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4-03-29
□上官云
古人很懂美食,比如“粔籹”,據說那就是古代的甜甜圈。“燒烤”這類東西古代也有。
當然,聰明的古人有自己保持口氣清新的方法,比如,香料雞舌香,那就是古人的“口香糖”。
一頓飯吃完了,如何保持口腔清潔是個重要問題。
古代也有類似口香糖的東西。有個故事是這么說的:相傳東漢桓帝年間,有位年紀挺大的侍中,叫刁存。由于口臭比較嚴重,他每次奏事,皇帝都很郁悶。
終于,忍無可忍的皇帝賜給他一樣東西,叫他吃掉。結果刁老先生誤會了,想起自己以往的過錯,越琢磨越害怕,覺得這是皇帝賞賜的毒藥,匆匆趕回去跟家里人訣別。朋友覺得不對勁,便攔住了刁存,最終發現是個烏龍,皇帝賞賜的是上好的香料雞舌香。
有意思的是,由此誕生了一個典故“含香”。南朝詩人庾信在《哀江南賦》中說:“始含香于建禮,仍矯翼于崇賢。”后代以含香指尚書郎、侍中等皇帝的近臣。
不過,古代條件簡陋,舍得用雞舌香當口香糖的,那大概率不是一般平民。
后來,人們又找到了保持口氣清新的好方法,就是用茶水漱口。在《紅樓夢》中,林黛玉來到賈府,上來先是用茶漱口,之后捧上來的茶,才是喝的。
據說宋朝還有一種“含香丸”,用雞舌香、藿香、丁香、麝香十五味藥研成細末,加蜜煉制成甜甜的丸藥,聽上去似乎比較好吃。
那刷牙怎么辦呢?古人有個辦法:用鹽。還是在《紅樓夢》里,有這么一段描述,“寶玉也不理,忙忙的要過青鹽擦了牙……”就很能說明問題。
宋代出現了牙刷,看描述還挺精致,宋人周守中說:“蓋刷牙子皆是馬尾為之?!彼未€有店鋪叫“牙粉行”。大文豪蘇東坡熱愛美食,對口腔衛生也很重視。據說他曾自己動手做過牙粉,刷牙時舀一勺做好的牙粉,放進嘴里,喝一口水漱口,然后吐出來,再刷牙。
(《湛江晚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