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1-14
記者 雷登攀 通訊員 常 煜
打破部門壁壘、層級壁壘、崗位壁壘、薪資壁壘,進一步提升協同效能、暢通決策渠道、激發人才活力、強化績效激勵……垣曲經濟技術開發區通過“四破四立”構建起全新的管理運營模式,堅定不移地推進“三化三制”改革,以實際行動推動開發區各項工作協同發展。
——打破部門壁壘,深化“大部制”機構改革,提升協同效能。垣曲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后,在管理機制上基本延續了與縣直部門對口設置的模式。這種傳統的設置方式致使部門間因職能差異而相互獨立,在工作中難以協同發力,嚴重制約了開發區的整體發展。為扭轉這一局面,開發區對內設機構進行重新規劃,持續深化“大部制”改革,將原有的6個部門整合劃分為業務組、服務保障部門和開發公司3個職能板塊,并創新性地設立了4個平行業務組。這4個業務組從項目對接、簽約,到落地開工、投產達效,實施“一包到底”的全程服務模式,構建起“一個項目、一套方案、一個專班、一抓到底”的全周期全流程服務保障新格局。這種全新的機構設置,使得各部門間承接能力大幅提升,服務機制更加順暢高效,不僅優化了內部資源配置,也為開展競爭考核奠定了更為科學合理的基礎。
——打破層級壁壘,探索“去行政化”管理改革,暢通決策渠道。開發區作為經濟活動的前沿陣地,置身于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和激烈的區域競爭之中。然而,傳統的行政體制下多層級的行政架構,受到嚴格的行政程序和規定約束,導致開發區在資源配置上過度依賴行政指令,極大地抑制了創新思維和創新活動的蓬勃發展。為打破這一瓶頸,垣曲經濟技術開發區對傳統行政層級進行壓縮,積極探索“去行政化”改革路徑,精簡優化管理層級,構建起“領導班子決策層—統籌協調層—業務組執行層”的“扁平化”管理架構層級。在這一架構下,信息傳遞直接快捷,使得開發區在產業布局、招商引資等關鍵事務上擁有更為靈活的決策自主權,能夠精準地以市場為導向進行資源的優化分配。例如,在企業入駐開發區的項目審批流程中,以往在行政化程度較高的情況下,審批事項往往要經過多個科室、部門領導的層層簽字,猶如一場“馬拉松”,時間成本居高不下。而實施“去行政化”改革后,通過建立一站式服務平臺,由執行層的所包聯業務組直接負責處理審批事務,大大減少了中間環節,極大縮短了審批時間,顯著提高了辦事效率,為開發區贏得了寶貴的發展機遇。
——打破崗位壁壘,推行“雙軌制”人事改革,激發人才活力。緊密結合工作實際,精準施策,推行“雙軌制”和“三分離”的人事改革舉措,創新性地根據工作需要設置崗位。除了在各業務組設置行政審批專席及AB崗席、招商專員、安全專員等關鍵崗位外,還在綜合辦公室設立了招商、經建、審批、執法4個對應統籌協調層業務的專職業務聯絡員。同時,嚴格執行末位淘汰機制,精心構建起科學高效、暢通無阻的運行機制,成功實現了人員能進能出、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多能少的良好人才生態,深度挖掘了人力資源的潛在能量,充分激發了人才隊伍的創新活力和工作熱情,為開發區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磅礴動力。
——打破薪資壁壘,實施“目標化”考核改革,強化績效激勵。長期以來,一些開發區在績效考核過程中過度依賴“以崗定薪”模式,忽視了員工個人的實際工作表現和突出貢獻,無法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制約了開發區工作效能的提升。為扭轉這一不利局面,垣曲經濟技術開發區果斷改革薪酬制度,全力推行“目標化”績效考核評價體系,緊緊圍繞開發區的主責主業和工作重點,充分發揮考核指標的“指揮棒”和“方向標”作用,明確細化任務目標,精準量化任務指標,堅持以業績論英雄、以成績定等級、以等級定薪酬的原則,通過設定清晰明確的績效目標和科學合理的考核指標,切實做到獎優罰劣,使績效評估更加全面、公正、客觀,真實準確地反映員工的工作價值,充分激發員工的內在動力,推動開發區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下一步,垣曲經濟技術開發區將繼續緊緊扣住市場化改革的時代脈搏,錨定“一城兩區三門戶”目標和思路,朝著“深化開發區管理制度改革”方向奮勇前行,持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舉措,不斷激發內在的發展活力,深度挖掘潛藏的發展潛力,有力強化前進的發展動力,廣泛匯聚各方的發展合力,矢志不渝地將開發區推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全力打造以“三大基地”為鮮明特色的開發區升級版。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