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郇陽果園”+“永安實踐”推動農業農村改革走深走實——

果園長滿“希望樹”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1-05

本報記者 付 炎 通訊員 羅曉慶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等重點改革舉措。

近年來,臨猗縣耽子鎮永安莊以當地新建的郇陽蘋果千畝示范園為依托,堅持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推動農民變股民、農田變股本,使得廣大農民在親身參與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充分享受到了改革發展帶來的豐碩成果。

“縣上通過招商引資新建了這個郇陽蘋果千畝示范園,其中有700畝是我們村的土地。”永安莊負責人張世民告訴記者,“700畝地里有540畝是村民的,一年光土地流轉收入比以前增加了21萬余元,人均保底增收450元,再加上入股分紅和在示范園里打工,收入就更多了。還有160畝地是村集體的,每年土地流轉加上機井出租帶來的收益將近10萬元。”

永安莊是臨猗縣耽子鎮東屯村下轄自然村,主導產業為小麥、中藥材和水果。改革的東風勁吹,在臨猗縣加快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推動“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蝶變的進程中,永安莊正式邁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步。

農民變股民、農田變股本,統一調整地塊、統一規劃產業,實行大戶集中經營;一畝為一股、股數算到戶,糧田保口糧,果園保收入。這,就是“永安實踐”推出的創新思路和改革辦法。

當然,“永安實踐”也有自己的發展思路和分配辦法——每畝地每年租金不低于500元;每股分紅前3年不低于100元;果園進入盛果期,3年后每股分紅不低于500元;經營大戶雇工和農村公益項目首先使用本村有勞動能力的失地農民,每天報酬不少于100元。經營大戶要把符合國家扶持標準的項目資金作為收入來源,從每畝地每年的收益里提取100元作為公益金,給60歲以上老年人每人購買1份不低于400元的大病保險,做到老齡農民有病看得起、看病基本不花錢。對從土地上解放出來的富余勞動力,可以鼓勵他們承包土地成為經營大戶,有條件的可以外出打工,無條件的在本村通過從事勞務獲取收入。

土地是農村最主要的生產資料。通過整合,永安莊的土地“活”了起來,產業“旺”了起來,農民的現實利益和長遠利益都得到了有效保障。

走進永安莊新建成的“郇陽果園”,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如衛兵般整齊列隊的新品種樹苗及科技感滿滿的現代化果園管理設施:數字氣象儀實時監測天氣變化,智能防雹網有效抵御自然災害,高標準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則實現了精準灌溉與施肥,有效提高了水肥利用率、減少了資源浪費。

“今年是建園第一年,我們夫妻倆在‘郇陽果園’打工已經有3個月了,一共賺了兩萬元。”正在示范園里參與果樹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村民李淑廟高興地說,“村里在這里打工的人不少,大家都感覺既輕松又方便,感覺土地給農民帶來的收益和紅利可真不少。”

土地流轉收入、土地入股分紅收入、“郇陽果園”務工收入、集體經濟收入,永安莊依托“郇陽果園”建設而創新推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新模式,不僅給全體村民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靠得住的實惠,而且進一步加快了當地農業現代化建設步伐,有效推動了“三農”工作再上新臺階。

“‘郇陽果園’生產的‘大衛嘎啦’上市期比其他品種早熟蘋果提前一星期左右,我們可以實現提早錯峰上市,有效掌握市場話語權,讓農民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加快推動臨猗蘋果產業向更加綠色、高效、可持續的方向發展。”臨猗縣果業發展中心果樹站站長于潤欣告訴記者。

據了解,目前,臨猗縣耽子鎮郇陽蘋果千畝示范基地土地流轉、水肥一體化配備、地膜鋪設、苗木栽植、病蟲害防治等工作已全面完成。

而在臨猗縣,已建成兩個郇陽蘋果千畝示范園、打造了46個“郇陽果園”,總面積將近1萬畝。與此同時,當地還堅持在郇陽蘋果示范園建設、深化農業農村改革過程中,持續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