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3-22
記者 魏 濛
生活中,只要打開水龍頭,潔凈的自來水便嘩嘩而來。可能很多人認為,沒關緊水龍頭,漏幾滴水微不足道。但是日積月累,數量就很龐大。據測定,以“滴水”的方式在1個小時里可以集到3.6公斤水,1個月里可集到2.6噸水。
水是生命之源。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中國水周”。我國作為全球人均水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節約用水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節約用水關乎你我、關乎點滴,如果我們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都能做到節約用水,滴水也能匯聚成江河。
節水觀念深入人心
“地球上雖然三分陸地七分水,但海洋咸水占97.2%,淡水僅占2.8%……”發放宣傳單、擺放宣傳展板、給市民講述節水小妙招……每年3月22日“世界水日”,市城市管理局節約用水中心都會在廣場、街道、社區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向大家講解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必要性,引導廣大市民進一步增強愛水節水、呵護河湖生態環境意識。
“通過政府的多種宣傳,了解到運城水資源并不豐沛,節約用水是非常重要而且還很有必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節水要從點滴做起。”經營衛浴潔具店的劉本學道出了市民的心聲。
水,事關國計民生,涉及千家萬戶。一直以來,運城市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主題活動,深入開展節水活動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鄉村的“五進”系列宣傳。同時,市城市管理局節約用水中心多措并舉,發放多種節水宣傳冊、開展現場講解互動活動、組織居民進行座談分享生活中的節水小妙招,“線上+線下”齊發力、“傳統+新興”深融合,廣泛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節水宣傳活動,提升全民節水意識,普及節水知識,推廣節水技術,形成良好的節水氛圍,引導全社會各領域節約用水。
在城區從事衛浴、家電銷售的張選珍向記者介紹:“現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購買節水型家電和器具。我們銷售的節水器具上都貼有水效標識,和電器的‘能效等級’標識類似,產品的水效等級、用水量等性能指標一目了然。”
為喚起公眾的水意識,建立一種更為全面的水資源可持續利用體制和相應運行機制,近年來,運城市緊抓行業用水“關鍵”,突出重點領域節水,實施城鄉老舊供水管網改造、分區計量、壓力調控和智能化建設,持續降低供水管網漏損率。積極開展節水型單位、節水型居民小區創建,全面推廣使用節水器具,引導居民形成節水型生活方式。
同時,我市還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落實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城市給排水配套基礎設施、城市園林綠化節水灌溉等規劃建設項目,以及機關單位、企業和居民小區節水器具改造等具體工作,嚴格用水定額管理,推動餐飲、娛樂、賓館等服務性行業實施節水型器具和設備改造,提升高耗水服務業用水效率。去年,依據《國家節水型城市申報與評選管理辦法》要求,市城市管理局節約用水中心組織開展了在市區公共領域推廣龍頭水嘴節水器安裝工作,包括部分機關事業單位、街道公園廣場等場所,對原來不符合節水標準的龍頭水嘴全部進行淘汰,并更換為節水的水嘴,目前在中心城區吾悅廣場、國科新天地等場所安裝節水水嘴共計230余套,讓節水工作有了具體的落腳點和抓手。
“算經濟賬,節約用水能省不少水費支出,這可是實打實的好處。”
“咱們運城本身就缺水,大家共同努力,建設節水型社會,能夠保證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這對于保護環境至關重要。”
