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3-19
記者 牛嘉榮 文圖
3月15日早8時,第四次全國文物鹽湖區試點普查隊陸續出發。
11支普查隊以鹽湖為中心,深入調查環湖8個鄉鎮(街道)的201處不可移動文物,其中有“武廟之冠”解州關帝祖廟,也有未經發掘的周代遺址。普查隊隊員們身穿紅馬甲,點亮了鹽湖區不可移動文物的地理坐標。

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鹽湖區普查隊工作現場。
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試點工作(以下簡稱“四普”)全面啟動,全國范圍內共有13個縣(區)和2個軍隊營區被確定為國家級普查試點,鹽湖區是全省唯一的國家級普查試點,也是全類型省級普查試點。
“普查工作開展前一定要研究好、比對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成果資料,遇到地理位置不清楚的地方,要學會根據已有資料劃定范圍……”市文保中心文物資源科技部主任王立忠給隊員強調著要點,“因為等待無人機就位,今天出發就稍遲了點?!?/p>
當天小隊第一站來到彎子文昌閣,確定名稱、調查時間、地理坐標、類別、年代,測量、繪圖、定點、觀察周邊環境、上報存在問題……“‘四普’工作的有序推進,需要每一位普查員的專業和細致,同時還要在工作中擁有應對變化的能力,更要有采用最新技術查清匯總文物基礎信息的能力。”王立忠說。
有一處東周時期的遺址難倒了普查隊員:“王老師,遺址的邊界范圍如何確定?如何確定遺址沒有被破壞呢?”
“四普”的調查不僅僅是對數據信息的進一步精確,更是雙腳尋覓文物的歷程。“首先,要依據‘三普’資料確定范圍,了解基本信息,相信數據。在面對不準確的地理位置時,根據周邊環境劃定范圍。要想證明這里是遺址,就要走進這片土地,看能不能找到遺存的該時期的陶片?!币贿呎f,王立忠帶領隊員朝深處走去,這時已經沒有道路的痕跡,周圍都是枯樹枝。
普查隊一邊“開路”,一邊將目光緊鎖散落在地面上的石片?!斑@塊就是現代磚石,沒有特征。”王立忠講解完將石片扔掉,又撿起一塊,“大家看上面的紋飾,屬于該時期陶器的典型特征,找到陶片了!”找到陶片不算結束,普查隊立刻就要用現有設備拍照留影,記錄發現陶片的地點。
中午12時,普查隊陸續回到金鑫大酒店,吃飯的間隙,大家還坐在一起討論文物普查行程的新收獲。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