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4-03-28
吳曉波
春秋有五霸,兩百多年出現了五個霸王。第一個霸王是齊國的齊桓公,輔佐齊桓公實施霸業的叫管仲,齊桓公和管仲搞的改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改革。商人出身的管仲,怎么來管理這個國家?管仲講兩句話,第一句是“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第二句是“民惡憂勞,我佚樂之;民惡貧賤,我富貴之;民惡危墜,我存安之;民惡滅絕,我生育之。”所以說,第一代改革的思想家就有企業家精神。
具體來說,管仲又有五個辦法,第一個辦法叫“四民分業,士農工商”,這八個字造成了兩個后果,第一個后果是造成中國變成全球所有國家里面專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第二個后果是“士農工商”就把人分階層了,商就變成了末流。
管仲干的第二件事叫“放活微觀,管制宏觀”,管仲那個時候已經很有經濟思想了。他讓齊國變成一個自由貿易區,讓交易成本變得非常低,所以管仲當年搞的叫單一稅制,商品進入齊國只收一次稅。但是他又管制宏觀,他非常明確地說農業要征稅。同時國家囤糧,避免饑荒時期有人惡意囤糧造成物價波動。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建立國儲糧制度的人。
管仲的第三個有意思的思想是“鼓勵消費,擴大內需”,他認為,只有富有的人拼命花錢,那些窮人才有工作,才有人給他發工資。如果哪天發生大饑荒,君主除了開倉賑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宮殿,修宮殿以后會用很多工,讓很多人可以吃上飯。
管仲第四個思想是“以商止戰”,商人出身的管仲比較保守,不喜歡打仗。所以他要讓齊國強大,就要通過商業競爭來防止戰爭。第五個管仲治國的辦法,到今天也是影響深遠,就是“鹽鐵專營”。為了實施鹽鐵專營,管仲對鹽鐵實行“資產國有、民間生產、統購統銷”。
如果從歷代經濟得失來看的話,管仲留給我們三個很重要的結論:第一個結論是管仲通過財稅改革,第一次形成了系統性管理國家經濟的思路;第二個是他所形成的鹽鐵專營的思想影響到今天;第三個是管仲所形成的齊國經濟制度,是中國古典市場經濟體制。
很長時間里,西方以及國內經濟學界基本上一直認為,中國搞的市場經濟是古典市場經濟體制,這就是管仲那時候慢慢形成的。 (《三湘都市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