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12-06
□記者 范楚喬
鎮街村社網點全覆蓋,40項高頻次就業社保服務打包送到“家門口”。在我市建設的2536個就業社保服務點,群眾可就近選擇、多點選擇辦理相關業務,就像家門口有了提供就業社保服務的“便利店”一樣。今年下半年以來,2024年省政府民生實事之一“就業社保服務社區村村全覆蓋”工程,正在不斷為我市群眾帶來便利,讓群眾幸福感滿滿。
全市2536個就業社保服務點,依托各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的黨群服務中心或便民服務中心而建。在40項高頻次就業社保服務中,不僅有就業類、職建類,還有社保類的服務事項;不僅有工作人員提供服務,還有自助服務設備可自行操作,極大地方便了群眾辦事。
要充分發揮服務點的服務作用,建設一支懂政策、會操作、能宣傳的工作隊伍是關鍵因素。我市現共有4800余名專兼職工作人員在基層服務點為群眾提供服務,他們中既有村官、村干部,也有村醫,這些人員雖年齡不等,但都積極參與這項工作,在培訓中學習業務,在實踐中總結經驗,不斷根據群眾需求提升服務水平,有力推進了民生工程惠及群眾。
“有了服務站,群眾不用專門去鎮上、市里辦理業務,給我打個電話就能咨詢,也可以到服務點辦理。我會把政策、業務學透,給群眾講清,讓服務點更好地發揮‘民生服務站’的作用。”永濟市韓陽鎮竹林村服務點工作人員段榮說。
在宣傳方面,各級人社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廣泛開展各項活動,對服務點和40項具體服務事項進行了全方位、精細化宣傳,使群眾對服務點的作用和功能逐漸了解,成為“便利店”的“常客”。例如,鹽湖區創新性使用快板這一表現形式,把政策宣傳編成快板,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垣曲縣拍攝方言劇《家門口的溫暖》,以故事的形式對就業社保服務點進行宣傳,讓群眾切身感受黨和政府貼心、便捷、高效的服務。
12月3日14時許,在萬榮縣萬泉鄉林山村就業社保服務點,工作人員許國賢為該村一位居民查詢了社保相關業務。該村居民曹先生說:“有了服務點更方便了,資格認證比在手機上快,查詢養老金的繳費記錄、發放記錄等都不用去鄉里、縣里,家門口就能辦,非常好。”
居民在家門口辦社保、找工作,正逐漸成為一種常態。不僅資格認證、養老業務查詢等更加方便,還能就近登記就業信息,高效精準地在服務系統上匹配到合適的工作。截至11月上旬,我市就業社保服務點已共辦理業務96.18萬余筆。
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這個民生實事工程的落地,打通了群眾辦事“最后一公里”,實現了便捷與精準匹配的高效結合,提升了我市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
目前,就業社保服務點仍存在部分群眾對具體服務事項了解不夠、工作人員對自助設備使用不夠熟練等問題,仍需要持續發力,擴大宣傳,提升服務效能,才能讓這一惠民舉措惠及更多群眾。因此,我市人社部門正著力從宣傳推廣、人員培訓、調度協調等方面進行提升,不斷推進這項工作開展,確保把實事辦實、把好事辦好,讓群眾盡享便利。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