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一通記述明代里長善行的墓志碑刻

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09-06

□田錄

《三晉石刻大全·永濟卷》刊登了一篇《明州庠生靜所郭公墓志銘》,是關于明朝明教坊里長郭居艮的事情。仔細品賞,思索再三,其中閃耀著孝順父母、血濃于水、關愛親友、急公好義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

該墓志銘于明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立石,原出土于永濟市韓陽鎮韓陽村,現藏永濟市蒲津渡遺址博物館。墓志長方形,高36厘米、寬78厘米、厚10厘米,文33行,行20字,字徑1.5厘米,楷書,盛以弘撰文,高起鵬書丹。

從墓志銘得知,郭居艮(1566年~1613年),字晉之,號靜所,明朝蒲州(今永濟市)明教坊里長,曾為州學生。他一生孝敬孀母,友于兄弟,急公好義,受到鄉野民眾好評。

仔細品讀墓志銘,對我們的啟示有三:

侍奉父母、孝順岳母的典范

這里,我們暫且不論郭居艮的職務高低,只說他的一生,可以用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來形容。“郭之先世都中州,始祖諱敬先者徙居于蒲……雖未獲鳳誥翟冠,徼一命以祿養,悅親順親,實以善養矣。母歿,啟父麗合葬,哀毀如禮。”其大意是說:他的先祖郭敬先最初從河南遷來蒲州世居,之后父親郭西濱與母親田氏結婚后生下郭居艮。他從小天資聰穎,勤奮學習儒家的“仁義禮智信”經典著作,成績優異。然而,父親不幸英年早逝,家境貧寒,迫使他學業中斷,只取得秀才學位,難以大展宏圖抱負,言行舉止都恭謹慎微。他對母親非常孝順,有命必遵,家庭充滿歡樂氣氛。郭居艮雖未獲得一官半職,但卻謀得了教坊里長一職為生,平日里取悅母親、侍奉慈母,常常按照母親的心愿來處事,母親感到很高興。母親去世后,他將母親與父親合葬,其間他悲傷異常,不吃不喝。

郭居艮對父母親再怎么孝順也是應該的,那是出于兒女“烏鴉反哺、羊羔跪乳”之情,再怎么做都不為過。但難能可貴的是,他對前妻的母親也十分孝順。墓志銘中記載,他的原配妻子張氏,結婚才半年就去世了,之后郭居艮娶了第二任妻子王氏。但他對第一任妻子張氏的母親依然恭敬孝順,經常上門看望探視,關愛老人,從不因為妻子去世就斷了這門親事、不孝順岳母了。

勇挑重擔、和睦家庭的楷模

《墓志銘》載:“撫兩弟多友于之愛,皆育之成立,次第授之室,且為經畫……公母有妹,少白楊公配也。公孝敬如其母,嘗語人曰:‘吾母棄世,見吾姨如見吾母。’終其身不怠焉。”其大意是說,父親去世后,郭居艮勇挑家庭重擔,不怕吃苦,樂于付出,協助母親把兩個弟弟拉扯成人,想辦法幫他們結婚娶妻,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一個弟媳去世,他待兩個侄子視如己出。叔叔生病,他親自熬藥端藥;叔叔去世后,他仔細為叔叔的遺體清洗、更衣,花錢不小氣,也不說閑話,對待叔叔的兒子一如平常。郭居艮對自己的姨母,就像母親那樣恭敬孝順。他常對人說“我媽已經去世了,見我姨如見我媽”,直到去世都是如此,從中可以看出郭居艮宅心仁厚、孝老敬親、樂善好施、待人寬容的高尚品德。

品德高尚、家國情懷的榜樣

《墓志銘》載:“與人交,友有急,為之排難解紛,委屈詳盡,合簪□□之誼,誠無愧矣……以公之碩德,即耄耋猶未艾也。而公竟先朝露捐館舍矣,悲哉!”其大意是說,郭居艮處世公正,急公好義,古道熱腸,排難解憂,熱心為居民辦事,大家滿口都是贊揚之詞,對他來說確實如此。尤其是作為教坊里長,郭居艮盡職盡責、兢兢業業,從不吃拿卡要、從不刁難居民。他的敬業精神受到坊里居民一致稱贊,以至于他去世時,凡是聽到噩耗者都痛哭失聲。他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等高風亮節的大德,即便是一些年紀大的人也往往難以做到,只可惜他的生命比朝露消失得還快,太悲痛了!

