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3-12-21
□彭建國
我的老伴已年逾七旬,眼不花耳不聾,閑來無事時就做做布鞋繡繡花,且技藝越發嫻熟,做出來的布藝作品飽受好評,屢屢被親朋好友索要、收藏,奉為珍品。
如今,已經很少有人自己做鞋穿了,都是直接去商店買現成的。少數做布鞋的人家,也不再自己打鞋坯、納鞋底,而是到集市上或商店里買現成的塑料底或者泡沫底,自己做好鞋幫绱一下就好了。可是老伴對做布鞋還是情有獨鐘,每天料理完家務,便緊靠床邊坐在靠椅上,一邊看電視一邊飛針走線,開始展示起她的手藝,她把納鞋底做衣服這些布藝活當作一種生活的休閑和娛樂。
其實,做布藝活是很麻煩的,要經過好多道工序,花費許多時間和精力。老伴每天就是這樣坐在床邊,面前擺放著“活蒲籃”,需要什么,就伸出手去,從蒲籃里摸出來。她時而穿錢引線,時而俯首比劃,時而拈起細針在頭頂上摩擦,時而口含線頭打結。就這樣,一件件精美的布藝作品便制作出來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她樂此不疲。
我真佩服她的眼力,70多歲的人了,居然不戴老花鏡還能做針線活兒。老伴來縣城居住已有十多年了,本想讓她好好享享清福,可她總是閑不住。十年來,不知道她究竟縫制出多少雙大大小小的單鞋、棉鞋、虎頭鞋和拖鞋,做成后不是送給親戚鄰里,就是送給親朋好友?!霸高@小小的禮物把我的心意帶給你。”老伴如是說。老伴分文不收,甘于奉獻,傳遞了濃濃的正能量。
十年來,老伴仔仔細細地裁剪著人生,密密麻麻地縫補著溫暖,用她的巧手縫制出和諧的家庭,換來街坊鄰里、親朋好友的齊聲贊美。
老伴十分節儉,剩下的零碎布塊和布條從不隨意扔掉,都積攢了起來。她用大布塊拼做小褲小襖,用小布塊做鞋面。看似毫無用處的小布塊,在她的手上,也被精心搭配著用來打袼褙、做鞋底。就這還不夠用,動不動拿上孩子們給她的零花錢,到集市上再買一些花花綠綠的小布料,想方設法地把它們做得更加漂亮一些。
納鞋底是做布藝活里最苦的營生,既細致又累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老伴坐在床沿邊,彎腰弓背,一手攥著鞋底,一手用力拽針線,她的手勁大,且用勁均勻,納出的鞋底平整結實,自然也耐穿。老伴納鞋的動作輕松自如,透出一種嫻熟優雅之美。那針線密密匝匝,疏密得當,松緊適中,煞是好看。納底時,為避免把鞋兩側的白布弄臟,老伴用一塊布包著鞋底納,每納一針都要費好多時間和力氣,手上磨出繭子、勒出血印也便成了家常便飯。常常一不留神,針就扎破了手指,鮮血直流。每次看到這種情景,我的心都快碎了。我勸道:“別納了,現在人家都富裕了,買的鞋也好看耐用,你就別再忙活了?!崩习閰s說:“買的鞋再好,也沒有咱納的布鞋結實、暖和、透氣,穿著柔軟舒服啊!”就這樣一針一錢把鞋縫成,這“工程”本來就已經夠大了,需要何等的毅力和耐心??!可老伴還嫌鞋不夠好看,總會在鞋幫上繡出一朵淡雅的小花,作為點綴。經過她的精心雕琢,一件件布藝作品放在手中,穿在腳下,都是非常好看而又十分耐用。晚年的老伴陶醉在自己的藝術世界里。
左鄰右舍的女人們,有讓幫給小孩做衣服的,有剪鞋樣的,有修理衣服的,老伴都來者不拒。她用眼睛那么一打量,做出來的衣服大小合身,剪出的鞋樣恰到好處,再加上她心思細膩,總能獨創出別致的新樣式。特別是修理的小活,她能做得“天衣無縫”,看不出縫補的痕跡。手藝好,人實在,熱心服務眾人的行為,讓大家對她總有不少溢美之詞。
時間如流水,不知不覺已經十多年了,老伴每天總是忙完家務,就開始做那些布藝活。
十年來,她用心血鋪就那艱難而又豪邁的征途,用胸中灼熱的鮮血澆灌出關愛身邊人的永不凋謝的花朵;十年來,她巧妙地將心中困苦傾注于制作布藝的過程中,用自身的經驗把人生裝點得更加美好;十年來,她像蠟燭一樣把光和熱慷慨無私地奉獻給他人,而把困難和艱苦留給自己,不停地做,不斷地追求,不斷地前進;十年來,她做著自己最開心最樂意干的事情,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活出精彩人生的第二春。
在我心中,老伴坐在床邊制作布藝的剪影,永遠是我們家最美最溫馨的一隅風景,因為那一針一線里,深藏著老伴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傾注了對親朋好友的真情和對人們濃濃的愛心。
愿老伴晚年幸福,歡樂人生。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