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4-03-09

運城電力分公司退休職工李華,多年來與丈夫吳百鎖一起致力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絳州木版年畫的收藏、整理、創制工作,深入研究絳州木版年畫的歷史脈絡、工藝流程、藝術特色、張貼民俗等,并數次在香港、深圳文博會等進行現場手繪工藝展示,為絳州木版年畫的傳承貢獻“她”力量。
李華作為山西省優秀民間工藝美術家,與丈夫不僅做非遺的傳承者,更做公益的傳播者。多年來,他們向中國國家圖書館、山西省圖書館、山西美術館、山西省工藝美術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杭州西湖博物館、蘇州美術館等捐贈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門畫》《毛澤東主席肖像組圖》《連年有余》《一品清廉》《教子》《財馬》等傳統珍品、新創精品,榮獲山西省圖書館“捐贈之星”十佳個人榮譽稱號。同時,李華和丈夫吳百鎖還先后為山東棗莊七中、西藏那曲杭嘉中學、貴州六盤水新街中學、青海德令哈西湖小學和四川涪陽中心小學進行了愛心助學捐贈。2016年起,夫妻倆開始做非遺進校園活動,每年30場以上,已累計260余場,受眾3.5萬人次。此外,他們積極參與非遺進軍營、非遺進社區、非遺進景區等活動,并在活動現場免費展示絳州木版年畫傳統制作工藝,為老人兒童免費發放絳州木版年畫的相關作品,使更多人有機會了解、接受、喜愛絳州木版年畫。
2020年疫情期間,李華與丈夫將收藏的不同時期的51塊老木板整理印制成《古版中醫民間藥方集》,并先后捐獻給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山西省衛健委、山西省中醫院、山西省圖書館、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延安大學附屬醫院、運城市衛健委、新絳縣衛健體局等部門和科研團隊,累計捐贈15冊,為醫務人員、科研單位提供參考與借鑒。
多年來,在李華和吳百鎖的努力下,他們創辦的絳州木版年畫傳習所,成為同濟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太原理工大學、運城學院等高等院校的培訓基地,為這些高校的學生提供了學習和實踐的場所,年均接待全國各地專家學者、新聞記者、院校師生及外國友人6000余人次。
衛世新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