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3-10-23
第六屆山西文博會運城展館中,很多非遺技藝深受參觀群眾的喜愛。大家對非遺項目的現場體驗,成為一道獨特的亮麗風景線,也讓本屆文博會變得更有趣味。

永濟市惠暢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此次就把織布機和紡線車帶到了現場。永濟織布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員工們現場紡線、織布,吸引了很多參觀者(上圖)。不少人躍躍欲試,該公司員工就手把手教他們,告訴他們紡線時手上力度如何掌握,織布何時踩踏板、快速穿過梭子、拉緊繩線……“哎呀,又斷了……”“成功了!”現場歡笑聲不斷,好不熱鬧。
“這次我們不僅帶來了各種床單、四件套、三件套、箱包、項圈、手絹、沙包等,也把我們的非遺技藝帶了過來。”該公司展區負責人李東說,“這是我們傳承的技藝,從祖祖輩輩傳下來的,通過文博會這一平臺,我們也希望有更多人了解這一技藝?!?/p>
來自臨汾的袁春玲女士特意體驗了紡線,“我們是做機織布匹的,以前見過這種人工老粗布,但自己從沒體驗過,體驗了一下好幾次沒能成功,確實很不好操作,很不容易?!彼f,希望這一技藝能夠傳承下去,也可以進校園,讓更多孩子感受古人的創新和聰明才智。
無獨有偶,國家級非遺項目絳州木版年畫展區也圍滿了人,尤其是一些小朋友,在非遺傳承人吳百鎖和妻子——山西省優秀民間工藝美術家李華的指導下,完成了自己獨有的“木版年畫”。吳百鎖也表示,希望更多人通過切身體驗,了解這一技藝,不斷傳承下去。
記者 王捷 攝影 記者 茹雅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