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11-12
□記者 張筱苑

今年9月,北馬村的新舞臺建成后,張效思經常會去臺前找靈感。
“我們鑼鼓隊終于能在更大的舞臺上表演了。”張效思感嘆,“安康不管做什么,總能想到我們!”
回憶加入鑼鼓隊之初,張效思的分享欲特別強。
“剛開始,我對生活沒啥追求,也不懂生活,農閑時,在家除了吃飯就是睡覺。”對張效思來說,因家中有穩定的收入,所以在生活方面他不用考慮太多,“但每天都這樣重復,就發現生活差點兒意思?!?/p>
直到兩年前,張安康在廠里、村里張羅鑼鼓隊這事兒,張效思一下子就像發現了新大陸,積極性特別高。如今,村里的舞臺建成了,他第一個先跑去看了看場地。
張效思是鑼鼓隊的一名鼓手。剛開始,他對樂器一竅不通,但越練越感覺有意思。
不止一次,張效思站在舞臺中央,想象著自己明年正月表演時的模樣。
“以前總聽說他媳婦不讓打牌,兩人總因為這事兒鬧別扭?,F在,老張一心就撲在這面大鼓上,有了精神寄托,哪還有閑工夫打牌。”村民打趣說。
舞臺的搭建,讓鑼鼓隊的成員們有了練習和表演的場地。臺前的一片空地,也被村民們利用得很好——帶娃消遣的、跳廣場舞的,還有自娛自樂唱戲的。
北馬村文化站站長笑著說,鑼鼓隊成立之初人數并不多,是張安康發放了很多福利,把大伙兒慢慢吸引了過來,最終形成一支穩定的隊伍。現在舞臺有了,今后文化生活更豐富,大家的心只會越走越近。老張就是這樣,總在用他的行動力感動著大家。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