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運城市“百佳新媒體賬號”獲得者——“古運新城”:

走在正道上 當好新助手

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12-28

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到今天,以微信、微博和新聞客戶端(簡稱兩微一端)+視頻網站+網絡廣播為代表的自媒體平臺已經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改變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和社會交往的重要渠道。

在加劇社會各種思想文化碰撞的同時,新媒體也在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如何加強新媒體建設、規范自媒體發展,讓新媒體在弘揚社會正氣、通達社情民意、引導社會熱點等方面發揮正向作用,也是當下每個自媒體人的最新課題。

作為運城市“百佳新媒體賬號”獲得者——“古運新城”在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的道路上已經走了2000余天,共發表了1000余篇作品,腳步遍及河東大地,內容涵蓋河東歷史人文的許多方面。近日,我們走近“古運新城”,聆聽新時代自媒體人的生動故事。

弘揚主旋律

“‘古運新城’和馮建國老師是我的‘伯樂’。”

剛一見面,全國模范退役軍人、2023年度山西“最美退役軍人”、運城市第七屆道德模范、平陸縣吉力桃脯加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柳永忠就向記者直言他對古運新城的評價。在柳永忠看來,“古運新城”和“古運新城”負責人馮建國是指引他走向更好的引路人,也是他能獲得這么多榮譽的橋梁支撐。

提起與“古運新城”的淵源,柳永忠直言“偶然”。一次,“古運新城”在平陸縣組織書法展活動,柳永忠經朋友介紹來參加,就這樣認識了“古運新城”和其背后的創作團隊。采訪中,柳永忠連說自己文化水平低、不會寫文章,與“古運新城”相識的這些年,接觸到了很多飽讀詩書的文化人,也在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文化思想水平。

而在“古運新城”負責人馮建國的眼里,柳永忠是一位渾身充滿閃光點的人,他雖然不善言辭,但充滿愛心、樂于助人,多年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溫暖著所遇到的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他資助戰友馬國平開店創業;指導戰友史朝波、郭天恩開辦桃脯加工廠。在他的幫助下,共有7名退役軍人創業成功。他的公司在河南靈寶、陜西合陽等地建有6個桃脯加工分廠,分廠的負責人中有5名都是退役軍人。眾多戰友在柳永忠的幫助和扶持下,逐漸走上致富路。

他捐資助學,把愛灑向莘莘學子。多年來,他先后拿出近10萬元,資助14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

他樂善好施,承擔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

他尊老愛老,弘揚傳統美德。每年春節和重陽節等節日,他都會為公司所在地平陸縣張店鎮后灘村的老年人送去慰問品。

……

馮建國看到了這個平凡人身上的不凡之處,將他寫在文章里,記錄他的閃光點,并利用“古運新城”微信公眾號的新媒體傳播力,讓更多人看到社會中像柳永忠這樣的人的模范的價值和意義。文章一經發出,報社、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對柳永忠及他的事跡進行深度挖掘、爭相報道。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退役軍人,我要積極回報社會。”這句樸實而有力的話,柳永忠一直用行動在踐行著。他的善舉在古虞大地上廣為傳頌,也在新媒體時代被自媒體深入挖掘。“‘古運新城’創立的目標就是挖掘、推廣像柳永忠這樣的正能量運城人,整理、弘揚我們的河東文化和河東精神,關注、關懷河東這片熱土上的人們,用河東人的筆觸記錄河東故事。”馮建國說。

激發正能量

“‘福是產品根本,同是共享歡樂,惠是企業靈魂。’這三句話,是馮建國老師12歲的孫女在參觀陳列館時給出的答案,也讓我們這些老人醍醐灌頂。”在參觀福同惠陳列館時,福同惠董事長兼總經理劉躍指著館內的開場語笑著說道。

《中華老字號福同惠》《詩韻雅集福同惠》《節日里的福同惠》……都是近些年福同惠企業文化發展的豐碩成果。從開場到結束,館內幾乎每一個文字、每一縷文化氣息都與“古運新城”息息相關。

在運城,人們說起糕點必然會想起“福同惠”這個百年老字號。如今,有著200多年發展史,從小作坊升級為現代化企業的運城市福同惠食品有限公司,秉承著“福報社會、同甘共榮、惠澤百姓”的觀念,經歷社會變遷,到今天依然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這樣的發展,離不開福同惠企業傳承人的引領和員工們的團結,更離不開“古運新城”的大力支持。

