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4-05-08
□李婷
“媽。”當我千里迢迢從廣東東莞驅車趕回老家,看到熟悉的老宅時,第一句話就是叫聲“媽”。
回娘家過春節,是我的一個情結。自打公婆過世后,每年我都會回到生我養我的那個小鄉村,陪父母過大年。當然,今年也不例外。
晚飯后,父親準時坐在他的專座上,看他心儀的電視劇。母親卻不知道在忙些什么,一會進房間,一會去廚房,一會又到雜物房,雖然步履蹣跚,卻一直忙碌不停地行走著。眼看著將近十點了,平常規律生活的母親卻還沒開始泡腳,我有些納悶,她老人家到底怎么了?于是我對母親說:“媽,你走來走去在忙什么呀?都快十點了,該泡腳啦。”母親猶豫了一下,溫情地說:“嗯,我想把屋子收拾一下,把床鋪好,這樣你二姐明天回來就能直接住了。”我愣了一下,趕緊說:“媽,那些事您說一聲,我來做就是,您別忙了,趕緊燒水泡腳吧。”母親略遲疑地說:“今天不太冷,就不泡了吧。”說著,她打開衣柜又不知道找起什么來。
(一)
今年八十一歲高齡的母親有著長達30年的糖尿病及糖尿病并發癥,特別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對母親的身體健康影響最大,天氣一冷,她的手腳就疼痛不止。為此,在醫生的建議下,母親養成了一年四季晚飯后用溫鹽水或藥水泡腳的習慣。這法子還真管用,對于她的病情起到了大大的緩解作用。
我見母親如此忙碌,便制止她:“媽,您不要忙了,我來做這些事,您就到客廳歇著吧。我去燒水給您泡腳,女兒在家,您就不要勞累了。”說著我把母親攙扶出房間,安頓她在客廳坐好,然后去廚房點著了火爐。
水燒熱后,按照母親泡腳的方法,我把泡腳水調好,放進藥包,試好水溫。然后把盆端到母親的跟前,滿心歡喜地對母親說:“媽,泡腳水弄好了,您泡腳吧。”
“嗯,好。”伴隨著母親柔聲細語的應答聲,我在母親面前緩緩蹲下,伸手幫母親把褲腳挽起,把襪子脫下,然后把她的雙腳慢慢放進盆里。
“媽,水溫合適嗎?讓我幫您搓搓腳吧。”我問。“算了吧。”母親似乎有點不好意思。
“您老人家和女兒還見外嗎?”我不由分說地伸手拿過旁邊的矮板凳,一屁股就坐在了泡腳盆邊。
衣袖一擼,我把手伸向母親泡在水中的雙腳。洗著洗著,我的眼睛不由得濕潤了。眼前粗糙的雙腳,把我帶回了四十年前的歲月。
(二)
那時候的冬天比較寒冷,鄉下的大人小孩都很少洗澡,主要做的個人衛生,就是上床前的洗腳。記得孩童時代,到了冬天用熱水泡腳是我的一大樂趣與享受。小時候的我身體比較羸弱,特別是一到冬天,手腳冷得像冰棍一般。如果晚上不用熱水泡腳的話,我幾乎整個夜晚都睡不著覺,蜷縮著身體不住地抖動。為此每到冬季,母親就會在臨睡之前燒好熱水幫我泡腳。清晰如昨日的記憶中,每次母親用木盆把熱水端到客廳里時,我和弟弟都爭先恐后地搶著坐在泡腳盆前,把腳伸進盆里彈水花,快活極了。母親總是在我們玩耍一番后,不失時機地給我們搓洗小腳丫。我和弟弟泡好腳,母親用毛巾給我們把腳抹干。待我和弟弟爬上床后,母親才用我們用過的水泡洗自己的腳。
當時不明白,為什么母親總是用我們洗過的水洗腳呢?有一次,我終于忍不住就此事問母親,母親撫摸著我的頭說:“媽不喜歡用太熱的水洗腳,你和弟弟洗過的水,水溫正好合適。”當時年幼無知的我,竟然相信了母親的美麗謊言。時至今日我才明白:母親這樣做的目的,除了疼愛兒女外,也是為了節約水和柴火啊!現在回想起來,心里挺內疚的。那時的自己怎么這么不懂事啊,為什么就不懂得“長者先,幼者后”這做人的道理,先讓母親洗腳呢?反而還經常為了誰先洗腳,跟弟弟爭個不休,真不像話。
(三)
我一邊回想往事,一邊為母親輕輕地搓著腳,似乎要把自己的無知彌補過來一般。洗著,搓著,我那抑制不住的情感,化作滾燙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似的落進泡腳盆里。母親疑惑地問:“婷兒,你怎么啦?”
