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12-11
□記者 祁克寧 樊慧敏 文圖
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運處置既關乎城市文明程度,也關系到城市長遠發展。繼11月《運城市中心城區餐廚垃圾管理辦法》正式施行后,近日,市城市管理局向中心城區各餐飲服務經營者,各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經營者下發告知書,進一步加強餐廚垃圾收運處置規范管理,這標志著整個中心城區包括餐廚垃圾在內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置流程更加規范科學,“無廢城市”建設更加觸手可及。
中心城區餐廚垃圾和其他垃圾經統一收集后,轉運至夏縣廟前鎮配套建設的運城市生態環保產業園區。經過一系列環保工藝流程處理,實現綠色循環利用。

運城市生態環保產業園全景 記者 薛俊 攝
12月9日,記者走進該產業園區餐廚垃圾處理廠區內的中控室,可以看到大屏上顯示著各個生產環節的實時監控畫面及各項參數。在中控室對面的生產車間內,餐廚垃圾正經過一系列工藝流程處理,變為可再次利用的資源。
山西中鑫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運行技術員郭夢良介紹,餐廚垃圾進入廠區后,首先被倒入接收料斗,滲濾出來的地溝油進入初篩機進行初篩。剩余的垃圾一部分經過大物質分選機制成有機漿料,一部分經過瀝水后,與初篩機的篩上物一起,經過制漿分選一體機制成有機漿料。
經過除砂除雜的有機漿料,與篩選后的地溝油一起進入高溫蒸煮罐,利用蒸汽進行高溫蒸煮實現油水分離制成漿料。隨后產生的漿料進入三相提油機,分離出液相、有機固渣和毛油。液相、有機固渣進入厭氧池,經過厭氧消化產生沼氣、沼液及沼渣,沼氣可用于發電,1立方米沼氣可產生1.2度電,沼液及沼渣可制成有機肥。毛油可制成生物柴油、航空燃油等。整個餐廚垃圾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殘渣可用于黑水虻的養殖,為水產品提供豐富的蛋白質飼料。

廠區內樹立的環保標語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是該產業園區的另一個重要項目。該項目主要是處理餐廚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垃圾,也是該廠區綠色電能的主要來源。記者在現場看到,垃圾轉運車通過廠區全封閉式廊橋駛入負壓卸料區,將垃圾倒入儲存坑。隨后一名垃圾吊操作人員通過操作巨型垃圾吊,將新入場的垃圾進行抓取、堆積,使其自然發酵。另一名工作人員則操作抓斗抓取已經發酵后的垃圾,將其投入焚燒爐進行焚燒發電。
據介紹,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不僅可以將垃圾進行資源化再利用,還充分實現了廢物無害化處理。垃圾焚燒過程中產生的煙氣,經過專業設備處理后除去有害物質和粉塵,過濾達標后排向空中;垃圾燃盡后形成的爐渣經過高溫無害化處理,并且分離出廢舊金屬后,可作為鋪路的墊層、免燒磚等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垃圾發酵產生的滲濾液,經過深度處理達標后,可回用至工廠內循環水系統。

垃圾轉運車輛進入卸料平臺傾倒垃圾
生態環保產業園的建設投運,實現了中心城區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運城市餐廚垃圾處置及資源化利用項目自今年6月份投產運行,目前已實現收運范圍內全覆蓋。截至11月底,共接收處理餐廚垃圾6482.72噸,提油325.97噸。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自2023年2月份投運以來,入場生活垃圾量已達715801.44噸,上網電量17316.138萬千瓦時。此外,該產業園區還建有處理危廢、醫廢垃圾的配套設備,為城市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作出了極大貢獻。
城市心聲
采訪中間漫步園區,發現一排排現代化的廠房中間,配套建設了多條平坦開闊的道路。道路兩側的綠地內,各類綠植花木恰到好處地點綴其間,看起來十分賞心悅目。路邊的景觀石和燈桿上書寫著“和諧運城因你美麗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等標語,生態環保氛圍十分濃厚。
透過一系列科學環保的垃圾處理工藝流程,以及產業園區花園式的優美環境,我仿佛看到了我們這座城市美好的未來。相信隨著生活垃圾收運處置流程的進一步規范,以及垃圾處理工藝的不斷進步,城市的環境將會越來越好,“無廢城市”的建成指日可待。
記者 樊慧敏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