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08-16
□記者 祁克寧 趙雪 文圖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悄無聲息地灑在中心城區南風廣場上,買菜、休閑、鍛煉的市民已經忙碌起來了。干凈整潔的外立面、協調統一的裝修風格、秩序井然的停車場、種類齊全的健身器材……作為城市重要的會客廳,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流穿梭其中。

河東東街清新疏朗的城市天際線
如今的南風廣場其實是經歷過幾次“變身”的,周邊居住多年的居民張先生深有體會。“違規建筑和戶外廣告牌等都不見了,一方面,大家的休閑空間更大了。另一方面,安全感也提升了。”張先生告訴記者,“還有諸多細節讓人驚喜,更換的門頭牌匾讓整個廣場外表看著更加協調,筑物立面各類管線、空調外機等規整并隱藏處理后,讓周邊空間一下開闊清朗起來。”

市容市貌協調統一
這只是城市面貌新生、發展的一個縮影。機場大道、紅旗街等道路上聳立兩邊、影響視線的“擎天柱”消失不見;條山街、學苑路等道路上設施亂、安全隱患大的大型廣告牌沒了蹤影;紅旗東街與學苑南路交叉口、河東西街與圣惠路交叉口、條山街西延長線等暗淡了城市“容光”的違規違章建筑被依法拆除……隨著城市管理部門的精細治理,城市天際線愈發疏朗,城市表情也愈加燦爛。

美觀整潔的外立面
城市如何向新向美?拆違治亂只是一個方面,近年來持續實施的城市更新行動,在恢復沿線建筑風貌和肌理的基礎上,通過自然空間、歷史文化、現代建筑3個方面的整體提升,讓街道面貌煥然一新、功能設施更加完善,重新煥發光彩。


底蘊濃厚的文化墻
拆除有損城市風貌的建筑物,讓城市空間更疏朗、更美觀。中心城區槐東路與河東東街交叉口,長約50米、高約7米的街道文化墻,以山水壁畫為底,多幅古典鏤空壁畫穿插其中,清廉宣傳海報配色清新典雅,將整座墻體點綴得古風古色。同時,展現了城市文化底蘊,讓過往市民覺得格外溫馨。
城市風貌在改變,歷史數據也是見證。據了解,自2019年以來,市城市管理局綜合行政執法隊共拆除違法建設、違章搭建129560余平方米;拆除118座“擎天柱”、拆除違規設置的樓頂廣告、立柱廣告、門頭牌匾等116150余平方米;設置各類公益廣告、文化墻78600余平方米。
此外,中心城區解放路、南城墻街、禹都街等也相繼煥發新顏。以前的禹都街,沿線包括槐樹凹、八里鋪等老舊街區,由于歷史發展原因,周邊建筑物色彩讓人感覺陳舊凌亂,且風格、外墻飾面、周圍廣告牌等不協調,影響中心城區的整體形象和市民的生活質量。
如今,影響市容的破舊房屋、違規廣告牌和違建彩鋼棚等被有序拆除,釋放了公共空間,便于充分進行街景打造;沿街建筑立面材質、樣式、商鋪門頭牌匾進行統一提升改造,與城市景觀更加協調;重點樓體亮化、箱體拆除合并,提升了城市品位和檔次……
不同于追求千篇一律和整齊劃一,此次改造在維護城市街景美觀的同時,也重視滿足商戶的需求。除了門頭牌匾統一尺寸外,牌匾樣式根據各店的經營內容進行設計,通過專業設計規劃,挑選不同顏色、字體等,沿街店鋪的整體造型達到協調統一,又展現了各自的特色,更好凸顯了城市的開放性和時尚性,實現區域景觀品質的整體提升。
記者感言
市容市貌是一個城市的臉面,也是社會文明的窗口,與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
城市管理像“繡花”一樣精細。近年來,城市管理部門從細微之處著手,亮出城市天際線、改善市容市貌、加強精細保潔,以“繡花”之功點“靚”品質城市,讓城市更加干凈、整潔、有序、安全,不斷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如今,不僅道路煥發新顏,一些老街也實現了“潔凈美”的華麗轉身,文化墻煥發城市人文之美,市民日常生活更加舒心。 記者 趙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