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時間:2025-01-06
□王美華
“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小寒是冬季的第五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公歷每年1月5日前后,當太陽到達黃經285度時,即為小寒。
俗話說“小寒大寒,凍成冰團”,小寒是表示氣候冷暖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小寒,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古人認為,冷氣積久而寒,但此時尚未達到極致,故稱小寒。然而,從氣象記錄觀察,小寒往往是全年最冷的時節,因為一年中最冷的隆冬“三九天”就處在小寒期間,因此民間也有“小寒勝大寒”之說。
“曉日初長,正錦里輕陰,小寒天氣。”冬至一過,太陽直射點慢慢北移,白天也越來越長,但此時強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下降明顯,北方天寒地凍,滴水成冰,南方霜雪交加,冷透肌骨。在極致的嚴寒中,積蓄著蓬勃的生命力。正如唐代詩人元稹所寫:“莫怪嚴凝切,春冬正月交。”那點點春意正在嚴冬里醞釀,冬與春馬上就要在正月進行交接了。
小寒有三候: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鴝。古人認為“禽鳥得氣之先”,也就是說,鳥類對天地之間的陰陽之氣變化非常敏感。由于感知到陽氣的萌動,大雁開始冒著風雪啟程向北遷移;喜鵲銜著枯葉和枯枝,開始筑巢壘窩;雉雞發出求偶的聲音。
“屐聲驚雉起,風信報梅開。”小寒的花信三候是:一候梅花,二候山茶花,三候水仙花。作為二十四番花信風之首,梅花最先傳遞出春的信息,迎寒怒放、暗香撲鼻的梅花,提醒人們春天的腳步近了。
(《人民日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