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快遞為新生活“加碼”

——我市建設三級物流體系推進快遞服務下鄉進村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2-05

記者 馮革才

“我這一箱麻花是八斤六兩,是快遞到北京市的。村里有了快遞點,我們收發東西特別方便!”1月24日上午10點,臨猗縣牛杜鎮王景村村民王千橋來到村里的快遞物流綜合便民服務點,給遠在北京市的弟弟寄一箱麻花。

該服務點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縣上在村里建起了快遞物流綜合便民服務點,村民不僅網購意愿高,售賣土特產品也更方便。服務網點的選址,除了便利店,還有農村商超、農資售賣中心等。同時,服務網點還融合了代購代辦等便民服務,兼顧了便利性、合規性、營利性和可持續性。

“這幾天快遞年貨量大,一天有四五百件。”在牛杜鎮王景村快遞便民服務點,工作人員楊美娟說自己是王景村人,在家門口上下班很方便,一個月能掙2000元。

下午3點,在臨猗縣涑水e鎮物流產業園里,分揀設備飛速運轉,工作人員根據外包裝上的二維碼將大小不一的快遞包裹“分派”到對應窗口。

“村里通了快遞網點,村民們的購買力增強,快遞業務量不斷加大,網點服務員的收入提高了。這真是‘快遞’遍城鄉,‘碼’出新生活……”臨猗縣孫吉鎮快遞服務站負責人黃海洋高興地說道。

為了實現快遞站點的行政村全覆蓋,臨猗縣4家快遞公司合作成立臨猗縣百靈鳥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在全縣272個行政村建立快遞收發網點,以公司合作的方式,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地實現了全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的快遞網點全覆蓋。

網點覆蓋到村,服務更加到位,快遞業發展直接促成了“大眾電商時代”的到來。4年前,臨猗縣的快遞配送業務只覆蓋部分鄉鎮。2022年,臨猗縣實行“快快合作”模式,通過對快遞企業的資源整合,共享分揀人員、客服人員、分揀區域以及配送車輛,年可節約運營成本50%左右。同時,收發快遞從到鄉鎮網點擴展至村級服務站,距離從平均5000米縮短至500米。如今,全縣272個行政村全部實現快遞服務通達,覆蓋城鄉、便民惠民的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已經在臨猗縣初步構建。

在臨猗縣新城涑水e鎮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快遞物流分揀車間的員工正在按區域分揀包裹,一片忙碌景象。分揀后的包裹被運往各處站點,再送給收件人。

臨猗縣快遞物流商會會長王超介紹,涑水e鎮電商公共服務中心每天上下行操作量達到20萬件,總倉操作人員160多人。臨近年關,下行件量高峰接近10萬。臨猗縣網銷年銷量在1億件以上,其中水果占到60%以上,日用品在30%以上。臨猗電商和物流整合后,企業發一件貨可以節省0.3元。一個鄉鎮一天1000多件貨,以前村民要到鄉鎮取快遞,現在快遞網點進村后,價格統一,可選擇任何快遞公司,讓村民不出村就能收發快遞包裹,方便又快捷。

近年來,我市持續完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不斷打通消費品下行“最后一公里”和農產品上行“最初一公里”。臨猗縣因地制宜采取“快快+快商”模式,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實現村級快遞服務網點全覆蓋。

作為互聯網對商業模式的改造成果,線上消費新場景不僅催生了一批快遞業實體,更在產業鏈條的不斷延伸中,催生了一大批電商企業。萬榮縣漢薛鎮西景鵬凱蘋果專業合作社在拼多多平臺開設有網店,主要銷售水果產品,2023年銷售額達到8000萬余元,通過網絡銷售快遞入戶讓本地農特產品有了好“錢”景。網絡銷售、快遞入戶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當地果品的銷售,解決了果品銷售難題,增加了果農收入。

萬榮縣把發展農村電商作為鎮域經濟轉型的新動力、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新載體、農民收入增加的新途徑、創業創新孵化的新平臺,著力打通供應、物流、服務、人才四大鏈條,構建網絡服務、物流配送、人才輻射、產品加工、營銷分銷、產業支撐、基礎保障和致富增收八大體系,形成“賦能于民、賦財于民”的社會化電商模式,促進了市場主體集聚、產業集群發展。

萬榮縣積極打通供應鏈,讓好產品體現好價值;打通物流鏈,讓小產品走向大市場;打通人才鏈,讓新業態產生新動能,助力鄉村振興。目前,該縣擁有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網點156個,電商從業人員1萬余人,開設各類電商網店微店2000余個,電子商務年交易額達5億元。

我市是農業大市,市郵政管理局依托當地優勢產業,積極推進快遞進村、進廠,打造“快遞+蘋果”“快遞+櫻桃”等項目,2021年拉動電商件3000余萬件,涵蓋農產品、玻璃器皿、襪子等品類,助力農戶增收1.8億元以上,推動行業向物流體系和價值鏈條中高端邁進。運城蘋果寄遞業務量更是連續多年突破千萬件,連續4年成為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金牌項目,位列國家郵政局公布的2021年100個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金牌項目第20位。

我市統籌、挖掘社會運力資源,解決偏遠鄉村快件進村上行問題,企業綜合利用超市、商店、醫務室等場所資源,實現快件進村、快件上行,企業在派費及補貼資金使用上向村級站點傾斜。截至2023年年底,我市共建成縣級統倉共配一體化運營樣板示范縣2個,鄉鎮服務標準化快遞綜合服務站27個,全市行政村快遞服務通達率達到100%,全面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隨著寄遞物流網絡的不斷延伸,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渠道有效打通,我市土特產與市場需求的對接更加快捷。

市郵政管理局局長胡福海介紹,2023年,我市農村地區2637萬件農村下行件享受補貼,累計818萬元,全市通快遞的行政村(社區)占比達94.7%。下一步,我市將重點提升村級網點建設的標準化、規范化水平,推動快遞進村由寄遞端向銷售端和生產端延伸,滿足全市郵政快遞業的運營需求,讓土特產、山貨更易出村,讓優品賣出優價,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為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如今,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設立了村級快遞服務站。每個村子有了快遞網點,消費品進得來,農產品運得出,不僅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更有效降低了農戶銷售農產品的門檻。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