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3-12-02
□藍橡樹
“同事家境很好,父母快樂教育,她想努力,父母都讓她別那么努力。后來怪父母當初不雞娃,不然她可以更優秀。大學發力,研究生把自己‘雞’進名校,工作后更卷得厲害?!本W上沖浪看到一個網友談起自己雞娃的初心,是怕孩子長大后怪父母當年沒有推自己一把,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爹媽的心情是相似的——不想去卷,又怕耽誤孩子。
但我經常感慨,因為父母“填鴨、雞血”,過早傷了元氣的孩子,遠高于被耽誤的。那些被填傷的孩子,很可能撐不到高中就出問題了,就算僥幸進了名校也后患無窮。
如果父母帶著焦慮“瞎教育”,孩子還抗拒,不如就讓他多玩玩。就像上面的例子,到了真正要發力的時候,即便大學也不晚啊,元氣未傷的孩子就可以后來居上。
但不雞娃不等于不教育,不代表躺平,父母還是有很多方面可以拼一把,幫孩子積聚能量、尋找方向、修煉內功。
?拼體能?
多帶孩子跑步、爬山、游泳、滑雪等,每周至少訓練3次,如果可以希望能堅持到小學畢業。其實,運動健身不但健腦、快樂,戶外項目還對視力有保護。相信任何事到最后,拼的都是體能和身心素質。
?拼眼界?
要讓孩子和這個世界有更多聯結,讓他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床┪镳^、自然活動、出門旅行,在家門口露營、養小貓、學架子鼓、夏令營都是體驗世界豐富性的方式。像一顆種子一樣根植于大地,即便沒有世俗成功,也是有趣的一生。
?拼情商?
說起來有點遺憾,我們玩搭子一個個進入各種培訓班,越來越難約。我一個i人(內向型人格特質),硬是把自己修煉成熱衷組局的e人(外向型人格特質)。哈佛大學的研究結論是,幸福的關鍵是與他人的關系。很多能力,如情商、溝通,就是要從同伴交往中訓練。
?拼動手能力?
由于孩子爸爸是個動手能力非常強的人,以至于孩子無論是搭樂高、做木工、看圖紙、做標本,動手的能力和意愿非常令人開心滿意。
現在網上討論很多普通家庭孩子的出路,多半是藍領工作。退一步說,即便咱讀不上好大學,學門手藝吃飯,父母也放心了。
這四點我不覺得會花很多錢,豐儉由人。難度在于父母要耐得住性子,能扛得住大環境的焦慮,能對別人說“你現在干啥干啥已經晚了”有免疫。
我相信,當你知道孩子適合什么,擅長什么,在這點上多使點勁,多花點心思,孩子以后都不會太差。人生很長,真沒必要著急。
普通家庭養娃,最重要的是不被外部裹挾,多向內看,再堅定自己的方向,給他一個健康的身體、健康的心理,溫暖的童年其實比上什么補習班,都要令他終身受益。
(《現代家庭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