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1-13
□記者 楊穎琦 文圖
繁華的商場、熱鬧的“谷子店”、聚在一起分享心愛“谷子”的年輕人……這些都讓周末的鹽湖區各大商場充滿青春氣息。

每到周末,在鹽湖區各大商場總能看到很多相約來逛谷子店的年輕人。她們在店里討論喜歡的人物角色徽章、小卡,或者和朋友一起抽角色盲盒。買到心儀的“谷子”時,她們也會雀躍地互相分享自己的喜悅。
近日,在社交媒體上,“谷子經濟”相關的話題熱度攀升,這股由年輕人掀起的“谷子”風潮正在各大商場上演。這些“谷子”既不是田地里生長的農作物,也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備受年輕人追捧的二次元文化衍生品。而“谷子經濟”帶來的年輕消費者,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不少商場的消費增長。
“谷子”,即“goods”的諧音,在粉絲文化語境里指代各類周邊產品。從動漫角色手辦、徽章、掛件、亞克力牌,到影視同款道具,這些承載著特定文化內涵與情感寄托的物品,在年輕人的追捧下,構筑起一個規模不容小覷的新興經濟領域。
年輕人對“谷子”的熱衷,根源在于其背后強大的文化驅動力。當下,動漫、游戲、影視等流行文化產業發展迅速,為“谷子經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熱門IP的不斷涌現,也激發著大家的消費潛能。每個IP的背后都有著獨特的世界觀、人物形象和故事線,這些吸引了大量粉絲。粉絲們通過購買相關周邊,將對作品的熱愛具象化。
對粉絲而言,這些“谷子”不僅是商品,更是連接他們與作品的情感紐帶,是對作品傳遞的價值觀與美好情感的認同與守護。從這個意義上來看,“谷子經濟”更像是一種深度的情緒消費。年輕人愿意為熱愛買單,借此強化自身與“同好”的集體榮譽感。
對于高二學生康康而言,“谷子”不僅是自己喜歡的人物角色周邊,更是自己生活里的陪伴。她會用買來的“谷子”裝飾背包,也會帶著“谷子”到各地游玩。在她看來,萬物皆有靈,這些事物可以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中一直陪伴她,給她情感慰藉。
在年輕人社交生活中,“谷子”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曬出自己的“谷子”收藏成為一種流行趨勢。在線下,通過分享、交流“谷子”,年輕人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同時,商家不斷推出的限量版、稀有款“谷子”也驅使著年輕人不斷投入到“谷子經濟”當中。
有媒體評論稱,“二次元文化”已成為當代年輕人的“電子布洛芬”,而“吃谷”是他們表達愛好、應對現實世界各種壓力的方式。當下,“谷子經濟”映照出年輕人獨特的文化追求與消費心理。而我們在充分挖掘其市場潛力的同時,也要注意對理性消費、規范市場環境等方面的引導,這樣才能讓這一新興經濟模式健康、可持續地發展下去。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