文化是企業的靈魂,福同惠作為具有百年歷史的老字號企業,近年來,在持續發展壯大的同時一直致力于企業文化建設,厚植家國情懷,用文化力量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這與“古運新城”的創辦理念不謀而合,這場以文化為媒的“雙向奔赴”讓福同惠越變越好,越來越充滿正能量。

2015年,在劉躍和馮建國的主持編纂下,《中華老字號福同惠》一書誕生,書中梳理了百年老字號福同惠的輝煌歷史,更記錄當下在企業發展中的文化傳承。在《詩韻雅集福同惠》《節日里的福同惠》征文中,“古運新城”更是積極鼓勵福同惠的員工,讓大家將自己對福同惠的所思、所感寫下來,讓大家都能成為福同惠文化傳承的一份子。

采訪當天,正巧遇見一些經銷商前來參觀福同惠。在福同惠陳列館中,這些經銷商代表駐足館內,通過觀看大量珍貴的文本、實物資料,進一步了解這座百年企業的發展脈絡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大家看到承載歷史記憶的文字和物品,紛紛說道:“陳列館為人們深入了解福同惠的企業文化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窗口。通過圖文、實物等可以追溯福同惠的輝煌歷史,領略一代又一代企業傳承人的經營理念和敬業精神,感受大家勁往一起使的企業精神。”

“多年來,我們持續走進運城各大小企業,以文惠企,共促發展。未來也將繼續以文搭橋、以文會友,為河東企業增強文化軟實力賦能添彩,吸引更多熱心人士弘揚河東文化、助力運城經濟發展。”“古運新城”負責人馮建國說。在他看來,以文化為媒,盡自己所能,堅持守正創新,堅守正能量底線,輸出積極健康的優質內容,是每一個新時代自媒體人的責任與擔當。

把握時度效

2018年1月,面對“手機閱讀”洶涌成勢的時代大潮,不再滿足于傳統寫作和發表方式的馮建國打算開辟“新戰場”,轉戰當時比較時髦的新媒體行列,成為一個自媒體人。

微信公眾號“古運新城”創辦7年來,集結了十余位熱愛運城、熱愛文學、熱愛河東文化的同道中人。“河東人寫河東文化,河東人講河東故事”是他們創辦這個自媒體公眾號的初心。這些退休后仍孜孜不倦的人們,將自己對家鄉運城的滿腔熱愛傾注在筆尖,用他們的筆觸寫下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記錄下一段段令人難忘的歷史。

在互聯網時代,內容為王的原則依然沒有過時。7年來,“古運新城”借助新媒體傳播優勢,創新網絡正面宣傳,從城市發展一線捕捉鮮活典型,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汲取不竭的養分,把小故事和大格局融為一體,先后開設了“河東演義”“運城人物”“故事里的運城”“鄉土風情”“美食”“企業文化”等欄目,從不同層面、不同視角全方位地向廣大網友展現古老厚重的河東、人杰地靈的河東、美味誘人的河東、熱情真誠的河東、多姿多彩的河東……

在此基礎上,“古運新城”還組建了“古運新城”聯誼會,團結一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文化采風,一起為河東書寫。整合平臺資源,以“古運新城”為橋梁,多次組織全國各地的作家、攝影愛好者走進臨猗縣三管鎮卓氏銀杏源家庭農場,并在自主創辦的特刊上開設“故事銀杏源”“華章銀杏源”“影像銀杏源”等欄目,用各種方式記錄、宣傳河東美景,讓更多人了解并愛上銀杏源的美麗。直到今天,在家庭農場的外墻壁上還留著“古運新城”為其書寫的贊歌,在冬日暖陽的映照下,熠熠生輝。

臨猗縣卓氏銀杏源董事長卓晉剛感慨地說:“銀杏源能夠成為運城旅游網紅地,離不開‘古運新城’的鼓與呼,今年舉辦的‘銀杏源杯’散文詩歌楹聯大賽,就吸引了全國26個省市200多名作家參賽,更是把銀杏源的名聲提升到了新高度,有力促進了農村文旅發展和產業振興。”

廣大自媒體從業者是當今時代文明的記錄者、參與者,也是共享文明生活的踐行者和奮斗者,以社會責任為己任,用筆觸和鏡頭創作更多優質作品,才能將積極健康的文明新風吹進千家萬戶。

面對“古運新城”取得的成績,大家紛紛表示,未來將攜手更多運城新媒體力量,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新穎的視角、創新的手段,在線上線下勾勒出運城絢麗多彩的畫卷,吸引更多人走進運城、了解運城、愛上運城,讓這座擁有千年歷史的名城在新時代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記者 楊穎琦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