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走進運城 探秘鹽湖

——8個你不知道的運城鹽湖“冷知識”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0-24

習近平總書記在運城鹽湖考察時指出,“鹽湖的生態價值和功能越來越重要,要統籌做好保護利用工作,讓鹽湖獨特的人文歷史資源和生態資源一代代傳承下去,逐步恢復其生態功能,更好保護其歷史文化價值”。

一池河東鹽,半部華夏史。千百年來,運城鹽湖阜產恒久、養育萬民,中華文明從這里發端——黃帝戰蚩尤、五步產鹽法、虞坂古鹽道、池神廟祭祀……一個個歷史典故膾炙人口、耳熟能詳。鹽湖作為“運城名片”,是我們每個運城人的“驕傲”,那么您對鹽湖到底有多熟悉?又有多陌生?讓我們從8個視角,一起“探秘”不為人知的鹽湖。

1.“132”還是“230”?

探尋區域范圍之謎

運城鹽湖位于北緯35°,東經111°,海拔320米左右,平均深度1米—2米,呈東西狹長狀態,長約30公里,寬3公里—5公里。132平方公里區域范圍主要指“一池四灘”,即鹽池102平方公里;四灘30平方公里(含湯里灘6.3平方公里、鴨子池2.4平方公里、西塬湖18.6平方公里、北門灘2.8平方公里)。230平方公里區域范圍設置是市委市政府為加大保護開發力度特意劃定了鹽湖生態區域,分核心保護區87平方公里、一般控制區81平方公里、功能拓展區62平方公里,東至侯平高速、西至解州鎮西、南至中條山、北至銀湖街。

2.發端于何時?

探尋鹽湖形成之謎

新生代初期(距今約6500萬年),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發生強烈碰撞,青藏高原隨之隆升,中國大陸地貌發生了由東高西低向西高東低的巨變,汾渭大峽谷形成,古老的運城鹽湖應運而生。第四紀初(距今約100萬年),由于青藏高原隆升的遠程效應,黃河貫通三門峽峽谷東流入海,約3萬平方公里的三門古湖突然消亡,運城鹽湖的雛形形成。晚更新世中期(距今約7萬年),汾河退出運城盆地,在中條山北緣形成了狹長的封閉內陸湖泊,經過持續萎縮蒸發,逐漸沉積為現今的鹽湖。

3.生計與生命?

探尋鹽湖自然資源之謎

鹽湖是山西省最大湖泊,中國最大硫酸鈉型鹽湖,有著4600年食鹽開采史和70年無機鹽開發史,現有氯化鈉、硫酸鈉、硫酸鎂“三鹽”儲量為6500萬噸左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近年來,鹽湖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扎根的鳥類和植物種類越來越多,有反嘴鷸、火烈鳥、天鵝、大鴇等大約205種,檉柳、蘆葦、堿蓬草、蒿草、二色補血草、鹽角草等30余種。

4.人工或天然?

探尋七彩鹽湖成因之謎

鹽湖內鹽畦阡陌縱橫,其礦物質含量主要有硫酸根離子、氯離子、鈉離子、鎂離子四大離子,以及幾十種微量元素。各個畦中鹽度、礦物質含量不同,在不同的光照、溫度等環境下形成不同的顏色,空中俯瞰,宛如大自然的“調色盤”,七彩斑斕,堪稱奇觀。

看七彩鹽湖路線有哪些?

路線一:騎行或步行。從池鹽文化博覽園對面的鹽湖濕地公園出發,沿著彩虹路往東走2400米左右,能看到15號路藍色路牌,進去繼續走900米左右分兩路,左邊往東進小路就是變色鹽湖,不往左轉的話再走500米右手邊也可以看到變色鹽湖。

路線二:開車導航至學苑南路的鹽湖園,當看到左手的大坡時不要左拐,繼續通過紅綠燈向東前行,行駛約幾分鐘后到達右手大門內的白色觀景臺,往里面是一條彩虹路,從這里開始需要步行或騎行前往。進入大門,過了白色觀景臺第一個路口向西(濱湖大道方向)走十幾分鐘,就可看到15號路燈桿,進入15號路一直往里走,再經過兩個路口后,就可以看到變色鹽湖了。

5.開發還是保護?

探尋鹽湖停止生產緣由之謎

長期的工業開采,使鹽湖的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加之鹽湖產量不斷下降、礦產開采成本提升,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2020年,省委、省政府決定將鹽湖納入全省“五湖”治理戰略,全面啟動“退鹽還湖”,明確在鹽湖保護范圍內停止一切工業生產活動,運城鹽湖“產鹽”史畫上了句號。

6.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探尋鹽湖水體腥異味誘因之謎

通常情況下,鹽湖水體中存在大量藻類和細菌等微生物,它們在生長繁殖中會生成如硫化物、醛、酮、酯等帶異味的有機物。此外,鹽湖水體中還含有鐵、錳等重金屬離子,在一定條件下也會與水中有機物發生反應,生成具有特殊氣味的化合物。

7.生態+旅游何以兼顧?

探尋系統治湖、科學用湖之謎

2023年5月以來,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運城鹽湖重要指示精神,持續開展凈湖行動,實施鹽湖堤埝除險加固及生態修復等系統項目,進一步加大鹽湖生態保護與修復治理。從“中國最大的無機鹽工業基地”到知名旅游度假區,從昔日“臟亂差”到而今“城市會客廳”,千年鹽湖正變身為人民群眾共享的“綠色空間”和“城市花園”。

在全力恢復鹽湖歷史自然風貌的同時,市委市政府堅持以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和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申報為抓手,扎實推進“生態+旅游”融合發展,探索鹽湖“利用”新模式——“五一”假期,全國最受游客歡迎的20個小眾旅游目的地,運城位列第二,鹽湖游客如云,“006號燈桿”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國慶假期,運城鹽湖景區開啟“人山人海”模式,累計接待游客人次66.05萬人次,創造了歷史新高。

8.鹽湖被大家稱為“泡泡海”?

探尋鹽湖白色泡沫之謎

鹽湖內除了鹽類外,還有耐鹽的藻類和細菌等許多微生物。這些微生物會形成生物代謝物如糖類和蛋白質等有機物,風力大時,湖水產生較大波浪擊打湖岸,這些有機物就會在擊打作用下形成白色泡沫。

鹽湖中有些細菌分泌的胞外多糖是白色的,再加上鹽湖中鹽類物質結晶析出,大量白色鹽晶聚集,再加上光的作用,使得飛沫看起來很白。同時,在微生物分解這些有機質的時候,還可能會產生一些特殊氣體。

隨著鹽湖的生態效益、文化效益、社會效益飛速提升,運城鹽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有了顯著增強——運城鹽湖七彩景觀于今年9月成功入選《美麗中國》系列郵票,在全國發行。如今的鹽湖,已從“運城名片”升級為“國家名片”,更多的人通過“國家名片”走進“國寶第一市”,帶著鹽湖的七彩光芒,把運城的故事與新姿郵寄給更多的人。

運城市鹽湖生態保護與開發中心供稿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