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08-16
□記者 崔萌 文圖
將西瓜、芒果切塊,鳳梨切片,“陽光玫瑰”葡萄洗凈,然后將這4種水果拼裝、貼簽、打包、配送。8月10日,一位顧客在“水果莎莎店”下單9盒水果拼盒,共消費107.2元。接單后,店員佩戴一次性手套,洗、切、嘗、裝。

拼好的4種水果,果粒大小均勻,顏色搭配講究,淺黃的是鳳梨、橙黃的是芒果、紅色的是西瓜、翠綠的是葡萄。店員按此順序,在水果盒外貼上1、2、3、4標簽。
“水果莎莎店”負責人衛莎莎向記者解釋了店員品嘗和貼標簽的目的:“品嘗,主要是為了篩選成熟度;顧客按照標簽吃,會越吃越甜,口感更佳?!?/p>
吃個水果,已經這般“高級”了!
七八月份,本地水果集中上市。除了大型商超、農貿市場,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出售的瓜果梨桃。
這些水果物美價廉,社區水果店有什么競爭優勢?
衛莎莎的“水果莎莎店”,從最初禹香苑小區走出,目前已開了10個直營店、15個加盟店。7年多時間的經營,她有著些許經驗。
其一是品控,確保水果新鮮度。
為了選擇本地高品質水果,衛莎莎帶領團隊深入田間地頭,采摘品嘗、出價包棚,與基地建立合作關系,以確保每次采摘的水果成熟度更高。
“市場上許多水果口感不好,比如葡萄口感青澀,桃子、冬棗甜度不足,葫蘆梨、獼猴桃不軟,大多是因為防止運輸途中腐爛而提前采摘。”衛莎莎說。
黃金水岸小區東側“果小姐店”,也是同樣的模式經營。該店店員英子介紹,待本地水果開園后,水果店負責人直接到鄉村挑選果園,把控水果的大小、顏色、甜度。
“基本上一天早晚兩次補貨,銷量較高時,隨時添補,做到日進日清?!庇⒆咏榻B,這種模式不僅可以保證水果新鮮度,還可以降低損耗。
若每日有剩余的、不便冷藏保鮮的水果,水果店還會以打折、特價銷售,確保不隔夜。
當然,除了本地水果,社區水果店還有大量高品質的南方水果、進口水果,也是一大競爭優勢。
隨著品質生活的提高,許多人買水果不再追求買一堆、買一箱,而是追求嘗鮮,更加注重水果的品質和口感。
“花同樣的錢可以品嘗多種水果,要比買一袋吃不完而爛掉的性價比高?!笔忻裢躞阏f。
其二是創新,不斷推出新奇吃法。
你知道如今吃水果,能有多少種“吃貨”方式?
打開美團App,“樂果皇”“鮮果一號”“鮮億果”“E佳鮮果”“誠信志遠果業”等眾多品牌的水果店,均推出了多元化的水果吃法。
有水果切盒,可以雙拼、三拼、四拼、六拼;有鮮榨果汁,西瓜汁、芒果汁、甘蔗汁、蘋果雪梨汁、果粒橙汁等;有水果撈,酸奶味、楊枝甘露味、黑米五谷味等不同口味。
此外,還有水果奶昔、水果冰粉、水果夾堅果等。如“樂果皇”,就推出了“陽光玫瑰”葡萄夾烏梅、鳳梨夾烏梅的新奇吃法,即將一粒粒葡萄清洗后摘除果蒂,將烏梅干夾在其中;或將鳳梨切片,將烏梅干夾在兩片中間,如同夾心餅干一樣。
“樂果皇”店長凡振江表示,這種新鮮吃法一經上市就很受歡迎,“好奇”“嘗鮮”的顧客越來越多。
在打造洗、切、送“一條龍”服務基礎之上,社區水果店不斷推陳出新,承包“吃貨”群體的新奇吃法,也是一大競爭優勢。
“剝榴蓮、菠蘿蜜都是最基礎的,只要顧客進店有要求,我們都可以清洗、果切,給提子摘果蒂也可以,拿回家直接吃?!狈舱窠f。
其三是線上線下融合銷售,刷新消費體驗感。
對于果切拼盤來說,配送速度要求較高。若慢一點、遲一點,一些水果就會氧化。
而位于人群集聚的社區內,社區水果店有著天然的銷售對象——附近小區居民。
如今,大多數社區水果店已不再是守店待客,而是主動借助美團、抖音等網絡平臺進行銷售。方圓兩三公里的,由商家自配;超出范圍外,則由外賣配送、同城配送。
拿“水果莎莎店”來說,每一個水果店都建有顧客微信群?!邦櫩筒幌肱芡鹊?,直接在微信群里下單,店員就會送貨上門,顧客在家坐等開吃就行?!毙l莎莎說。
如此,社區水果店賣的不只是水果,而是新奇的吃法、精細的服務,滿足“顧客就是上帝”的消費體驗感。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