“今天省水用,明天就能用上更加清潔、安全的水資源。”
從“要我節水”到“我要節水”,如今的運城,節約用水已成為市民實實在在的自覺行動,節水行動給居民生活帶來的深刻變化正在一一顯現。
節約用水我在行動
節水優先,我在行動。
“生活用水,能省盡量省,每一滴水都要想清楚用途,讓水珠兒迸發‘大能量’。”家住尚東城小區的畢阿姨向記者分享了她們一家的“節水之道”。
在她家廚房里可以看到,洗米的水被盛在一個大盆里,畢阿姨說:“這洗米水可是個寶啊,它可以當洗潔精用呢。”說著,畢阿姨舀了一瓢洗米水洗起了碗筷,還真是的,這碗筷洗得跟用了洗潔精似的一樣干凈。“洗完后,再用清水沖一下,吃著還放心呢。”畢阿姨得意地說,不僅是洗米水有這個作用,煮面的湯以及過夜的茶水也有去油污的功效,都可以再次利用。
“拖地、沖馬桶、洗衣服的水及洗菜水也不要急著倒,舀出來還能澆花。‘一水多用’、循環利用,水就是這樣精打細算省下來了。”畢阿姨說,“不單我家這樣,現在小區里越來越多的居民也格外注重節約用水,還互相交流‘節水經’。”
“據社區人員宣傳,將洗衣、洗澡、洗漱等生活廢水收集起來,用做沖廁、拖地等,一個三口之家每月可節水1噸左右。”家住天泰金水灣小區的陳國萍說,洗衣服的水,因為有豐富的泡沫,她會用它清潔房間內的地面或是再用來沖馬桶。另外,比較干凈的洗菜水,其也會用作第一遍的洗碗水,將碗清潔得差不多了,再用干凈的自來水沖洗就可以了。
家住鳳凰小區的邵桂萍說,她的竅門是洗臉、洗手、洗鍋碗時把水龍頭開小點,水龍頭開大了水反而會濺得到處都是,將水龍頭開得小一點,夠用就可以了。
節約用水,除了要改變不良用水習慣,提倡“一水多用”外,家庭采用節水器具也很重要。在中心城區多家衛浴銷售門店,記者看到,節水器具種類繁多,節水型水龍頭、節水型馬桶、節水型便器沖洗閥和節水型洗衣機等。購買者在選購時,產品是否節水成為必考慮的功能。
走進城區禹都家居建材市場,一家家衛浴潔具店都能看到貼著節水標識的沖水馬桶,店家也會優先推薦顧客選購節水型產品。“水對于我們來說,每一滴都非常珍貴,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節約用水關乎你我他,我們要讓節水不僅是一場形式上的活動,更是一種深入人心的理念。”正在選購洗衣機的馮麗說道。
節水還可這樣做
水,是萬物之源。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水,對節約用水的關注與實踐不應只在“世界水日”這一天,而須貫穿于每天的日常。
那么,生活中我們還可以從哪些方面踐行節約用水呢?市城市管理局節約用水中心相關負責人薛運紅推薦了一些節水妙招,大家不妨試一試,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成為節水達人。
洗漱節水。使用可調節出水量的節水龍頭;刷牙時用口杯接水;洗手、洗臉時注意間斷用水,每次使用完后擰緊水龍頭。據測算,如果開著水龍頭,不間斷放水約30秒,用水量6升;如果用水杯接水,3水杯僅用水0.6升,3口之家每天刷牙共計6次每月可節水486升。
衛浴節水。洗澡時,多用噴頭淋浴,少用或不用盆浴;縮短淋浴時間,打肥皂或用沐浴露搓洗時暫時關水;將預熱所放出的涼水留存起來,可留作沖廁所等用途;盡量選用節水型坐便器,馬桶漏水要及時修;在馬桶水箱里放置裝滿水的塑料瓶,可減少沖水量。據測算,淋浴比盆浴每次可節水4/5;采用二檔式3升節水型馬桶,每次至少可以節水4升—6升;如果全國的城市家庭都把坐便器或淋浴器換成節水產品,每月就可望節水4.9億噸。
廚房節水。清洗炊具、餐具時,先用紙巾擦去油污再沖洗;洗菜、洗碗筷時,最好用盆接水洗,別一直開著龍頭;解凍食物勿用水沖,提前放入冷藏室效果更佳;煮少量雞蛋時,可用煮蛋器代替大鍋水。據測定,水龍頭一直流水5分鐘約用水60升;而用盆接水洗3至4次,洗凈只需水約9升至12升。
洗衣節水。少量小件輕薄的衣物,用盆接水手洗更省水;大件厚重衣物集中起來用洗衣機清洗,以減少洗衣次數;洗衣前先浸泡,洗滌劑適量添加,以減少漂洗次數;漂洗后較干凈的水,可留作下次洗滌或拖地用。據測算,用盆接適量水手洗衣物,比一直開著水龍頭沖洗每次可節約用水200多升;用洗衣機洗衣服建議滿桶再洗,若分兩次洗,則多耗水120多升。
政府有號召,企業、單位有行動,群眾參與廣,如今在河東廣袤的土地上,節水已經不僅僅是一項正在被推動的工作,而是廣大群眾對綠色城市的向往和期待,是一種低碳節能的生活態度。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