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今晚報時間:2024-12-31
□譚汝為
萬里長城,全長約2200千米,是地球上最壯觀、最綿長的文化遺產。下面介紹長城沿線著名的雄關險隘:
山海關,有“天下第一關”之稱,又稱榆關,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公里處,是中原通往東北的交通咽喉,也是萬里長城的起點。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因建于山與海之間而得名。歷代為兵家必爭之地,有“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之稱。
嘉峪關,位于今甘肅省嘉峪關市西南5000米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為明代長城西端終點,是通往西北地區的重要關口之一。因地勢險要,建筑雄偉,史有“河西咽喉”“連陲鎖鑰”之稱。古人出了嘉峪關,滿目荒涼,悲情油然而生。故民間俗語有“一出嘉峪關,兩眼淚不干”之說。
居庸關,京北長城沿線著名古關城,舊稱軍都關、薊門關,在北京市昌平區,為長城要口之一。明代居庸關與倒馬關、紫荊關合稱長城“內三關”,為首都西北重要屏障。始建于秦代,現存關城為明大將軍徐達所督建。峭壁懸崖,地形險要。
紫荊關,長城關口之一,位于河北省易縣城西40公里的紫荊嶺上。關城建在依山傍水、兩峰對峙的廣闊盆地里,四周形成天然屏障,是由河北平原進入太行山區的要口。被稱為“畿南第一雄關”。
娘子關,原名葦澤關,在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東北綿山山麓,位于冀晉兩省交界處。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臨下,建有關門兩座。是河北省出入山西省的重要關口,有“三晉門戶”之稱。因唐初李淵之女平陽公主率兵守衛,故有“娘子軍”之稱。
雁門關,又名西徑關,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長城重要關隘,以“險”著稱,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始建于唐朝,因大雁南下北歸而得名。歷代為拱衛京都、屏護中原的兵家重地。今關城為明洪武七年所建,萬歷年間復筑門樓。
平型關,明長城沿線關口,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縣的平型嶺腳下。明正德六年修筑明朝內長城時經過平型嶺,并在嶺上修建城堡。 (《今晚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