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6-28
市中級人民法院機關黨委書記 杜峰彥
市中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黨建為引擎,在“融”與“活”字上下功夫做文章,持續推進黨建與業務互融共促,以黨建“新活力”淬煉法院“硬功夫”。
一、識準根與魂,把正方向盤。突出政治理論學習。加強政治教育和黨性教育。制定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制度,從8個方面進行嚴格要求,確保中心組學習規范化。協調開展領導干部讀書班學習研討,組織干警政治輪訓、黨務干部集中輪訓,強化政治引領。組織干警開展紅色教育,讓革命老區成為“黨史教室”,讓英烈模范成為“黨史教師”,推動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提升審判業務素質。舉辦行政干部能力提升培訓班,與蘇州中院、蘇州大學建立人才培養合作機制。邀請省、市專家教授進行多維度、深層次集中輔導。各黨支部書記定期講授黨課,結合典型案件開展業務研討,充分發揮“頭雁引領”作用。在微信公眾號開設“為群眾辦實事”“與法同行”欄目,發布以真實案例為素材拍攝的普法視頻,將晦澀難懂的法條轉化為百姓通俗易懂的語言,促進法入人心,“典”亮生活。
二、搭建梁和柱,織密法治網。支部建在庭上,先鋒亮在崗上。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根據審判執行具體業務劃分黨支部,創建“一支一品”特色品牌。健全完善積分管理制度,設立黨員示范崗39個、黨員責任區7處、黨員突擊隊2個,嚴格黨員教育管理監督。推行黨群“1+1”,發揮青年理論學習小組長作用,每月開展“紅色觀影”活動,引導干警筑牢信仰之基。服務營商環境,大興調研之風。聚焦企業“急難愁盼”,完善涉企案件“立審執”綠色通道,堅持破立并舉,助力危困企業“司法康復”,促進“僵尸企業”快速退出。以“四下基層”為抓手,建立健全民生實事和問題整改清單,推進主題教育成果轉化。提高生態“顏值”,共護黃河安瀾。市中院與省內外兄弟法院共謀環資審判司法協作,設立專門法庭或巡回法庭5個、司法保護基地9處,公開發布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典型案例。一份份協作框架協議、一項項司法制度機制,暢通了友鄰法院的左右聯系,打通了府院聯動的內外路徑,優化了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圈。創新便民途徑,強化訴源治理。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優化“一站式”高效訴訟服務機制,在全市推廣設立“法官聯絡站”,推動46個人民法庭實質化運行,扎實落實宣講基層治理、矛盾糾紛化解、線上調解矛盾等舉措辦法。聚焦民生福祉,化解信訪積案。堅持法治思維、問題導向,認真接待辦理每一件來信來訪,抓協調、勤督辦,將信訪工作轉化為密切黨群關系、增進民生福祉的助推器。支部包聯社區,參與基層治理。深入社區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等活動,建立法官聯絡站,為包聯社區25個家屬院和30條巷道制作懸掛宣傳版面。各支部分別對接包聯社區12個網格片區,針對性開展糾紛調解、普法宣傳、敬老助老活動,推動創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區。
三、緊抓綱和線,筑牢防火墻。抓管理。完善黨組議事決策制度,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要求,全面履行從嚴治黨政治責任,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持續推動清廉機關建設,著力加強法院隊伍建設。強制度。扎實開展司法作風整頓,嚴格落實“三個規定”,修訂完善制度機制,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建立干警廉政檔案,綜合運用座談訪談、案件評查等方式,掌握干警思想動態。樹形象。開展情緒管理與壓力疏導講座,組織干警參加紅色登山、戶外健步走等活動,確保全院干警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投身于審判執行各項工作中。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