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12-25
記者 陳永年
運城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推出的“即來即辦審批改革”,鹽湖區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推出的“全域幫辦體系”,垣曲縣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推出的“審批全流程提醒服務”——
日前,在河北雄安新區舉辦的2023第四屆政務服務軟實力經驗交流大會上,我市3項行政審批改革舉措入選全國政務服務軟實力“小切口”改革優秀實踐案例并獲表彰。
政務服務是服務群眾的第一線和“最后一公里”,也是展示展現政府“便民、利企”理念的重要窗口。一年來,我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部門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總抓手,聚焦企業和群眾的實際需求,創新舉措、靶向攻堅,以“小切口”改革置換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一個個蘊含著換位思考和細節創新的“小切口”中,滿是服務百姓的“大民生”和服務質效的“大提升”。
流程重塑,即來即辦
運城實施“即來即辦審批改革”
12月20日下午,市民張飛飛來到市政務服務大廳“即辦區”,辦理“經營性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從業資格證”。他提供了駕駛證和身份證原件、復印件以及一張標準照,工作人員審核完后在系統里錄入信息,打印出表格,經簽字確認之后,又麻利地出證、蓋章、貼照片。幾分鐘后,資格證就遞到了張飛飛的手中。
在“即辦區”,上述場景每天都在上演,有時候辦事速度能快到辦事群眾都不需要坐下等待。
辦事窗口的前方,有兩張海報,上面公示著“即辦件”的范圍,共有60項——
道路貨運從業資格證認定、補發、換發等38項,還有醫師、護士執業注冊等22項。
今年,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圍繞“便民服務如何更高效”“群眾辦事如何更滿意”“營商環境如何更優化”“審批改革如何落地生根”繼續探索,讓群眾辦事更快捷、更省力、更方便。
成立“即辦區”,就是其中的一個改革成果。
所謂“即辦區”,就是通過梳理和集中審批簡易事項,在一個小窗口、一名辦事員處完成收件、受理、審查、決定、制證、出件等全部程序,讓群眾即來即辦、即辦即走,不用往復跑、多時等。
這需要審批流程的優化甚至是再造——
10個相關業務科室按照“能入盡入、能劃盡劃”的原則,將建設項目類、交通運輸類、文化教育衛生類等7個大類231項審批事項進行最小顆粒化梳理,根據難易程度逐步承接運行;
大力推進向窗口放權賦能,為“即辦區”刻制“行政審批專用章”“行政審批備案專用章”,配備“證件專用章”和鋼印,提高窗口辦事的靈活性和便利度;
為更好地為群眾答疑解惑,“即辦區”將審核人員前移至窗口,減少信息傳遞環節。同時,加強人員培訓,使“即辦區”工作人員能勝任多個崗位,有效緩解人員壓力和“潮汐”業務壓力……
改革前,相關事項辦理的流程,是窗口工作人員預審資料,然后轉后臺業務科室具體辦理,再轉交出證科室制證、蓋章,最后再交給辦事群眾或進行證件郵寄。辦理一個事項,需要涉及數個關口、數名工作人員,還要數次登記。改革后,不僅群眾辦事等待時間大大壓縮,基本消除了排隊現象,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也減輕了不少,特別是具體到人、人不離場的辦理方式,不僅提高了服務效率,還增強了辦事透明度,提高了群眾的辦事體驗。
“‘即來即辦審批改革’,是我們改革探索簡事項、優流程的具體實踐,是群眾享受省心辦、快速辦的政務服務新體驗,也是激發市場活力、優化營商環境的新動能。”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副局長樊旭紅說。
目前,“即辦區”已經承接60個事項,單個事項的辦理時間由原來的15分鐘至30分鐘壓縮到7分鐘至10分鐘。自6月底改革正式實施以來,截至11月底,已累計辦結業務1.2萬余件。
線上線下,全域幫辦
鹽湖區構建“全域幫辦體系”
幾個月前,市民劉國倩要在中心城區吾悅廣場開一家比薩店。正當她想著抽專門時間,去鹽湖區政務大廳打聽如何辦理各種證照時,設在吾悅廣場的幫辦代辦點給了她一個大驚喜。
“原來這里就設有幫辦代辦點,辦證連門都不用出。我按要求提供了資料,當天就拿到了所有證件,真是意外又驚喜。”劉國倩說。
吾悅廣場幫辦代辦點有4名工作人員,可幫辦代辦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食品小經營店備案、食品小攤點備案、食品經營許可證、企業設立變更注銷登記、市場主體年度報告、涉稅信息確認7個事項。截至目前,通過該處的幫辦代辦,146戶商戶辦理了營業執照,45戶辦理了食品經營許可證,182戶確認了涉稅信息。
幫辦代辦是鹽湖區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近年來推出的一項重要改革事項,特別是今年以來,圍繞群眾辦事的現實需求,不斷豐富幫辦代辦形態,完善幫辦代辦體系,初步構建了涵蓋線上線下的“全域幫辦體系”。
剛開始,該局在政務大廳設立幫辦代辦專區,配置工作人員,向辦事群眾提供幫辦代辦服務。在稅務、社保、醫保等高頻辦事窗口,還有窗口自己的幫辦代辦人員。為了提高服務效率,鹽湖區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還推出“全員代辦”制度,所有人都是幫辦代辦員,每日各股室抽調人員待命,各股室負責人輪流在幫辦代辦區值班,有需要時隨時補充幫辦代辦力量。
但在政務大廳投入“重兵”,總有些“等客上門”的意思,無法解決辦事群眾因材料準備不全重復跑的問題。為此,改革由“全員幫辦”開始向“全程幫辦”升級。
