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河東映像>

景云未了情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3-11

牛智賢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光陰流轉間,年近花甲的我,在“景云初中”這所冠以“國保”級文物之名的農村學校,度過了16個春秋。

學校地處晉南中條山下、涑水河畔,故絳、聞喜兩縣交界處。校園內,一座巍然聳立的千年古建筑——景云宮玉皇殿,靜靜地訴說著歷史的滄桑。宮殿始建于唐貞觀八年,原是一座規模宏大、建筑林立的道教場所。據《絳縣志》記載,景云宮“自南向北原建有山門、戲臺、獻臺、三清殿、玉皇殿、四帥殿、道院、廊廡等,現僅存玉皇殿一座”。走過唐風宋雨,見證元滅明興,至清乾隆時,此地已形成殿宇嵯峨、香火不斷的平川道教宮觀,成為遐邇聞名的傳經布道中心。

景云,意為祥瑞之云。《淮南子·天文訓》里有“虎嘯而谷風生,龍舉而景云屬”的哲言佳句。李唐王朝尊崇道教,源于高祖李淵早年為取得御極天下的資格,曾追認同姓圣賢、神明的老子為李家先祖,視道教為國教,并詔告天下“道大佛小,先老后釋”,由是全國各地次第修建了不計其數的道觀、寺廟,以致剛正自負的杜牧賦詩慨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依山傍水的景云宮即誕生在政治清明的大唐貞觀年間。“鳳鳴朝陽,龍翔景云。”唐睿宗甚至將自己的年號定為“景云”。其間,由睿宗皇帝親自撰書、能工巧匠精心鑄造的一口青銅大鐘,價值獨特、音質優美,穿越千年至今仍聲震華夏,那便是每年除夕夜央視“春晚”播放并傳之四海的“景云鐘聲”。甲辰暑期,筆者太原度假,有天逛街遇雨,邁進一家城市書房暫避,隨手翻閱郁達夫作品,讀到《回憶魯迅》,見文中三次提到魯迅晚年在上海的寓所——“景云里”,頓時,竟有些莫名驚喜,親切有加。

最初知道景云宮(因地處灌底村,當地人稱之為“灌底庵”),源于發小曉文那位終生未嫁的老姑母。我記事時,老太太已垂垂老矣,終日閉門獨居,吃齋打坐,直至壽終正寢。聽人說,老道姑早年在灌底庵修行,新社會后返回了原籍。我因此對古老而神秘的景云宮充滿好奇。遙想當年,一位來自鳳凰塬的妙齡少女不知何故,看破紅塵,舍棄人情俗禮,孑然決然來至幾十里外中條山腹地、涑水河邊的深宮大院,青絲高束,道袍加身。老樹枯井,見其打恭修行;冷殿長夜,伴以青燈孤影……此種心境,該是怎樣的空靈、超然。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20世紀50年代,人民群眾利用景云宮建筑群得天獨厚的自然和人文優勢,辦起一所傳統農耕社會獨具特色的鄉村學校——灌底庵初中。80年代中期,學校正式更名為景云初中。七十載崢嶸歲月,七十載輝煌業績。學校在“掃盲”“普九”等不同階段,均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先后為國家和地方輸送了大批建設人才。

20世紀90年代初,一個艷陽朗照的夏日,根據縣教研室安排,我從鳳凰塬上的鄉中學奔赴20華里外的景云初中,擔負彼時學生升級考試保密工作。平生首次與千年古建零距離接觸,內心自是虔誠而欣喜。厚重的山墻、古樸的門窗、氣勢恢宏的飛檐斗拱,更有那一人屈臂環抱不得的自然彎材做成的眾多梁栿、金柱,隨彎就勢,巧奪天工,令人嘆為觀止。

機緣巧合。2008年秋,我有幸被調往這里任教。此時,校院中央的景云宮玉皇殿已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同古代寒窗苦讀考取功名的學子,久在深山人未識的古宮老殿仿佛一夜之間便成名了。

翌年金秋時節,國家撥專款,對景云宮玉皇殿、古碑進行重點修繕、保護。

不久,轟轟烈烈的全省“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啟動,地處偏遠的景云初中五六十間簡陋校舍相繼拆除,取而代之以防震性能上乘、設施功能齊全的現代化教學樓、辦公樓、公寓樓等。巍峨、壯觀的古老殿宇與新潮、大氣的現代建筑交相輝映,歷史與現實和諧統一。依托千年文物積淀的傳統文化,乘著改革開放持續深入的東風,學校歷屆領導和老師秉持“教好一個學生,幸福一個家庭;辦好一所學校,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埋頭實干,勇毅前行,走出一條新時代鄉村教育新路子。由本校資深語文教師田承露編寫的校本教材《食我稻粱》榮獲省級二等獎;運城新聞網曾報道,景云師生以清明節烈士陵園掃墓、重陽節敬老院里開課堂為載體,廣泛開展愛國主義、德孝文化和理想前途教育。學校是運城市首批“二十佳鄉村初中”之一。

慎終如始,遂成正事。筆者繼在家鄉執教18年,又投身景云初中耕耘16個春秋,默默奉獻,心無旁騖。工作之余,多少個晨昏閑暇,我獨坐寒舍,耐得寂寞,沐浴國保文物的智慧靈光,先后刊發文學作品、教育隨筆共50多萬字。

悠悠景云情,不懈追求夢。在傳統文化和自然遺產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彩的新時代,我將更加珍視并用好祖先留下的寶貴資源,勤奮育人,多出成績,無負時代,無負人民。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