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栽桃育李六十載 初心無改獻教壇

——記全國模范教師、山西省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張改明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3-12-22

□陳英賢

甘做葉的事業,成就花的芬芳。芮城縣有一位老人,60年俯下身子,躬耕杏壇,栽桃育李;一輩子甘做人梯,甘當綠葉,把片片濃蔭灑滿大地。他就是全國模范教師、山西省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張改明。

張改明和老伴楊蓮英 李新民 攝

耕耘杏壇六十載

張改明從23歲起,就在大王鎮小池村小池小學當民辦教師,后又擔任杜莊聯校校長、大王聯校校長。他出身農民家庭,深知沒文化的苦衷,從當教師的那天起,就下定決心,要為教育事業奉獻一輩子。他說:“教書育人是我一輩子的幸福!”在小池小學任教期間,他一邊上課,一邊組織師生勤工儉學,13年從未收過學生課本費、學雜費。當時,村小入學率達百分之百。該村先后有56名學生從大專院校畢業,走出山村,奔向四方。他經常教育子女和學生:沒錢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文化、沒知識的精神貧窮。有知識的人有了夢想,追夢的日子更加燦爛輝煌!

張改明的妻子楊蓮英,是大王鎮的“女強人”。她17歲當婦女隊長,又擔任團支書、村黨支部書記。她還帶領村民打井、修路、蓋學校和擴建操場,為改變小池村的落后面貌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家庭中,她尊老愛幼、相夫教子。婆婆去世后,她照顧公公活到96歲。夫妻二人的家訓是“不怕不孝,就怕無家教,言傳身教,自己先做到”。1989年,張改明榮獲全國模范教師,楊蓮英榮獲山西省“三八紅旗手”。

發揮余熱夕陽紅

得失塞翁馬,襟懷孺子牛。2000年,張改明和老伴先后退休。人退了,但心未退。夫妻倆一輩子琴瑟和鳴,事業上相互扶持。他們都是閑不住的人,一天無事做,日子仿佛就失去動力,過得沒滋味。想了好多天,老兩口終于“折騰”出幾件事來:一是創辦九峰山幼兒園。九峰山腳下散落著七八個小山村。年輕人外出打工,剩余的大都是老弱病殘和兒童。張改明求助相關部門找來教室,自籌資金在九峰山下辦起幼兒園。他從“校長”變為“園長”,二三十個娃娃全免費進園,家長再不愁沒錢送孩子進縣城了。幼兒園沒有菜,他就從自家菜園挖;山區孩子缺衣少穿,老伴戴著老花鏡,給孩子們一件一件地縫。在老校長的感召下,幾個有志青年,又辦起了九峰山小學。這真是:“條山頂上草青青,九峰山下花兒紅!”

二是辦起了家庭讀書室和老年活動室。夫妻倆把自家二樓5間上房改造成“青少年讀書室”和“老年人活動室”。自掏腰包兩萬余元,購買各種圖書3000余冊,星期天、節假日免費開放,讓青年和學生閱讀,又在院子里擺放了免費的按摩器、收音機、電視機、象棋等。張改明家中一年四季飄蕩著笑聲、歌聲、讀書聲。有人給他送了一副對聯:

書中天地大,萬卷珍藏惠子孫;

襟底意情真,一軒書香澤村民。

村民張小農的兩個孩子考上大學,一家人正為學費發愁,張改明和老伴立即送去5000元;村民張百正的孩子得重病無錢醫治,他親自上門勸導,并送去2000元,助其走出困境。小池村流行著一句話:“有困難找改娃(張改明小名),改娃肯定有辦法!”

好作風帶來好家風,好家風帶來好村風。夫妻倆對兒女向來要求嚴格,言傳身教,身體力行。他們要求兒女“存好心,說好話,辦好事,做好人”“記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兒女個個成才,全家三代15口人,就有9人為黨員,7人獲省級以上表彰。孫輩5人全部大學畢業,并有兩人在國外留學。這個家庭,于1967年、1982年、1987年、2019年,4次被評為“山西省五好家庭”;于2019年經逐級評選獲得“全國最美家庭”。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張改明一輩子教書育人,關心下一代,已成為山西省“五老”中的標桿人物。現在張改明家,經由縣關工委及大王鎮黨委、政府創辦芮城縣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設有展覽室、圖書室、少兒活動室等,每逢節假日,經常有教師、家長帶領學生參觀學習。前不久,芮城縣委副書記楊春霞,縣委常委、大王鎮黨委書記王柱兵,縣關工委主任周敬安親臨看望慰問,并召開座談會,總結張改明幾十年為黨、為國、為培養接班人作出的貢獻,號召全社會向張改明及這個全國文明家庭學習。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