為讓群眾提前掌握關鍵信息,最大限度保證辦事只需跑一次,今年鹽湖區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在全省率先推出了“鹽湖政務服務路標”,辦事群眾通過掃描二維碼,就可以獲得辦事所需材料、最近辦理地點及聯系方式等信息。目前,經過多方宣傳,“鹽湖政務服務路標”二維碼已經張貼到各個社區、小區甚至居民樓前,推送至百姓的視線之內。
為了解決部分人群對移動互聯網不熟悉的問題,鹽湖區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又向下授權、增設網點,形成了涵蓋區政務大廳、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各個村(社區)便民服務點的區鄉村三級幫辦服務體系,群眾辦事實現“就近辦”“面對面辦”。目前,鹽湖區設有331個幫辦代辦服務點,包括區政務大廳、21個鄉鎮便民服務中心、309個村(社區)便民服務點。為進一步提升經營主體滿意度,方便群眾就近辦理,推進商事登記全幫辦體系實現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鹽湖區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又在吾悅廣場、平常街、嵐山根、鑫源服裝城、蔬菜批發市場等大型商貿集聚區設立“商事登記”幫辦代辦點,“入戶”提供幫辦代辦服務。
……
從大廳到基層,從線下到線上,幫辦代辦服務離群眾越來越近,群眾辦事也越來越方便。
目前,每天約有1100名群眾在鹽湖區政務大廳享受人社、稅務、醫保等主動幫辦代辦服務。為進一步解決“多跑腿”的難題,鹽湖區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在政務大廳二樓設立了企業服務專區,配備辦公電腦、打印機等設施,并安排專人提供幫辦代辦服務,日接待辦事群眾300余人次,日指導辦理各類企業審批業務100多件,高峰期達到200件,辦結率達到100%。
鹽湖區政務服務中心主任董琪琦說:“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豐富幫辦代辦服務內涵,提升工作人員業務能力,不斷完善‘全域幫辦代辦’運行機制,做到‘線上+線下’雙向聯動,讓企業、群眾辦事更加方便,既能享受速度又能體驗溫度。”
主動介入,提前提醒
垣曲縣推出“審批全流程提醒服務”
“您好,你們公司的‘取水許可證’今年11月7日就到期了,請盡快安排時間辦理延續。”今年9月5日,山西豐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李小娜女士接到了垣曲縣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到期延續”告知提醒電話后,才意識到“取水許可證”就要到期了。在窗口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她及時到垣曲縣政務大廳提交了延續申請,順利拿到了新的“取水許可證”。
小提醒避免的是大麻煩。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取水許可證”到期未及時延續將自動作廢,作廢期間取水要處以兩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如想繼續取水,取水單位或個人還需要重新提出取水申請并進行水資源論證。
針對部分取水單位因未及時延續“取水許可證”而需重新提出取水申請的實際情況,垣曲縣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主動靠前服務,系統排查梳理出即將到期的“取水許可證”清單,并提前60天通過電話提醒、微信公眾號公示等方式,告知經營者及時申請辦理延續手續,有效避免了企業再次申請辦理的麻煩和逾期取水被處罰的風險。
“我們在實際工作中發現,一些群眾會因為各種原因忘記網辦時限要求,或者忽略證照的有效期限,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為此,我們今年推出了‘審批全流程提醒服務’改革,就是要變‘坐等被動’服務為‘超前主動’服務,提前介入、提早提醒,以小切口的創新,為廣大辦事群眾提供更加貼心的服務。”垣曲縣政務服務中心主任王馮雷說。
該縣目前的提醒服務主要有4個方面——
“一業一證”聯辦提醒服務。在政務大廳企業開辦自助服務區安排“一業一證聯辦提醒員”。聯辦提醒員根據市場主體注冊登記營業范圍,主動提醒后續需要辦理的相關證照,并引導辦事群眾在“一業一證”窗口辦理“行業綜合許可證”,打通了從營業執照登記“入口”到行業許可“出口”的全程“高速通道”。
項目手續流程提醒服務。在項目審批手續辦理過程中,代辦員為項目建設量身訂制服務套餐,推行“一項目一方案一清單”,并建立項目審批電子臺賬。從立項開始,代辦員便根據業務辦理進度,全程提醒企業及時辦理下一階段相關手續。
網上辦理超時提醒服務。各審批窗口重點關注“垣曲政務服務網”上需要補齊補正的掛起件,并及時聯系申請對象,了解補齊補正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存在的問題,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辦法,提醒申請對象可能存在的超期駁回或二次掛起風險,督促其按時補齊補正。
證照到期主動提醒服務。各審批窗口定期梳理已核發的證照信息,明確各類證照的有效期,將設置有效期的證照信息匯總歸集至證照數據臺賬。通過數據比對,對即將到期的證照進行篩查統計。在證照有效期滿前30日,通過電話提醒、微信公眾號公示等方式,告知經營者及時申請辦理延續手續。
“審批全流程提醒服務”改革實施以來,垣曲縣收到過工作人員的電話、短信等“溫馨提醒”的企業、群眾超過了300戶(人),最大限度地解決了市場主體審批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有效提高了審批效率,以摸得著、看得見的實事贏得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