古河東的文化溫度與新潮記憶。

回顧整個假期,年輕游客們拖著行李箱化身“旅行特種兵”,丈量城市的大街小巷;小紅書上的運城“Citywalk”“打卡”攻略,成為游客的實用指南;破曉時分,早市蒸騰的煙火氣吸引游人奔赴;夜幕降臨,沉浸式演藝帶人們穿越千年;霓虹亮起時,夜市里“運字號”美食香氣四溢———魚加面的新奇組合、大盤雞的酣暢淋漓……為一天充實的行程畫上圓滿句點。這些充滿活力的旅行方式,成為這個小長假最鮮活的注腳。
“旅游不想‘人從眾’,這個假期,來點不一樣的儀式感,到運城旅行不虛此行。”網友@熊妮八哥的感慨,道出了許多游客的心聲。這個“五一”,運城鹽湖、運城博物館、解州關帝祖廟等景區人氣火爆,從鹽湖光影大秀到歷史文脈探秘,從市井煙火盛宴到現代商圈狂歡,新業態、新體驗持續帶動文化體驗“出新”、文旅熱度升溫。數據顯示,“五一”假期(5月1日至5日),全市正常開放的51家A級旅游景區、嵐山根·運城印象和旅游度假區累計接待人數233.47萬人次,同比增長32.62%;累計經營收入3847.49萬元,同比增長達到39.26%。文旅新業態與傳統魅力的交織,讓“詩與遠方”在運城找到了全新表達。

潮玩出圈 熱力破表
“五一”假期,運城文旅市場熱度爆表,八方游客紛至沓來,沉浸式體驗千年古韻與新潮玩法的激情碰撞。以 “相約好運城 歡樂游河東”為主題,全市30余家景區聯動推出超100場文旅活動,全方位點燃假日旅游熱潮,讓運城成為全國矚目的文旅新地標。
運城文旅開啟“古今穿越”模式,非遺技藝、科技光影、實景演藝輪番登場,讓游客從“看景”升級為“入戲”。
河東池鹽文化博覽園化身為科技與歷史交織的場地。當夜幕降臨,93級臺階流淌成一條發光的“時空河”,上演古代鹽運繁忙景象。裸眼3D技術讓身著宋代服飾的“仕女”“商賈”款款而來,身披華服的數字精靈在游客手機鏡頭前起舞,沉浸式游園演出《宋風·夜宴》讓“汴梁風物盛,池鹽天下聞”盛世圖景生動再現。魔幻的時刻還在發生:在永樂宮,壁畫《朝元圖》的仙子借由AR交互技術輕移蓮步,西安女孩小林的朋友圈配文“穿越只需0.8秒”收獲點贊多多。
晝夜不歇的12小時狂歡模式里,科技與人文持續碰撞火花。塔溝武校少年剛猛的拳風激蕩起山水漣漪,水上飛人踩著LED光焰完成“哪吒鬧海”式空翻。復古紅色的“鹽精靈號”小火車在親水觀光木棧道穿梭,讓3公里湖岸線變成“行走的畫廊”。9.9元的特惠票吸引大量游客,成為“性價比打卡王”。
芮城大禹渡的太空艙民宿連續三日售罄,河津龍門廣場3100名街舞選手以舞會友。后土祠的沉浸式情景劇《圣母送福我來接》、西侯度景區的《人類火種》實景演繹,帶領游客感受人類文明的魅力。
與此同時,各景區紛紛亮出保障“妙招”:永樂宮在檢票口搭建遮陽長廊,安排民俗表演緩解游客等待焦慮;五老峰景區實現志愿者服務全覆蓋,從票務引導到景點講解全程護航;蒲津渡遺址景區聯合醫院設立應急救護點,為游客健康保駕護航。
文旅新體驗全天候、多維度,在運城,歷史是觸手可及的沉浸之旅,休閑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打卡,而是充滿驚喜的潮流玩法。
熱鬧之外,草地變身“微度假”勝地。走進垣曲縣長直小河口露營基地、歷山露營基地、古城國家濕地公園露營基地、皋落嶺回露營燒烤基地,白色天幕如云朵鋪滿綠茵,烤肉香氣與歡笑聲交織。“以前總想去遠方,現在發現在家門口就能露營、賞景、看演出,太棒了!”戶外露營者圍坐野餐,“閑適生活”不失為潮流。傳統與現代交融,正成為游客心中“最運城”的假日記憶。
文化熱氣 潮涌升騰
“五一”期間,關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區和運城博物館人氣爆滿,以匠心打造的沉浸式體驗,讓歷史文化“活”了起來,也“火”了起來。
在關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區,一場 “古今交融”的文化盛宴精彩上演。動漫風格的“劉關張”巡游剛一亮相便成“頂流”,身著鎧甲的“關羽”將傳統造型與Q版動漫元素巧妙結合,手持青龍偃月刀與游客擊掌互動,引得小朋友們爭相合影。“原本擔心孩子對歷史沒興趣,沒想到動漫巡游讓他追著‘三國英雄’跑!”來自陜西的劉先生感慨道。