為了不讓母親擔憂,我使勁地擠出一絲笑容對母親說:“媽,沒什么,可能是這泡腳的水有點嗆眼。”說著用衣袖使勁地抹了一把眼睛。
“哦,那我自己來吧。”母親心疼地說,也許母親真的以為我是被藥水嗆眼了。
意識到自己語出有誤,我連忙跟母親說:“沒事沒事,媽,讓我繼續洗吧,能給您老人家洗腳是女兒的福氣。”
母親看我沒啥大礙,就沒有再說什么。她繼而又微笑著抬頭關注起電視劇來,膝下的我繼續幫母親搓揉。然而,當我撫摸著母親的腳時,心里卻是滿滿的酸楚。要知道,四十年前,每逢母親洗腳時,我看到的那雙腳都是白嫩光滑而又飽滿的,沒有一絲半縷的皺紋。而眼前這雙腳呢?呈現在我面前的是一雙布滿裂口和褶皺,干癟的、瘦到皮包骨頭的腳,特別是那些腳指頭,就好似一個個荸薺似的,變了形。
看著母親的雙腳,眼淚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涌上來,趁母親不注意,我把頭低垂下,不想讓母親察覺出有什么異常。
(四)
歲月真是無情啊!四十年的光陰,把母親從一個渾身充滿活力的婦女變成了白發蒼蒼、額頭嵌著深深皺紋的老婦人,她不再年輕,但對我們的愛從未變少過。
母親一生養育了五個兒女,在我的記憶里,母親臉上經常掛著笑容,而且說話總是柔聲細語。慈愛的母親從來沒有打罵過兒女,連大聲呵斥都未曾有過。相對于父親來說,我們五兄妹更樂意親近母親。
小時候的我體弱多病,母親對我呵護有加。記得上初中時,跟我年齡相仿的女孩子都要幫家里挑水、洗衣、做飯,母親不僅不讓我做這些苦力活,就連吃飯的碗都是她端到我的面前。對于母親來說,除了不能代替我讀書外,只要能為我做的事,她都一并包攬了。
直到前些年我才得知,母親之所以這么溺愛我,主要是因為那時我經常鬧病。記得小學四年級的一個夜晚,我突發高燒,一下燒到了41.5度,整個人昏迷不醒。當我醒來后才發現,不但自己躺在病床上,連母親也躺在旁邊的病床打吊針。我睜開眼睛微弱地喊了聲“媽”,母親仿佛觸電似的迅速爬了起來,驚喜地趴在床邊,撫摸著我的頭,熱淚盈眶地說:“孩子,你終于醒來了。”不諳世事的我,雖然看到母親雙眼紅腫,頭發凌亂,卻只是淡淡地回應母親一聲“唔”。事后才知道,父母把高燒昏迷的我送到醫院時,醫生宣布我沒救了,母親“撲通”一下跪在醫生腳邊,苦苦哀求他再救救我,直到后來哭昏過去。每每追憶起這段往事,我對母親總有一種難以言表的感激之情。
“洗好了嗎?”母親的問話打斷了我的思緒,一下子把我拉回了現實。“洗好了。”說著,我拿過毛巾幫母親抹干腳,瞅著母親那變異的雙腳,再看看她滿頭白發,我心疼無比。默默地在心里說:“媽,您把我撫養長大,就讓我陪您慢慢變老吧,今后女兒常回來陪陪您,咱娘倆多聊聊天。”
無言的承諾,讓我心中的一塊鉛墜緩緩落下。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