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4-03-20
■稷山縣精神病醫院副主任醫師 李永慶
“醫生,我平時睡眠不好,能不能給開點藥?”又一名患者來到我的診室。經過詢問,該患者自訴睡眠不好已經兩三年了,平時服用些中藥或有安神作用的保健品來幫助入睡。近期聽別人介紹來我院用點鎮靜藥能睡好,所以來買鎮靜藥。經仔細檢查,患者的腦電圖結果正常,沒用過鎮靜藥物,雖然已兩三年睡眠不好,但不影響其日常生活,向患者解釋這種表現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須改善睡眠衛生習慣,養成規律作息的生活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人,認為自己睡眠不好而要求醫生給開鎮靜藥幫助睡眠。殊不知,久而久之,因為服用鎮靜催眠藥物,會導致產生藥物依賴。藥物依賴的后果一是加大藥量;二是出現藥物副作用,對身體造成傷害。這些人當中,有部分人并不是真的睡眠不好,而是睡眠衛生習慣不好。如前面所舉的例子,如果失眠真的很嚴重,患者應該早早來醫院咨詢治療,而不是拖延了兩三年才來醫院。
還有的人感到兩三天沒睡好,就認為自己得了失眠癥而來醫院治療。實際上這只是暫時的睡眠不好,并不等于就是失眠癥,診斷失眠癥有一定的標準,即“盡管有適當的睡眠機會和睡眠環境,仍然對睡眠時間和(或)睡眠質量不滿意,并且影響日間社會功能的一種主觀體驗,每周至少發生3次,持續在3個月以下的稱為短期失眠,持續在3個月以上的稱為慢性失眠”。一般需要利用多導睡眠儀來監測和評估。不是偶爾發生幾次睡眠不好,就是失眠癥。當然,還有一些精神類疾病本身也會出現失眠癥狀,如抑郁癥、焦慮癥、精神分裂癥、雙相障礙等。也有極個別人由于體質原因,對睡眠時間的需求沒有常人多,晚上即使睡了四五個小時,次日也會精力充沛,沒有萎靡不振的表現,這也不是失眠癥,也是不需要用藥物來治療的。如果其失眠問題影響到次日的工作、生活和學習,又持續時間較長,這時才需要用藥物來治療。
在臨床工作中,還有一些人,即使我們看到他們已經睡著了,但是他們醒來后仍感到自己沒有睡好,這是一種主觀上的失眠,或者叫“睡眠感覺缺失”,這也需要用多導睡眠儀來監測,需要進行認知心理治療。
臨床上,真正睡眠不好需要用藥來治療的人只有一小部分,大多數人是對失眠的認識不足,把失眠問題看得太嚴重,產生內心焦慮,造成的“失眠”。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