明朝的里長,相當于現在的村委主任一職。清光緒《永濟縣志·都圖》載:“崇教坊,轄敬信、所巷、雙廟、東館四街巷;敬信坊,轄寧武、保障、通治、竹溪四街巷;宣化坊,轄崇禮、首化、侍御三街巷等。”

認真品讀這篇距今410多年、610多字,通篇反映郭居艮其人其事的墓志銘,無不令人掩卷沉思,思接千載。

有了郭居艮,從小的方面來說,這是他父母的幸運,是他家庭的幸運,是他親友的幸運;從大的方面來說,這是教坊里的幸運,是蒲州城的幸運,是中華民族的幸運。這篇墓志銘通篇閃耀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天人之倫、骨肉血脈,體現了濃烈的家國情懷、救孤助殘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中華民族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偉大精神,于此可以追蹤溯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密碼,于此可以解讀。

附:

《明州庠生靜所郭公墓志銘》

公諱居艮,字晉之,靜所其別號也。與桂陽王公相友善,余因交桂陽公而習知郭公。郭之先世都中州,始祖諱敬先者徙居于蒲。傳數世至西濱公,是謂公父,配孺人田氏而生公。聰慧穎異,勃勃負英氣。年弱冠,奮翼黌校,為博士弟子員。唯是父早見背,奉孀母稱未亡人,拮據家政,不獲肆力縑緗,大展所抱,談者慊焉。事母孝,有命必遵,庭闈之間愉愉如也。雖未獲鳳誥翟冠,徼一命以祿養,悅親順親,實以善養矣。母歿,啟父麗合葬,哀毀如禮。旋因埏埴家鄰墓道,改葬韓陽里,磚其壙,易其槨,而始盡其心園。撫兩弟多友于之愛,皆育之成立,次第授之室,且為經畫。其□生之□□,弟亡偶,遺二子襁褓中,撫育若己出。事叔克盡□□,慮其乏資身之策,一切需用,殷勤周至。叔疾病,舁之家,供湯藥,視含斂,備喪葬,毫無吝惜,無間言。叔生平性多乖忤,葬叔后,待叔子益為倍常,其度量如此。公母有妹,少白楊公配也。公孝敬如其母,嘗語人曰:“吾母棄世,見吾姨如見吾母。”終其身不怠焉。與人交,友有急,為之排難解紛,委屈詳盡,合簪□□之誼,誠無愧矣。公系明教里長,戶籍九甲凡有事所力可為者,靡不扶持而安全之,以故里眾德公深,歿之日聞者哭失聲。夫以公之孝友,以公之碩德,即耄耋猶未艾也。而公竟先朝露捐館舍矣,悲哉!蓋萬歷四十一年五月初五日也,距生嘉靖丙寅六月初八日,享壽四十有八。初配張氏,適公甫半載遂即世。公□事外母,不因死生少間。繼王氏。子二:長實,娶趙氏;次完,尚幼。其子將以十月初十日葬公于韓陽新塋之次,持狀泣請余銘,余哀郭公為儒而未竟儒之志也。銘曰:

于赫郭公,芹泮聲揚。宏才未展,獨有遺芳。愧焉真宅,條山之陽。牛眠馬鬣,哲人斯藏。賜進士第左春坊左諭德兼翰林院編修潼關盛以弘撰友人州學生高起鵬書。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