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河津經濟技術開發區著力盤活存量資產——

向“資源存量”要“發展增量”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9-23

記者 余 果 朱 姝 王新欣

在新形勢下,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招商工作面臨著挑戰與機遇。一方面,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步入新常態,開發區招商思維需要與時俱進,從存量、專業、系統、運營、資本等多個維度進行深刻變革。另一方面,閑置資源、廠房和“僵尸”企業成為困擾和制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絆腳石”。

如何快速轉變觀念,更好地利用開發區的存量資源,提高其競爭力和創新能力,是當下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河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河津經濟發展的“主戰場”,目前入駐企業113家,是國家新型工業化鋁產業示范基地、山西省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山西省六大千萬噸級重點焦化產業基地。近年來,該開發區轉變管理觀念,著力盤活存量資產,讓存量資產變發展活水,大小項目花開遍地,破舊廠房重獲新生,為河津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增添新活力、注入新動能。

山西銘鋁新材料有限公司廠區生產設備。記者 陳方斌 攝

巧用“閑置廠房”

“舊巢”引來金鳳凰

“現在土地等資源這么緊張,怎么解決企業發展資源緊張的問題?把閑置土地盤活,廢舊廠房盤活,廢舊企業盤活,這是我們的第一個思路。”河津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李民富說,“首先解決企業的生存問題,活下來這是第一位,把廢舊資源利用起來,把廢舊廠房盤活,要讓企業生存下去。”

位于該開發區的山西恒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00萬只新能源汽車配件項目,是河津市聚焦鋁精深加工產業鏈招商引資落地項目之一。目前,該項目一期工程進入設備調試和試生產階段。

據了解,該項目所使用的廠房是在河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及相關部門的協調下盤活的閑置廠房,節省了項目前期土地手續辦理、廠房土建等工作時間,大大提前了項目投產時間。

“項目分為三期建設,一期工程主要建設8條國際最先進的智能鑄造生產線,全系列檢驗生產線;二期主要通過建設全自動生產線,實現產品24小時不落地無人生產;三期建設年產10萬只高端汽車卡鉗項目。”該項目負責人吳秀剛介紹,“項目從開始到落地進展非常順利,這得益于河津相關部門的殷切指導,是他們貼心的服務和較高的辦事效率,滿足了我們多方面的需求,這里的營商環境真不錯。”

河津經濟技術開發區職能部門靠前服務,通過招商引資,不斷讓沉睡的廠房煥發了新生機。

“我們在老家河南那邊就是做鋁型材,原材料在咱們河津。現在在原料產地設廠,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山西銘鋁新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謝凱說,“這里位置好,7萬多平方米的面積,還有5個完整廠房,直接安裝生產線就可以生產。”

山西銘鋁新材料能夠快速落地,離不開河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積極努力。該開發區工作人員主動上門服務、對接洽談、介紹項目,利用一處廢棄數年的廠房,讓山西銘鋁新材料有限公司于今年3月成功入駐。

據了解,山西銘鋁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鋁壓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可為航空航天、船舶、汽車、空調、幕墻板等領域的制造和生產提供高強度、高精度、超厚、超寬的鋁壓延產品。該公司項目占地6240平方米,年設計產能為10萬噸,分兩期建設,一期建設鑄軋機兩臺,年產能4萬噸,預計產值7億元。二期建設鑄軋機兩臺,年產能6萬噸,預計產值12億元。

目前,山西銘鋁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期項目已經建設完畢,開始試生產。該公司采取全封閉生產,智能化生產水平達到70%。同時,堅持綠色發展,投資200多萬元建設國內較先進的脈沖布袋除塵系統,可以解決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污染問題,達到國家環保排放標準。

“現在大家都重視環保,我們直接一步到位,投資先進的環保設備。說句實在話,不管在哪里做企業,廠子建在哪里,人也跟著生活在哪里,環保弄好,對自己和工人也好。”謝凱說。

河津市錦浩特種陶瓷有限公司工人在生產陶瓷零件。記者 陳方斌 攝

引來“資金技術”

落后項目重上“新賽道”

“我們開發區招商不是隨便招,誰來都行!圍繞產業鏈,我們要考量土地、廠房等資源怎么去匹配。我們的目的不僅要讓企業活下來,而且還要活得好,這是我們招商的第二個思路。”李民富說。

在山西海德魯鋁業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煅后焦技改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正鉚足干勁,力爭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達效。該項目總投資1.3億元,對原有設備進行全面改造升級,項目采用先進密閉煅燒技術、超低排放環保設施,改造完成后,不僅能夠降低污染物排放量,還能提高產品質量。

