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1-23
運城晚報訊 1月18日、19日,中國民協中國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年度會議暨第十一屆中國起源地文化大會在京召開,永濟市申報的中國舜陶文化重要起源地研究課題順利通過專家評審會,并正式發布。中國民協中國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起源地文化傳播中心頒發了由起源地文化傳播(北京)中心監制的中國舜陶文化重要起源地研究課題成果證書(下圖)。中國文化起源地(北京)中心為永濟市頒發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統一監制的作品登記證書。

永濟是“舜都故里”“舜帝之都”“大唐蒲州”“詩詞之鄉”,是最早叫“中國”的地方。舜陶,即舜都陶器。司馬遷《史記》記載:“舜耕歷山,耕者讓畔;舜漁雷澤,漁者讓淵;舜陶河濱,器不苦窳。”自從舜帝帶領有虞部族在黃河東岸這塊熱土上,利用黃河優質膠泥燒制出了精良的生活器皿,不僅開創了中國陶瓷手工制造業的先河,還有力推動了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歷史性飛躍。正因如此,永濟在4000年前被稱為“缶邦”,這里也是“擊缶而歌”的誕生地。
實施中華文化探源工程、講好“舜陶文化”故事、傳承舜陶古老技藝、開發舜陶文創禮品、打造獨特文化品牌,對于深化文商旅融合、促進永濟高質量發展,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未來,永濟市將在舜陶文化深度挖掘、技藝傳承、文創發展、產業鏈條等方面持續發力,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作出永濟貢獻。
下一步,永濟市將著力于中國舜陶文化重要起源地研究課題的成果轉化和運用,進一步深度挖掘中國舜陶文化基礎上,加大對舜陶技藝的繼承和研發力度,融合黃河文化和永濟本土文化元素,著力提升“舜陶”即“永濟好物”的文化品級,并培養尖端手工藝人才,擴大生產團隊和生產規模,使這一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促進文商旅融合發展中體現價值、發揮作用。同時,將在舜帝故里即舜陶河濱的核心區域,建設高標準舜陶文化生態園,不斷擴大“中國陶城”的文化影響力,有效推動這一文化品牌在新時代產生積極社會效應。
會上,永濟市蒲劇團還展示了蒲劇經典劇目《西廂記》《火焰駒》選段。與會專家和嘉賓對永濟文化和旅游資源產生濃厚興趣,紛紛表示愿和永濟洽談合作,加強文化交流,聯手共謀發展。
永濟獲此殊榮,是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具體實踐,對推動永濟加快轉型、振興崛起,加快文商旅深度融合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永濟融媒)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