景區實景演藝更是好戲連臺:“武圣關刀”表演中,表演者刀鋒霍霍、氣勢如虹,完美復刻關羽的威武英姿;省級非遺“河東說唱道情”以邊彈邊唱的形式,講述古老傳說;“桃園結義”情景劇在古建院落中實景演繹,讓游客沉浸式感受忠義文化;蒲劇名家帶來的《三娘教子》等經典劇目,憑借細膩唱腔與精湛表演,令觀眾如癡如醉。多時段、高頻次的演出場場爆滿,單日觀演突破2萬人次。
運城博物館內,“尋根——運城考古成果展”首次呈現,系統解碼運城在中華文明探源中的關鍵地位。最火爆的“歷史穿梭者”NPC互動區里,身著唐、宋服飾的“歷史向導”與游客趣味問答。“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答對了,獎勵你一枚唐代印章!”扮演詩人王之渙與孩子們對詩,讓晦澀的古詩文瞬間“活”起來。游客手持特制的“穿越手冊”,通過與NPC互動、完成知識挑戰兌換特色盲盒,在探索中解鎖歷史奧秘。
兩大景區的文創市集成為文化傳播新窗口。解州關帝祖廟文創市集,推出“好運連連”“蓮花藻井”等創意產品,兼具收藏價值與趣味性;運城博物館則圍繞考古展覽,打造印有文物紋樣的筆記本、融入非遺掐絲琺瑯工藝的書簽,讓千年文明“可觸摸、可帶走”。“這個青銅器造型的冰箱貼太酷了,既實用又有文化味!”選購多件文創產品更成為熱潮。據統計,“五一”期間,兩大文創市集單日客流量近千人次,銷售額同比增長40%,成為傳統文化“破圈”的生動實踐。
節日期間,兩大景區將“暖心服務”與“智慧管理”深度融合。關公故里增設臨時導覽崗,志愿者為游客規劃最佳觀演路線;運城博物館啟用智能預約系統,實時調控客流,避免參觀擁擠。“孩子走累了,工作人員主動幫忙聯系擺渡車,太貼心了!”來自河南的游客李女士點贊。此外,景區聯合醫療團隊設立應急服務點,全方位保障游客安全,讓文化體驗更安心。
煙火狂歡 歡度假日
“五一”的運城,大街小巷煙火升騰,從傳統市集到現代商圈,以“煙火氣”與“潮流范”的完美融合,為游客獻上一場多元消費的盛宴。
清晨6時,東湖農貿市場已熱鬧起來。“現摘現賣的香椿,錯過等一年!”“臨晉粽子,甜咸口味任你挑!”攤主們的吆喝聲此起彼伏,金黃酥脆的蔥油餅散發著麥香,最具運城特色的“圈圈饃”攤位前已經排起了長隊,熱氣騰騰的水煎包、胡辣湯吸引著游客。“刷了無數次抖音,終于嘗到這碗‘網紅湯’!”不少人捧著關宇胡辣湯碗歡呼。
嵐山根景區,古巷青石板訴說著歲月故事。游客漫步其間,游樂場里孩童笑聲不斷。景區貼心準備的半價暢玩卡,讓親子家庭盡情撒歡;志愿者穿梭其中,提供溫暖服務。行進式情景劇《條山兒女》、舞蹈《大生產》、河東舞獅、魔術表演等文化演藝活動輪番上演,“帶孩子來看,比課本生動一百倍!”游客劉先生的話道出大家心聲。
盬街關王廟的飛檐斗拱下,漢服少女舉著文創雪糕與鎏金鴟吻自拍,糖畫藝人手腕輕抖便勾勒出賽博關羽的輪廓。這座仿古商街正上演著熱氣騰騰的市井交響——貫穿全街的小吃攤變“人流量”為“客留量”,數十種不同美味盡情綻放在食客的味蕾。
暮色初臨,黃河夜市的霓虹燈閃爍,指引游客尋覓美味、紓解疲乏,各大燒烤攤前,烤肉嗞嗞作響,香氣四溢。“四菜一湯一餅”成為游客必點的特色美食,新絳雞蛋餅、雙層饃夾肉、麻辣涮牛肚……食客們大快朵頤,吮盡麻辣鮮香。
商場超市也變身消費狂歡主陣地。萬達廣場熱帶水果免費試吃區人氣爆棚,武林風爭霸賽、少兒模特秀精彩不斷;吾悅廣場王者榮耀大賽激戰正酣,動漫嘉年華里coser與粉絲熱情互動;榮河1+1超市和運城購物中心超市里,新鮮果蔬、精美特產禮盒吸引著顧客,人們推著滿載的購物車,享受假期購物快樂。
“五一”假期,我市以科技賦能的歷史沉浸感、細節堆疊的服務溫度、煙火編織的文化共情,讓每位來運游客不限于“到此一游”的淺淺“打卡”,更真正讓各年齡段游客沉浸體驗——歷史借科技“上鏈接”,喚醒文明記憶;煙火以創新“跨次元”,融入當代生活。這份以“新”破局、以“心”致遠的答卷,正書寫著我市文旅發展的嶄新篇章。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