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視覺>

許水山:方寸毫厘間彰顯古建魅力

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3-12-21

記者 王棉

日前,萬榮縣南張鄉東蘇馮村的農民工匠許水山秉承古法、匠心獨運,歷時兩年9個月,采用中國傳統的榫卯工藝,用5方木料,10萬多個結構部件、345組斗拱,按照10∶1的比例,打造出了中華第一木樓——萬榮飛云樓微縮模型作品。這一傳承中華傳統古建技藝的作品,引來眾多村民、攝影師和古建文化愛好者的關注。

許水山對萬榮飛云樓微縮模型進行調整

毫厘之間見匠心

12月8日,記者如約走進許水山的農家小院,高2.319米、寬1.78米的萬榮飛云樓微縮模型映入眼簾。陽光下,飛云樓微縮模型散發著柔和的光芒,旁邊的簡易工作臺上,放置著刻刀、鋼尺、鉛筆等工具,許水山正握著刻刀雕刻、打磨著幾組構件,細微的黃色粉末輕灑在臺面。 

部分制作工具

飛檐翹角、雕梁畫棟、屋脊神獸……眼前的飛云樓微縮模型制作精巧,由10萬多個精雕細琢的構件組成。模型的每一個構件都做工精致,即便是1毫米厚的構件也十分精細。木梁、坐斗、斗拱、槽升子……細細觀摩,記者發現,無論是秀麗的檐角,還是古香古色的斗拱,都與真實的飛云樓只有大小差異,別無二致。 

修整構件

古建筑微縮模型是以古建筑為藍本,實木為主要材料,采用榫卯結構,經繪圖、選材、制作、組裝、刷漆等工序,按比例還原古建筑的一項技藝。制作古建筑微縮模型工序繁雜,需要實地調查、畫圖、下料,制作各種構件,再經過開榫、開槽,最后才能組裝成型。“決定制作飛云樓微縮模型后,我想方設法找到飛云樓的修繕圖紙,一頁一頁翻看,一點一點摸索構件的具體尺寸,提前統計需要的構件及數量。遇到拿捏不準的或者圖紙沒有標注的細節,我就去飛云樓看,一趟接一趟地跑。”許水山說,古建筑微縮模型制作工序復雜,精準度要求極高,制作更是不易,因為每個構件都很小,制作時稍有差池就會前功盡棄。

手機中的飛云樓微縮模型照片和真實的飛云樓對比 

“斗拱的數量要和真正的古建筑完全一致。只有這樣,制作出來的模型構件間的結合才可以做到嚴絲合縫,通過榫卯凹凸咬合的方式將古建筑微縮模型組裝起來。”許水山指著飛云樓微縮模型上面的小斗說,“制作古建筑微縮模型,最難的就是斗拱。斗拱位于柱與梁之間,拱與拱之間墊的方形木塊叫斗,合稱斗拱。你看這些小斗,都是很薄的,制作的時候必須格外小心,否則一不留神就廢了。”

匠心源于自我挑戰

今年62歲的許水山,是運城市木質建筑構件制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他19歲跟著師傅學做木工,因為悟性高,1年左右便出師。出師后,他拉鋸推刨,以做家具為職業。機緣巧合下,他憑借精湛的木工手藝走進了古建修復行業,專門從事古墓構件的修復與制作,通過研究實踐,博采眾長,對古人的木質建筑構建有了相當高的造詣。 

在一次翻閱古籍時,許水山看到了魯班鎖的圖片,“古人能做出來,我是不是也能做出來?”他開始選木料、研究圖紙,一遍一遍地試尺寸。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無數次嘗試后,一整塊木頭經許水山鋸、鉆、鑿、摳,變成一張巧奪天工的魯班凳。魯班凳看似結構松散,卻又處處相連,開合自如,千變萬化盡在方寸之間。除了魯班凳,許水山還制作了將軍案、魯班枕、魯班鎖等。

手工雕刻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許水山說:“我就是想挑戰一下自己。魯班鎖做出來了,飛云樓微縮模型我也想試一試。制作過程中,斗栱基本構件三材升的制作十分考驗人,構件體積小、用量大,得拿著零件在砂紙上反復打磨,有時候手指頭都會磨出血來。” 

5方木料,10萬多個結構部件、345組斗拱,歷時兩年9個月,許水山將中華第一木樓——萬榮飛云樓縮小,在一榫一卯間完美重現。 

許水山制作的魯班凳

“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良。”木頭一經匠人之手,呈現在世人眼前的便不只有自然之美,還有結構之美。許水山說:“木頭是死的,人是活的。作為一個手藝人,做每件作品的時候都要用心,把匠人的魂融進去,這樣制作出來的才是手藝人的良心作品。”一榫一卯,一轉一折,暗藏奇妙玄機;一凸一凹,一陰一陽,彰顯平衡共生。 

許水山表示,中國古建筑模型不僅是建筑,也是中國歷史的記憶和文化載體,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希望用我的雙手,讓更多的人領略到中國古建筑的獨特魅力。我會繼續制作古建筑微縮模型,通過這種方式來宣傳古建文化,讓這些古建筑微縮模型成為珍貴的文化遺存。”

攝影 記者 朱超逸丁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