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0-24
記者 付 炎
時至深秋,寒意漸起。而在位于中條山南麓的芮城縣大王鎮,一場場孝親敬老活動在各村熱鬧舉辦,讓山區群眾感到如沐春風、暖意融融。
今年是大王鎮全域開展孝親敬老月主題活動的第三個年頭。2022年以來,在芮城縣委、縣政府大力支持下,大王鎮黨委、政府立足當地德孝文化根基,在每年10月廣泛開展孝親敬老月主題活動,常態化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系列工作,全力打造“厚道大王、樂善之鄉”品牌。
10月22日是大王鎮南辿村舉辦孝親敬老月主題活動的日子。
一大早,南辿村集中供養中心大院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大門上,一副寫著“孝親美德揚,中華正道傳承久;敬老真情獻,和諧社會繼世長”的對聯,道明了活動主題。
“對于群眾來說,這場活動的重要程度和過年是一樣的。”南辿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薛勝鋒告訴記者,“我們今年把舞臺交給群眾,讓大家通過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愉悅身心、傳承德孝。”
數十名老年群眾早早來到現場,圍坐一起相互寒暄,等待“好戲開場”。他們中,年齡最大的已過90歲高齡。鎮村干部熱情地為老人們戴上紅花、送上祝福。
“響堂堂的大鼓喜洋洋的鑼,熱騰騰的農村唱不完的歌……”臨近中午,女子舞蹈隊用一段歡快喜慶的扇舞拉開了活動序幕。鼓樂合奏、戲曲聯唱、歌舞表演……來自南辿及周邊村的文藝愛好者相繼登場,拿出十足的勁頭為老年群眾獻上了一道精神文化大餐。
據南辿村孝親敬老理事會負責人王建英介紹,今年各村活動中的文藝表演環節,除了本村人登臺表演,還邀請外村文藝團隊助興。這樣不僅豐富了文化活動內容,還加強了各村文藝團隊之間的交流,有效促進了基層文化事業繁榮進步。
長期在縣城生活工作的退休干部薛蘇正用電吹管為家鄉父老深情演奏了一段《祝福祖國》。“回到生我養我的老家,用音樂向鄉親們匯報我的工作,心情十分激動。弘揚德孝文化,需要身體力行,更要有久久為功的堅持,希望鎮里、村里堅持這種好的形式、好的傳統。”薛蘇正說。
關愛今天的老年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現場,南辿村村“兩委”公布孝親敬老捐款捐物名單,集中表彰8名愛心企業代表和在外人士代表,感謝他們為村里老齡事業作出的貢獻。
在外做生意的村民孫海龍今年為村孝親敬老理事會捐款2000元。他說,村里連續多次舉辦孝親敬老活動,讓許多年輕人真切感受到村風、民風的轉變,大家也紛紛以實際行動支持活動的開展。“我們年輕人真誠祝福村里的老一輩人生活幸福、安享晚年,也真心希望我們的下一輩都能常懷感恩之心、不忘鄉情故土”。
一頓團圓宴,濃濃敬老情。當天中午,村里為全村老年人準備了豐盛的午餐,鎮村干部到場為老人們端上可口飯菜,招呼他們“吃好喝好、幸福到老”。
不僅是在南辿村,近段時間,在古仁、觀莊、李澗等村,均開展了送戲下鄉、義診義剪、法律宣傳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德孝潤心,有聲有色,極大豐富了廣大老年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無疑,德孝實踐是一個強大的“能量場”。一頓敬老宴、一次義診義剪,讓老年人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懷,也讓年輕人深受感恩教育、精神洗禮;“好媳婦”“好婆婆”的評選表彰,帶動了家庭和睦、鄰里和諧。
大王鎮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孝親敬老主題活動的廣泛深入開展,村風民風得到凈化,干群關系更加和諧,鄉村發展凸顯活力。該鎮將用心用力持續做好德孝實踐工作,持續推動德孝文化滋潤人心、凈化人心、凝聚人心,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匯聚不竭動力。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