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9-13
記者 王月文 文/圖
輕點指尖,市民即可輕松獲知最近的停車位位置,告別以往在街頭巷尾盲目尋找車位的煩惱;無需自己倒車入庫,只需將車平穩(wěn)停放于指定區(qū)域,停車過程瞬間輕松又愜意;面對無人值守支付系統可能帶來的操作困擾,只需一鍵呼叫客服,專業(yè)后臺服務團隊便能迅速響應,提供遠程協助,確保每位車主都能享受到智慧停車帶來的便捷與無憂。這一幕幕便捷高效的場景,正是我市智慧停車項目帶給市民的全新體驗。

▲市靜態(tài)交通公司工作人員通過運城市智慧停車管理平臺,對我市各大停車場的實時停車情況進行監(jiān)控與分析。
近年來,為解決困擾老百姓的“停車難”、城市管理“停車亂”的難題,加快市區(qū)停車場建設,根據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運城發(fā)展投資集團專門成立了運城市靜態(tài)交通運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市靜態(tài)交通公司”),由其持續(xù)推進運城智慧停車項目。通過盤活中心城區(qū)公共停車場資源、對停車場進行無人值守和平臺監(jiān)控等現代化設施升級改造、建立市級智慧停車管理平臺等一系列舉措,我市逐步實現城市停車場靜態(tài)與動態(tài)信息的聯網共享,提高了車位的周轉率和利用率,有效促進了路內路外停車資源的一體化管理。如今,一個更加智慧、便捷的停車環(huán)境已經初具規(guī)模,市民正逐漸告別“停車難”的煩惱,邁向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

9月11日,河東廣場智慧停車場的監(jiān)控管理員協助車主使用智慧停車系統停放車輛。
盤活資源,提高車位供給能力
今年,我市迎來了一系列停車設施投運的喜訊。2月26日,河東廣場智慧停車場正式投入運營,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和舒適的停車體驗,使城市中心區(qū)域停車難題得到有效緩解,提升了城市的整體形象,已成為智能化城市發(fā)展的新標志;5月1日,盬街停車場建成并投入使用,滿足了周邊居民、游客停車需求,對于激活當地商業(yè)、減少交通擁堵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5月27日,位于大明宮建材家居市場的大明宮停車場也正式對外開放,為周邊居民和前來購物的顧客提供了便利;9月11日,鑫馬大廈、晉府壹號等停車場的投運更是為我市停車版圖增添了一抹亮色。
這一系列停車設施的投運背后,是市靜態(tài)交通公司的精耕細作與不懈努力。近年來,市靜態(tài)交通公司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通過現場勘查與數據分析,精準定位停車需求旺盛、輻射面廣泛且交通便利的區(qū)域,科學規(guī)劃停車場。同時,該公司還邀請運城市規(guī)劃設計院專家,對預定停車場的地形、地貌及地質條件進行全面勘測與規(guī)劃,確保施工精準無誤,為停車場的順利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外,在停車場的設計和建設過程中,該公司廣泛聽取居民意見,精心規(guī)劃停車場的布局、結構及規(guī)模。通過盤活整合我市路外封閉式停車場、路內停車場以及地下立體停車場等多種資源,我市已在中心城區(qū)范圍內建設完成停車場83個,正在建設的停車場6個,總泊位數達7200個,日均服務車輛停放近7萬次,有效提高了我市停車服務的供給能力和效率。
以河東廣場智慧停車場為例,該停車場充分利用地下空間,通過巧妙的設計與先進的施工技術,實現了占地面積小、停車效率高的目標。在這座智慧化的地下停車場,映入眼簾的是井然有序的停車環(huán)境——地下空間被精心劃分為一系列整齊劃一的小隔間,每個隔間前巧妙安裝的移動車軌系統,能夠靈活容納4至6輛車停放,從而實現了對現有空間的極致利用,共為市民提供了278個停車位。
“除了廣泛布局的路外公共停車場外,中心城區(qū)的停車資源還包括道路兩側的路內停車泊位。我公司還通過推進這些路內泊位的智慧化改造,更有效地滿足市民們多樣化的臨時停車需求。”市靜態(tài)交通公司負責人說。

