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07-18
核心導讀
臨猗縣中城社區發揮網格員“前哨”作用,通過走巷(區)巡查發現隱患、關愛弱勢群體提供暖心服務、發展信息情報員搜集問題線索源3個渠道,解決居民“急難愁盼”,提供暖心服務。
7月11日,記者來到該社區,了解網格員服務居民的工作日常。

堅持走巷(區)巡查
“王主任,澤育源小區有5個燃氣表箱破損,麻煩您安排工作人員過來看看能否更換,來時請聯系我。”
當天上午11時,網格員于汾菊在澤育源小區巡查時,發現燃氣表箱破損,立即向縣利民天然氣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反映情況。
當天下午,縣利民天然氣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來到小區,對破損的燃氣表箱進行了更換。
“網格員可操心了,常來小區檢查消防通道、樓梯樓道、電動自行車停放等。他們這么操心,咱居民也要遵守規定,共建安全小區。”居民樊向陽說。
類似的事例還有很多。
7月8日,網格員董培森在巡查時發現交通局西邊小巷路面破損較多,他將問題上報社區。社區黨支部書記王秀娟來到現場了解情況,隨之到相關部門商議修路事宜,獲知巷道維修已列入計劃,于明年動工。為解決當下問題,社區發動商戶出資、社區出力,7月9日,巷道坑洼路面得以修補。
網格員陳謙和陳琴枝在巡查中發現豐景嘉苑小區周邊兩處高壓配電箱圍欄破損,遂聯系同事帶來工具,對破損圍欄進行了修復并加固。
人壽小區單元樓外墻有裂縫并有脫皮現象,該小區屬老舊小區,于汾菊第一時間上報社區。在社區的指導下,她聯系居民代表,逐戶征求居民意見,協商修繕事宜,經多次溝通,最終達成協議,問題得到圓滿解決。
……
打開于汾菊的網格日志本,上面記著很多信息,有工作計劃,有收集的社情民意,有巡查中發現的問題,也有走訪人員的情況記錄……
“這個本子是我干好工作的‘秘密武器’。只要腳勤、嘴勤,肯吃苦、多用心、多聽居民的心聲,就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于汾菊說。
關愛弱勢群體
“奶奶,你看這些蔬菜夠不夠你這兩天吃,若不夠,我再給你買。”
“夠了夠了,你不操心了,真是太感謝了。”
7月11日9時許,在縣農機公司家屬院八旬老人李奶奶家,網格員李曉霞邊往冰箱里放蔬菜邊問李奶奶。
“曉霞這女可好了,經常上門看望我,幫我干家務活。前一段我摔了,她和同事開車送我到醫院,為我掛號、陪我檢查,還為我墊付醫藥費。”
陽光摩托城的荊奶奶子女不在身邊,于汾菊便成了老人的“跑腿代辦員”。老人身體不舒服,她聯系附近診所大夫上門為老人檢查、看病;老人家里電器出了故障,她立即聯系維修人員上門解決。
豐景嘉苑小區,智障人員小杜生活不能自理,網格員陳琴枝隔三差五去家里幫他打理生活,并為其申辦了殘疾證,使其能及時享受到國家幫扶政策;愛殘日當天還幫其領取了一把輪椅;每季度接上大夫,上門為其做心理疏導和康復治療。
“網格內有哪些高齡老人、留守老人、殘疾、智障等人群,這些人分別是啥情況,我們網格員了然于心,隔三差五會過去看看,幫他們干干活,這已成為我們的工作習慣。”李曉霞說。
發展信息情報員
“汾菊啊,小區有人發傳單,估計是騙局,你快來看看。”
7月11日下午5時許,于汾菊接到信息情報員賈勤學的電話,她放下手頭的事,立馬趕了過來。
只見兩個人邊給居民發傳單邊宣傳:“好事送上門,千萬別錯過。尾號帶9的百元現鈔可換一箱茅臺……”
“我是網格員,你們是哪里來的?”
“有沒有管理部門的介紹信?”
“怎么證明這‘好事’是真的?”
“拿不出來證明,那趕快離開。”
一連串的質問,令兩人啞口無言,兩人灰溜溜地離開了。
“大叔大媽,騙子騙術花樣翻新,咱要以不變應萬變,他說得天花亂墜,咱不掏錢是真的。”
“切記不把咱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及密碼等信息泄露給外人。”
……
借著這個機會,于汾菊對居民又進行了一次防詐反詐宣傳。
而像賈勤學這樣的信息情報員,于汾菊在網格內共發展了10名。
“小區這個排水口有雜物遮擋,需要清理”
“三單元5樓裝修房子中午不停工,影響居民休息。”
“小區廣場邊這個扭腰器的踏板破損了,需要維修。”
……
在于汾菊所建的情報員微信群里,賈勤學、魏秀娟、楊俊龍、李瑤等情報員把發現的問題發在群里。
“這些情報員都是小區的熱心居民,他們將我巡查不到的情況或問題告訴我,便于及早解決。”
和于汾菊一樣,社區的網格員都有自己的信息收集渠道,通過這種方式,他們及早發現問題苗頭或隱患,及時解決,減少了問題發展的幾率。
另外,該社區網格員還利用網格服務驛站位置紅火、居民常在此休閑聊天的優勢,常態化開展微宣講課堂,深入淺出進行普法宣講,引導居民學法用法,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王秀娟表示,社區將進一步加強網格隊伍建設,提升網格員精細化服務水平,以服務聚民心,對居民遇到的“急難愁盼”做到件件有落實,以“辛苦指數”換“滿意指數”,使和諧“滿區”、幸福“滿格”。
“微力量”彰顯“大擔當”
網格員的工作很不起眼,但職責很大,一頭連著黨委、政府,一頭連著群眾。臨猗縣中城社區的網格員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辦群眾所盼,他們用擔當和付出,用忠誠和盡責,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網格員的初心和使命,盡心盡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以網格微力量,彰顯服務大擔當。 記者 李爽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