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4-01-19
近年來,夏縣南大里鄉圍繞“555443”平安法治建設目標,堅持從治理理念、治理目標、治理能力、治理體系“四個維度”高位謀劃,在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的“四化”道路上發力,闖出了一條“一核+五共+五治”的鄉村治理新路子,初步實現“維穩保平安向法治創平安、面上靜態平安向本質動態平安、一時一域平安向全域全程平安”3個根本性轉變,進一步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核”引領,凝聚治理“硬核力”
該鄉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核心,對基層全域治理集中統一領導,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基層治理的一條主線,牢固樹立抓黨建促基層治理的鮮明導向。該鄉成立了綜治委員會,并設立了以綜治、紀委、派出所、司法所、法庭、信訪、行政執法隊、支村委等部門聯合的平安建設領導小組,行政村也建立了“兩會一隊”,構建起“鄉黨委-村網格黨支部-組微網格黨小組-黨員聯系戶”四級聯動體系。截至目前,已召開綜合治理協調會12次,集中研判解決轄區重大問題24件,推進農村黨建與基層治理相融相促,不斷凝聚治理“硬核力”。
“五共”聯動,彰顯治理新“楓”景
該鄉牢固樹立共同締造理念,推進“對話式”共商、“網格式”共建、“多元式”共治、“普惠式”共享、“合作式”共贏,實現“五共”聯動。
難題“對話式”共商。深入開展“大學習、大宣傳、大走訪、大化解”助力鄉村振興專項活動,對走訪中發現的問題采取大會協商、專題協商等形式,明確主要議題和問題,強化落地落實和督促檢查,多措并舉、合力破難。目前,已累計走訪4354戶,收集建議和意見83條,一線辦理民生實事好事26件,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4件。
多方“網格式”共建。建立以“網格+微網格”為架構的黨建引領社會綜合體系,構筑起“10名網格長+26名全科網格員+107名網格輔助員+155名微網格長+310名網格志愿者”的網格格局,通過“五個一”活動(每月一次全科網格員例會,每季度一次業務培訓、一次擂臺比武、一次筆記展評、一次民主測評),全力提升網格員能力水平。建立網格長制、林長制、河長制、路長制、田長制“五長聯治”機制,織密基層治理“千條線”,形成全域覆蓋、無縫銜接的網格化治理體系,扎實開展三輪車違法載人勸導、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等各項重點工作。
主體“多元式”共治。堅持和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圍繞矛盾化解“三大專項行動”,有效整合基層治理力量,以綜治中心統籌,依托“派出所+司法所+律師事務所+人民法庭+網格+行政執法隊”,建強基層矛盾調解共同體,建立“五訪四心一線”信訪工作機制和“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工作機制,著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在源頭、在訴前,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
成果“普惠式”共享。通過完善“多元化”資金保障基層治理機制,堅持每年可用財力的2/3投入民生事業,撬動企業、社會組織和專業機構資本,并完善“均衡化”服務覆蓋機制,適度超前謀劃、科學統籌布局公共資源,主動辦好“污水治理最多改一次”“道路最多挖一次”“辦事最多問一次”等群眾普遍關切的問題,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
團結“合作式”共贏。該鄉綜治中心統籌綜治辦、專職巡邏隊、綜合行政執法隊、心理服務團隊、涉事職能站辦工作人員及全科網格員、專職調解員7支力量入駐,采取常駐、輪駐、隨叫隨駐的方式,實現了“一體化便民利民服務”良好態勢。截至目前,群眾接待大廳共接待群眾950人次,矛盾調解中心成功調處矛盾57起,網格管理室上報平安山西綜治信息2356條,企業微信上報32176條。
“五治”融合,點燃治理新“引擎”
該鄉牢固樹立共治理念,堅持政治強引領、自治強活力、法治強保障、德治強教化、智治強支撐,實現“五治”融合。
“政治”釋放引領力。“政”為先聲,“治”為引領,該鄉突出黨組織的龍頭作用,把黨的領導貫穿于基層治理各方面和全過程,群眾反映的問題在“六步閉環”工作機制的基礎上,實行“群眾點單、干部收單、綜治派單、鄉村辦單、信訪督單、群眾簽單”六單聯動工作閉環,第一時間受理解決群眾的需求,釋放基層治理引領力量。
“法治”“德治”釋放騰飛力。該鄉以法治強保障,對政法隊伍開展全覆蓋培訓4次,培育“法律明白人”150名,增強了群眾法治意識。以德治強教化,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11個,動員支部書記、老黨員、金牌宣講員等開展《反有組織犯罪法》《信訪工作條例》、反電詐宣講53次;北大里村將100余幅優秀傳統文化書法作品“搬”上墻,對群眾進行潛移默化教育。組建“紅情綠意”志愿服務隊,圍繞政策宣講、助學支教、環境保潔等,開展志愿服務165次,通過法治和德治共同發力,實現基層治理振翼騰飛。
“自治”“智治”釋放凝聚力。以自治強活力,南大里鄉各村在鄉鎮“文明十條”的基礎上,嚴格規范完善“一約五會”,建立“兩會一隊”矛調治安巡邏和“555”環境整治等自治機制,不斷提高群眾的自治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形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治理共同體。以智治強支撐,全力推進智慧監控系統,在全鄉公共區域安裝監控,實時掌握安全隱患等情況,打造“點-線-面”全時空的安全守護智慧平臺。建立便民服務群,通過群眾“隨手拍”,提高村民村級治理參與度,對村民發現的問題,網格員第一時間受理,分級分層化解,實現人居環境焦點、消防安全盲點、鄰里關系堵點“一網直達”,釋放治理凝聚力,提升群眾滿意度。
任紅星 楊國輝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