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11-21
記者 董戰軒
“從今年的收獲情況來看,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推廣效應持續增強,玉米和大豆的產量和品質均達到預期,基本實現了‘玉米不減產、多收一季豆’的推廣目標”“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集高效間作、綠色增收、提質增效于一身,既能解決大豆玉米爭地矛盾,又能實現‘一田雙收、穩糧增豆’,擺在群眾眼前的收成是最好的宣傳”……近日,來自國內多家科研機構的農業技術專家、大豆玉米種植大戶等100余人齊聚永濟市卿頭鎮關家莊村高產高油大豆種植示范基地,觀摩大豆玉米帶狀復合播種技術,交流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經驗。
玉米一穴一粒、大豆一穴兩粒,一臺播種機,可同時播種大豆和玉米兩種作物……觀摩期間,農業專家圍觀了這一新型播種器具的使用效果。值得一提的是,為最大限度提升當地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示范性,該示范基地將晚種、高產等多個品種分別進行播種。“以往,農戶總覺得種大豆效益不如種玉米,或是對北方天冷后擴種大豆存有疑慮。”關家莊村高產高油大豆種植示范基地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了打消農戶的疑慮,今年該基地還有針對性地作了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大豆品種篩選試驗,通過品種對比試驗,選擇出適合運城地區的帶狀復合種植大豆品種。
“中國是大豆的進口大國和消費大國,擴種大豆事關國家糧食安全和群眾營養健康,高產高油大豆擴種需求迫切。”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周新安說,“此次觀摩的大豆品種類型多樣、應用場景豐富。尤其是‘汾豆93’品種分枝少,單株結莢數較多,產量高、穩產性好,可以在全國適宜種植區域推廣。”活動現場,參加活動的農業技術專家分享了最新研究進展,傳播了先進生產技術和經驗,帶動提高農民玉米、大豆種植水平,促進糧食產量質量整體提升。
給農戶看得見的全方位保障,才能給農戶增收致富上好“安全鎖”。近年來,山西紅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技術引導、農具推廣示范,直接入戶溝通交流、培訓講解,精細化田間管理跟蹤服務,農業技術專家深入田間地頭與農戶面對面溝通,最大限度解決農戶的種植難題。
此次現場觀摩會,不僅收獲了農業技術專家的點贊,也讓廣大大豆種植戶目睹了各個大豆品種的生長情況、品種特性和產量潛力,為來年的大豆種植品種選擇和植保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參考。在隨后舉行的交流會上,農業技術專家分別從作物抗旱、基因資源挖掘與利用、大豆分子育種探索、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分子開關等方面作了專題報告,并與相關企業負責人圍繞如何提高大豆種植技術單產等開展了討論交流。
農機先進還不夠,還要考慮農戶會不會用,好不好用。就此,山西紅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賈俊杰表示,引導各地加強大豆玉米農機與農藝集成配套技術研究,加大試驗示范力度也是他們的工作重點。
“自去年首次試種以來,紅日農業參與服務全市實施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35萬畝。接下來,我們將始終把糧食安全放在重要位置,通過推廣應用該模式,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持續優化技術細節,提高畝均經濟效益。”賈俊杰告訴記者,“同時,我們將制定適應當地土壤條件、品種選配、機具配套的復合種植機械化生產技術模式及規范,為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種得好、防得住、收得上’提供技術與裝備支撐。”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