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2-05
記者 柴瑜竟
1月31日上午9時,國網運城供電公司計量中心王黎軍職工創新工作室里,檢驗檢測工(四級科研專家)王黎軍正帶領小組成員探討利用人工智能研究多種電源點的新型電網線路損耗的中期規劃。
“以往都是供電公司給老百姓家輸電,如今不少人不僅通過風力、光伏等方式發電自用,還將余電反向輸送給供電公司。隨著新能源電源點增多,傳統預測算法難以滿足大規模的數據計算和線損預測精度要求,所以我們決定利用人工智能來進行研究。”王黎軍告訴記者,“我們先把各種參數輸進去,利用人工智能推算正常損耗與實際損耗有多少差距,再通過改變供電線徑、有序用電、電源點分相布置等方式,降低線路損耗。”
這是2023年1月國網運城供電公司與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聯合實驗室共同開展的研究項目,填補了國內外在分布式新能源接入配網線損研究方面的空白。“目前已完成新能源在接入配電網運行狀態下的現場數據報告和兩項發明專利授權,正在研究降損措施并計劃構建1套新能源接入的配網技術經濟評價指標體系評估與線損管理體系。”王黎軍說。
2014年,在單位的支持下,王黎軍成立職工創新工作室,以“弘揚勞模精神,傳承高超技能,聚力創新攻關,服務企業社會”為工作理念。多年來,他帶領工作室“奮進QC小組”成員,先后研制了多功能工具車、掃描型電能表校驗儀、室外電流試驗操作桿、計量現場試驗操作組合箱等,促進了現場工作提質增效。此外,還通過各種平臺發布創新項目75項。
“1月9日,計量中心舉辦了第五屆創新創意大賽,我們工作室發布8項創新項目,其中兩項獲省‘五小’創新大賽優秀成果二等獎、兩項獲市‘五小’創新大賽優秀成果二等獎、兩項獲市‘五小’創新大賽優秀成果三等獎。”王黎軍說,“同時,‘奮進QC小組’還獲評省行業協會二等優秀QC小組。”
成果滿載而歸,榮譽激人奮進。在新的一年里,王黎軍將繼續帶領小組成員開展多項創新項目,優化數據采集系統,挖掘大數據潛在價值,提高計量數據管理效率;積極研發計量資產智能管控平臺,實現各縣(市、區)資產直配到所、精確配送。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