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河東映像>

《馬齒菜》:“鄉土運城”的雋永畫面

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4-16

王慧

在媒介化生存的當今,生活的藝術化與藝術的生活化逐漸合流。諸多短視頻關乎民生民情的取材視角、銜接地氣的講述方式、質樸淳厚的情感表達、真實立體的形象塑造,讓受眾產生難以抗拒的代入感和認同感,無怪乎人們對其愛不釋手。

對應文學,也是如此。作家的寫作追求也好,我們的閱讀習慣也罷,好像都逐漸脫離了“五四”以來的啟蒙宏愿和靈魂震蕩,不自覺地轉向一種“親民”文學的定位與選擇。作家認為有意義,愿意寫,并以之“載道”;讀者覺得不燒腦,愿意看,并認為“受教”。

而管喻老師的《馬齒菜》,正是這樣一部“小而美”的雋永之作。

首先是人物的“小而美”。母親不到一米六的個子,從山東來到山西,有過顛沛流離的舉家逃難,有過九死一生的土匪劫財,圍繞“柴米油鹽醋,鍋碗針線布”10個字,和父親一起拉扯4個孩子,仿佛從未脫離生存層面的困苦勞作,且不厭其煩地幫助任何她能幫到的人,其辛勞忙碌、生活瑣碎的程度,用父親的話說,“忙得連放屁的時間都沒有”。然而在作者的點滴記錄下,一位吃苦耐勞、堅忍頑強、勤快節儉、厚道善良的母親形象深深地印在讀者的腦海里。這位“小而美”的母親,她同晉南乃至中國的千千萬苦難母親一樣,在精神上是極為高大而富有感染力的。書籍最后所輯錄的“母親格言”,在66篇文章的一個個小故事中,都得到了具體而翔實的闡釋,讀者對此是深為信服且欽敬的。

其次是題材的“小而美”。管喻老師的這本書里,既寫到了一分錢一小片的“正痛片”,也寫到了石獅嘴里的小石球;既寫到了不算光彩的“偷苜蓿”,也寫到了蒸饃用的蓖麻葉、葵花葉……不看內容的話,都不知道作者將每一篇文章取名為這些小物什、小事件的用意。但是待看完全文,看完全書,才明白每一個小之又小的物什和事件背后,是人與人相遇、相知、互扶、互愛的感人細節與溫情。母親的生活是苦難的,討飯、撿垃圾都經歷過,但母親的生活又是熾熱的。她本著一種樸素的“披好人皮”的念頭,在近百年的生命歷程中,不僅書寫了自己的生命奇跡,而且傳承給后輩以珍貴的德行與操守,同時用善行與暖意影響和幫助到身邊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正如書名“馬齒菜”一樣,這種田間地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野菜,卻有一個俗名叫“不死草”,當文化的生命以平凡的個人為載體,一代一代地傳承和延續下去時,個體的生命便也具有了不朽的意義與價值。

再次是篇幅的“小而美”。許是管喻老師講故事的能力出神入化,我總覺得《馬齒菜》的每一篇文章都不長,每一篇都讀得意猶未盡。再看時,整本書里的文章其實長短皆有,但長的也不覺得冗長,我想原因在于以下幾點:一是文章的語言以敘述型的短句為主,沒有太多氛圍和情境的營造,也沒有什么修飾詞、排比句,讀起來比較利落;二是文章中人物的語言很有晉南人的說話特點,不是吳儂軟語,而是保留了古漢語的精髓,自然有惜字如金、一字千金的效果;三是作者對于任何沉重的話題,都采用了類似《詩經》“哀而不傷”的筆觸和風格,點到即止,不作鋪排渲染,但卻意味深長。總之,整本書實現了作者在夢中對母親的承諾:寫真寫實寫好。

費孝通先生曾用淺顯易懂、冷靜深沉的語言寫出了社會學專著《鄉土中國》,而今,管喻老師用質樸無華、詞約義豐的語言寫出了《馬齒菜》這樣一本“鄉土運城”之書。對于我們年輕一代的河東文學愛好者來說,《馬齒菜》將是我們親近家鄉、理解家鄉、熱愛家鄉的指導書。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