近日,在盬街停車場,市靜態(tài)交通公司巡檢員在排查安全隱患。
智慧設施,提供便攜停車服務
近日,在大明宮停車場,面對初次接觸的無人值守支付系統,市民潘先生一度感到迷茫。然而,僅僅通過按下客服呼叫按鈕,他便迅速獲得了市靜態(tài)交通公司后臺工作人員的遠程協助。在該公司工作人員的耐心指導下,潘先生輕松完成了支付流程,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真沒想到會這么方便!”他由衷地感嘆道。這一場景,正是智慧停車系統在便利停車方面的生動體現。
據了解,市靜態(tài)交通公司在其每個停車場出入口都設置了應急呼叫設施,確保市民在遇到緊急情況時能夠迅速得到幫助。同時,高清攝像頭、無人值守系統、視頻監(jiān)控等智能設備的全面覆蓋,不僅實現了車輛進出的自動識別,還大大減少了人力成本,為車主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河東廣場智慧停車場,更以其高度智能化的停車流程贏得了市民的廣泛贊譽。9月11日,市民楊女士在現場親身體驗了智慧停車神奇之處:只需將車輛駛入指定區(qū)域,接下來的停車過程便完全交由智能系統完成。升降機、智能小車、車輛檢測儀器等高科技設備協同工作,僅幾秒鐘內便完成了車輛的精準停放。這一流暢而高效的停車體驗讓楊女士贊不絕口:“以前倒車入庫總是提心吊膽,現在有了這種智慧停車方式,幾秒鐘就搞定了停車入庫,真的是既省心又放心!”
“盡管智慧停車操作比較簡單,但部分市民在初次使用時可能會感到困惑。為此,我公司在河東廣場智慧停車場安排了監(jiān)控管理員24小時輪值管理。一旦發(fā)現市民在停車的過程中遇到困難,監(jiān)控管理員便會立即上前提供幫助和指導,確保每位市民都能享受到智慧停車帶來的便利。”市靜態(tài)交通公司負責人說。
據悉,市靜態(tài)交通公司還注重停車場配套設施的完善與維護。該公司不僅安裝了先進的停車硬件設施,還添置了停車場公示牌、隔離樁等配套設施。同時,該公司通過將停車場設備納入系統后臺(云平臺)、遠程客服平臺(云坐席)以及監(jiān)控無人值守遠程管理等方式,實現對停車場的實時遠程監(jiān)控和高效管理,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停車服務體驗。此外,該公司還為其已投放運營的停車場配備了巡檢員,由巡檢員負責定期巡查停車場,排查安全隱患,確保停車場的安全運行。
精準管理,升級市民停車體驗
近日,記者在盬街停車場看到,停車環(huán)境整潔有序,黃白標線清晰明了,出入口指示牌醒目。市民劉女士駕車到達盬街停車場出口時,僅在“運城停車”微信公眾號上輕松點擊幾下,停車桿便迅速升起,讓她在短短一分鐘內便順利將車駛出停車場。
回憶起過去的停車經歷,劉女士感慨萬千:“以前來這里,開車轉上好幾圈都不一定能找到停車位,現在完全不同了!打開‘運城停車’微信公眾號,附近的停車場、空閑車位一目了然,停車變得前所未有的方便!”
據悉,市靜態(tài)交通公司作為“運城停車”微信公眾號的運營方,通過信息化手段打造了這一線上平臺,為車主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對接。車主只需關注“運城停車”公眾號并進入主頁面,點擊“查找車場”一欄,就可在彈出的地圖上看到停車場位置、車位余量、收費標準等信息,讓停車變得更加省心。據統計,截至目前,“運城停車”微信公眾號用戶接近74000人。
而這一切的背后,離不開運城市智慧停車管理平臺的支撐。該平臺利用智慧交通大數據平臺的運營計算能力,接入全市路內、路外等停車資源,包括商業(yè)住宅、寫字樓等全面的泊位形態(tài),形成全市統一的停車資源數據庫。通過為停車車位賦予“身份證”般的信息管理方式,實現全市停車資源的精準管理和高效利用。
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擴大智慧停車網絡的覆蓋范圍,將更多的路外停車場和路內泊位納入智慧停車管理平臺。同時,將探索引入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滿足綠色出行需求,打造集停車、充電、服務于一體的綜合x型智能停車庫。此外,我市還將不斷優(yōu)化智慧停車管理平臺的用戶界面和功能,完善公共停車場設施設備,設置反向尋車設備、智能充電樁、休息室、24小時自助洗車等便民服務設施,提供ETC等無感支付設備,為市民提供更加人性化、高效率的停車服務,從而有效解決城市“停車難”問題,提升市民生活品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fā)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fā)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