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4-03-15
□牛潤科
頭天晚上就和老伴兒約好,次日一早到山坡上采茵陳。沒想到第二天一早準備出發時,兒子和女兒突然嘰嘰喳喳地趕回家,也要參加我們的采春活動。于是,兒子扶著我,女兒攙著她媽,我們一家人幸福滿滿地向春天出發。
一夜春雨,柳樹吐綠,小草滴翠,泥土飄香,我們一家人已經在春風中陶醉。路上聊起兒子和女兒小時候的趣事,一家人更是樂不可支。沒走多久,我和老伴兒就看見不遠處的向陽坡上有一撮又一撮水靈靈的草兒正朝著我們笑呢!
“這就是咱們今天要采的茵陳。”我高興地叫了起來。老伴笑吟吟地附和:“是啊!”兒子和女兒這時已經圍攏過來,直夸我們“眼尖”。
“茵陳,也叫白蒿,是一種多年生長的植物。”我搶著說。
“幼小時長得像白毛一般,有藥用價值,能清熱敗火,主治黃疸。”老伴兒生怕失去表現機會。
接著我們老兩口異口同聲地總結:“在清明節前,它叫茵陳,有藥用價值;可是一過清明節,它就變成沒有藥用價值的白蒿了。”頗為專業的解釋獲得了兒女的一致點贊,我倆不禁有些飄飄然。
快到中午,我們已經采了滿滿兩塑料袋茵陳。在一棵花兒盛開的山桃樹下,我們一家四口席地而坐,邊欣賞山間春景,邊擇著采來的茵陳。兒女長大后,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這樣的場景已經很少出現在我們家庭中了。我和老伴兒欣慰地看著兒女的笑臉,也不由自主地樂開了花。
回家路上,兒子笑嘻嘻地問:“爸,你的腿像是不痛啦?”我一驚,說:“就是,咋我的腿就不痛了呢?”女兒也笑嘻嘻地問:“媽,你的耳朵像是不背啦?”她媽一驚,說:“就是,咋我一下子就啥也能聽到了呢?”全家人又是好一陣笑。
回家后,我們老兩口一起動手,做了頓清熱敗火的雞蛋炒茵陳撥爛子吃,香得兒子和女兒一個勁地夸贊:“又嘗到了兒時爸媽給我們做的純天然美味了。”“爸媽,剩下的,我們要打包帶回去慢慢品嘗。”“二老的愛,我們兄妹享受不夠呀!”你一言我一語,兒女幾句話說得我和老伴兒兩眼都溢滿淚花……
臨走時,兒子和女兒又向我倆透露:“爸媽,下個雙休日,我們兄妹倆還有‘新節目’呢!”我和老伴兒的眼睛頓時被點亮了。目送著孩子們漸漸遠去的背影,我們已經在掰著手指頭算,距離下個雙休日到底還有幾天。
什么是孝,這就是父母們想要的孝順。真是一次采春采回來一家親啊!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