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09-03
蟠龍柱上龍舞九天,古匠之心躍然石上,訴說著千年的智慧與敬畏。而《黑神話:悟空》中,“天命人”以不屈之志,挑戰既定命運,追尋真我之路。兩者雖跨時空,卻共鳴于對自由、對存在的深刻探索。
本期推出古建筑蟠龍秘境,各位天命人,讓我們一同走進這場古今對話,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精神共鳴!
解州關帝祖廟
解州關帝祖廟崇寧殿的四周,環繞著優雅而深邃的回廊,其上矗立著26根石雕蟠龍檐柱,每一根都仿佛是自然與藝術的完美交融。檐柱上龍身蜿蜒盤旋,栩栩如生,展現出令人矚目的華麗與雄偉。

解州關帝祖廟蟠龍柱
這些檐柱,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距今已有460余年的歷史。柱身高3.87米,直徑46厘米,它們全部采用的是深浮雕雕刻工藝,34條盤龍似靜臥于石柱上,又宛如游離于石柱外,似靜似動,令人如癡如醉,在全國的宮殿廟宇中堪稱獨一無二。正面8根雙龍對祥,其余三面單龍雕刻,均采用深浮雕,粗獷豪放,很符合武圣人的性格。
此處蟠龍石柱數量是全國宮殿廟宇之最。廟內碑文記載:“殿階石柱,雕龍飛騰。廟貌宏麗,甲于天下。”
龍香關帝廟
龍香關帝廟正殿兩側,巍然矗立著兩尊驚世駭俗的蟠龍龕柱,它們傲然挺立,高達3.4米,仿佛從古代神話中躍然而出,震撼人心。這兩條蟠龍以非凡的工藝被精妙地盤塑于龕柱之上,其姿態之雄渾,令人嘆為觀止。

龍香關帝廟蟠龍柱
西側之龍,身披一襲耀眼紅袍,龍脊如墨般深邃,金色鱗紋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閃爍著皇家般的尊貴與輝煌。其牙齒與龍爪,則以無瑕之白,彰顯著純凈與力量。尤為引人注目的是,這尊蟠龍右前爪緊緊攥住一只神龜,寓意著穩健與長壽。
而東側之龍,則展現出另一番風采。它全身覆蓋著深邃的藍色,如同深邃海洋中的霸主,龍脊則被一抹鮮艷的紅色勾勒,與深藍形成鮮明對比,深藍色鱗紋層層疊疊,錯落有致,更顯其威嚴與不凡。同樣潔白的牙齒與龍爪,銳利而有力,彰顯著無上的權威與力量。其左前爪輕輕抓起一條魚兒,寓意著豐收與富足,腳踏的綠色寶瓶與之交相輝映,增添了幾分靈動與生機。
兩尊蟠龍奔騰在云霧繚繞之中,龍頭回首相望,遙相呼應,宛如一對默契的伴侶,共同守護著這片神圣的土地。其生動立體的造型,栩栩如生的細節處理,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個活生生的龍的世界之中,感受著那份來自遠古的震撼與敬畏。
運城關王廟
巍然聳立于運城關王廟山門前后檐下的蟠龍柱,是這座古老廟宇中極具特色的建筑元素之一。蟠龍柱共計8根,每一根都顯得蒼勁有力,仿佛蘊含著無窮的生命力。
蟠龍柱的雕刻采用了深雕和透雕相結合的技法。深雕使龍的形象更加立體飽滿,而透雕則讓龍仿佛脫離了柱體,形成了一種動態的美感,將龍的神韻展現得淋漓盡致。龍身盤旋而上,龍頭高昂,龍鱗清晰可見,龍眼炯炯有神,仿佛隨時都會騰空而起,遨游于九天之上。這些蟠龍柱不僅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底蘊,還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藝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吸引了無數游客的目光。
稷山稷王廟
稷山稷王廟的后稷樓圍廊四周,有高為7米,直徑為二尺以上的20根石柱,其中以大殿正中的這兩根最為特殊。它們是我國現存罕見的整體石柱雕刻精品,采用鏤空高浮雕的手法,火龍石柱火焰熊熊,朱雀穿越;水龍石柱,云騰浪涌,魚躍龍飛,宛然一幅活靈活現、攝人魂魄的大自然景觀。

稷山稷王廟蟠龍柱
此二蟠龍石柱,不僅技藝精湛,更蘊含深厚文化底蘊,它們不僅是建筑藝術的瑰寶,更是稷王廟至尊等級與神圣地位的象征。水龍與火龍,一動一靜,一陰一陽,相輔相成,共同守護著這片圣地,傳遞著古人對自然力量的敬畏與崇拜,以及對豐收與繁榮的美好祈愿。
泉掌關帝廟
泉掌關帝廟圍廊之上,石柱林立,檐下共有20根石雕柱,其中11根為浮雕蟠龍柱,另9根為淺平雕龍柱,是中國古代石雕藝術的上乘之作。

泉掌關帝廟蟠龍柱
浮雕蟠龍栩栩如生,騰云欲飛,平雕石柱淺顯龍跡,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體現了新絳地區石雕手工工藝水準以及當地民眾創造構思和精神追求的結合,蘊含豐富的歷史藝術信息,體現了獨特的地方石刻藝術價值。
郭村泰山廟大殿
郭村泰山廟大殿的蟠龍石雕柱,更是匠心獨運,通體浮雕神龍,須眉怒張,張牙舞爪,周身云霧翻騰。每條神龍的龍爪上都刻有一個人頭,一男一女。民間相傳,“龍爪人頭”是因為在家不賢不孝,出門干壞事,成了罪人,于是被神龍抓去腦袋!民間之所以有“龍抓人頭”的傳說,且久傳不衰,大抵是因為百姓崇拜神龍,把懲罰邪惡、治罪惡人這樣的義舉,寄托給無所不能的神龍。

郭村泰山廟蟠龍柱
盡管其中所蘊含的封建迷信元素已逐漸被現代文明所摒棄,但這些石雕佳作所展現出的藝術價值與文化內涵,卻是值得我們珍視與傳承的寶貴財富。它們不僅是古代石雕藝術的杰出代表,更是我們了解歷史、感受文化、品味藝術的重要窗口。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