“在開發區的支持下,我們搭建了技術平臺,換掉了環保不達標的老設備,使用新技術、新設備后,不僅排放物達標了,投入成本也降低了,每天可節省上萬元。”一套脫硫、脫硝、濕電一體環保技術,實現了從燃燒天然氣到爐體余熱內循環的轉變,山西海德魯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馬俊翔表示,“鍋爐余熱滿足內部供熱的同時,還能以每噸100余元的價錢輸出發電。”

馬俊翔說:“我們公司年產10萬噸煅后焦項目分兩期進行,目前一期煅燒爐改造已基本完成,配套的環保等設備設施已在安裝收尾階段,項目二期全部建成后,將擁有兩條煅燒生產線,形成完整的循環產業鏈,預計年產煅后焦10萬噸、年增加銷售收入兩億元以上,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攜手前行’。”

產業鏈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載體。山西海德魯鋁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煅后焦,鋁用陽極、負極材料研發與生產的科技型創新型企業,企業立足循環經濟發展實際需求,著力打通上游資源供應鏈,重點拓展延伸下游產業鏈,以上游的開源保供和下游的延伸升級助推企業循環產業實現高質量、高效率發展,企業年產10萬噸煅后焦技改項目建成后,其煅燒爐生產的余熱蒸汽可以應用到配套的化工項目上,實現蒸汽循環利用。同時,產品間也達到循環利用,最終形成煅燒、蒸汽、化工為一體的循環產業鏈。

近年來,河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依托中鋁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山西陽光焦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兩大“鏈主”企業,堅持招大引強、聚鏈成勢,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通過延鏈強鏈補鏈,著力引進和發展一批高附加值產業鏈項目,努力成一個項目育一個產業。同時,優化營商環境,全力做好招商企業的用地、用電、用水、用氣等要素保障,協調解決企業發展難題,為企業發展爭取項目資金、推進用地審批等,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心劑”。

山西世和電工材料有限公司工人在檢查試生產出來的鋁桿。記者 陳方斌 攝

活用“資源要素”

合作發展謀共贏

“我們招商的第三個思路是發揮產業鏈優勢,抱團取暖,合作共贏。只要圍繞鋁產業的企業,都可以來,不斷加強河津的產業集群。現在我們做鋁板、鋁棒、鋁管、鋁桿、鋁線……隨著產業鏈延伸,我們的鋁產品也會越來越豐富。”李民富說,“今年鋁產業處在風口期,我們要抓住風口期,圍繞產業鏈,盤活存量資源,推動產業升級、產業集群,不斷強化規模化效應。”

“今年開工,就沒有停過,過年也沒有停,滿負荷生產,一直到現在,一天都不休息,24小時不停生產!”山西堡利格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在焰說。

據了解,山西堡利格新材料有限公司選址原在西安西航集團鋁業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主要從事再生鋁回收、鑄造與鋁型材加工。

張在焰介紹:“我們公司采用先進的設備和相應的節能措施,不斷優化工藝流程,有效實現節能降耗、低碳環保生產。每天的產量達100多噸,產品主要銷往河南、陜西、山東等地,基本實現即產即銷,經濟效益可觀。”

與此同時,堡利格新材料還與其他公司合作成立了山西世和電工材料有限公司,該公司同樣選址原西安西航集團鋁業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總投資8000萬元,分兩期建設。一期投資4000萬元,建設兩條生產線,年產3萬噸光伏、電力、汽車、新能源鋁壓延加工產品,包括鋁桿、鋁三角翼、鋁絲、鋁壓鑄件等。二期投資4000萬元,再建設兩條生產線,年產兩萬噸鋁壓延加工項目,現在根據實際進展情況合并成一期完成。

目前,項目已入駐河津經濟技術開發區鋁精深加工園區,正在辦理前期手續,廢舊廠房維修改造和窯爐安裝也在同步進行,預計兩個月后達到生產條件。一期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產值高達3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成立的山西銘鋁新材料有限公司,堡利格新材料同樣參與投資。“企業要多元化發展,在產業鏈上尋找自己的合作伙伴。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張在焰說。

今年以來,為切實有效全面盤活存量資源,河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對于新入區的產業鏈企業,根據生產需要,采取場地租賃、聯合經營、資產入股等方式,將生產要素、辦公廠房等相對完善的“僵尸”企業或閑置資源盤活,讓“沉睡”資源成為促進產業鏈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相繼引進了9個產業鏈項目落地,共吸引投資7億元,盤活了5家“僵尸”企業的閑置資源,企業投資成本平均下降40%左右,建設周期普遍縮短,進一步降低了投資風險,增強了企業的發展信心。

“河津經濟技術開發區通過盤活存量資源、精準專業定位、構建產業鏈生態、實現高效運營以及強化資本驅動,全面提升開發區的吸引力和競爭力。這一系列舉措將促進開發區向更加專業化、高效化、可持續化的方向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為區域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李民富說。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