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10-22
□尚建明
這是老楊爸爸第二次不收我紅包了。
第一次是去年10月1日后。他和大兒子楊武軍專程看望我父親時,透露過幾日將去上海小兒子建軍那兒,住多久還不能確定。想到他年歲已高,以后見面的機會越少了,就對他說臨行送他一程,可那天等我裝完黃瓜后緊趕慢趕還是遲了,他們已經離開新絳乘順風車趕去運城鹽湖國際機場的路上了。臨行前老楊爸爸一再在手機上叮囑他們行李太多了,不要再給他們帶東西。驅車已到縣城的我無奈地望著所帶的東西,徒留遺憾。那就發個紅包吧,表一點點心意。
他的微信里顯示的是拒收狀態,當晚十一點多剛下飛機,我收到回復:“已到上海,一路平安,告訴你爸媽一聲。”
老楊爸爸去年過的八十大壽。忽然有一日的來訪,驚覺他的背稍駝了些,一絲絲的悲傷涌上心頭,慨嘆歲月正悄無聲息在我們身邊掠過。往昔的深刻印記,讓我無比懷念向往并且充滿祝福,仍然希望歲月不老,希望老楊爸爸像當年那樣英俊干練,笑語朗朗,于是動情地對他說:“我十七八歲剛工作時,您那時四十多歲,正是意氣風發時,轉眼我和武軍都五十開外了,也開始在向老的路上靠近了,您說能不感慨么!”
花開有落時,人生容易老。老楊爸爸年年得空都從縣城到鄉村跑幾十里路拜訪我父親,他們相見甚歡,暢所欲言。這些年里,他的兩輪摩托車也換成了老年三輪車。他看著我長大,與父親同事多年后,又成了我的領導,從小叫爸爸叫習慣了,叔叔這個稱謂叫起來實在拗口,兩家人的感情可謂情深意切!此去經年,縱是良辰好景,也是見一面少一面,送您個紅包又如何,又咋能不收?
四月份的某天,我得知老楊爸爸近期因眼疾要動手術的消息。棚里的活兒忙起來連軸轉,忙得不可開交。當記起這事兒時已過了些時日,給他發視頻不回,又發微信給他小兒子建軍,問詢大致情況,建軍說一切順利時,我也就放心了。
老楊爸爸的微信回復是在第二天下午一點半:“對不起,我沒注意到,也沒看到你的視頻,我10日入院,11日、12日檢查完,13日做手術,因病人太多14日出院回家休養,23日將做術后檢查。手術很順利,也很成功。現在病情已得到好轉,請放心好啦。謝謝你們的關心和問候。你爸、媽和你全家都多保重身體,祝愿你們全家健康平安、幸福快樂!”
“我還以為手術恢復中不能看手機呢,您要多注意休息啊。”我在微信中如此回復。于是,我給他發了個紅包。
沒過多久他回復過來:“建明,你發紅包的心意我領了,再次謝謝了。你們每天是多么辛苦,掙錢不易,紅包我不能收。”
“辛苦與掙多掙少沒關系,紅包里錢多錢少是我的一點點小心意,咋能不收呢?”
“有你這樣的心意我就很知足了。”他回復。
“難怪武軍、建軍說您越老越不聽話了,收了我也心安,聽話啊,哈哈。人生匆匆,轉年幾十年就過去了,我們還能再相聚相見幾回,你還能聽我幾回話?哈哈。”
建軍見到我這樣的微信回復不由樂了:“哈哈,建明哥,你的問候,讓老爺子已經很開心啦,心意領了。”
唉,這個“不聽話”的老楊爸爸。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