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3-10-23
記者 韓維元 陶登肖
農業現代化,關鍵在于農業科技現代化。臨猗,不僅是全市果業大縣,更擁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等眾多榮譽稱號。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如何發揮好科技力量,在“南果”戰略中探索、完善“臨猗模式”,如何通過科技賦能現代農業,為農業高質量發展貢獻“臨猗力量”,這是時代發展的命題,更是果業大縣應有的擔當。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探究臨猗果業如何領題、破題、解題。

國內唯一的一座果業專題科技館——臨猗果業科技館 記者 朱超逸丁 攝
打造“農谷芯片”研發中心
10月18日,已近霜降,一場秋雨讓人感到絲絲寒意。而在臨猗縣北景鄉西村附近的臨猗縣國家區域性良種苗木繁育基地的拱棚里,以扦插生根技術培育的抗重茬脫毒果樹苗木卻是綠意正濃,一片生機盎然。

“我們自主培育的苗木不僅具有‘一抗雙脫’等優勢,同時可以做到40天左右出一茬苗,年可生產350萬株優質壯苗,相比組培技術每株砧木的繁育成本可降低80%以上,相比進口苗木每株可降低三分之二的成本。”該基地負責人說。
作為果業大縣,臨猗縣有耕地150萬畝,蘋果種植面積就達70萬畝,但大部分果園品種老化,栽植模式落后,從事果業的農民也面臨老齡化的問題。
近年來,臨猗縣立足省委“南果”戰略和臨猗果業發展實際,積極踐行市委“打造現代農業強市”目標,以建設運城峨嵋果品博物院為抓手,以科技為突破口,調整品種結構,從根本上解決重茬、品種單一等問題,真正把果農從果園中解放出來。
為破解老果園不能直接更新重茬栽培的難題,對全縣蘋果產業進行一次“大換血”,臨猗縣首先在苗木質量上尋求突破,建立了一批科研基地。
2020年年初,臨猗縣政府通過招商引資,與領航達果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進北京市林業果樹科學研究院技術,依托國家現代蘋果產業技術體系運城綜合試驗站,與運城學院共建產學研基地,建設“特色果品與苗木質量調控重點實驗室”,加快果業科技成果轉化,繁育“一抗雙脫”矮砧苗木,打造國家區域性良種苗木繁育基地核心區。
走進該基地的果樹脫毒快繁實驗室,透過玻璃窗,培養架上一個個貼著標簽的綠芽正在慢慢生長。“這些通過無菌化培育的蘋果小苗會被移植到地里,在地里仍保持著脫毒狀態,我們會從脫毒的苗上采集嫩枝進行扦插。”說話間,高級農藝師楊勇搖起拱棚覆膜,一片綠意映入眼簾。
通過脫毒快繁技術培育的優質苗木,配套蘋果優質輕簡高效栽培技術,在大大節省人工的同時,還可實現快成形、早結果、成本低等優點,重茬栽植第二年畝產可達750公斤以上,一個果農可輕松管理50畝~80畝果園,從根本上解決了困擾果業高質量發展的果園老、品種老、果農老的“三老”問題。
針對臨猗縣蘋果產業發展較早、品種單一問題,苗木繁育基地結合當地氣候條件,從早、中、晚熟品種的比例、口感、品相及營養物質含量等方面進行篩選并引進新品種,主要引進抗重茬G935砧木、SH系矮化砧木、M9T337砧木3種砧木類型,引進早熟品種大嘎啦、秦陽、魯麗,中熟品種美味、秋映、緋脆,晚熟品種愛妃、煙8富士、宮藤富士、高樁富士10個優新品種。同時,開展了不同砧木、不同品種的砧穗組合,郁閉果園群體結構優化與改造,矮砧集約果園建立,成齡果園肥水高效利用,果園土壤培肥與連作障礙克服,果園三大病害綜合控制等技術研究試驗。
“如果說良種苗木繁育基地是臨猗果業的‘農谷’,那么先進的果樹苗木繁育技術就是果業的‘芯片’。通過政府主導、自主研發,我們不僅形成了流水化作業,實現了‘工廠化育苗’,同時將農戶的‘試錯’成本降到了最低,為臨猗縣乃至全市、全省果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技術支撐。”楊勇說。
創新“三新果園”示范基地
“2020年3月栽樹建園;2021年掛果帶產,畝產蘋果近400公斤,并以4元每公斤的價格被北京一經銷商訂購一空,畝效益超過1000元;2022年第二年掛果,畝產蘋果2000公斤左右,每公斤最高售價達7元,畝效益超過6000元;2023年平均畝產2500公斤,每公斤均價5元,畝效益達到1.3萬元,純收入就達到1萬元。”10月18日,在臨猗縣北辛鄉卓逸村,果農王海峰談起自己的集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于一身的“三新模式”果園,一臉的驕傲和喜悅。
如果說打造國家區域性良種苗木繁育基地是臨猗果業轉型發展的“壓艙石”,那么以“三新”模式為支撐,建設國家現代蘋果產業示范基地就是臨猗果業發展的“新引擎”。
2020年以來,在臨猗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在市、縣兩級果業部門的技術指導下,特別是在國家蘋果產業技術體系專家的幫助下,臨猗縣相繼在北辛鄉東卓村、平宜村、卓逸村,北景鄉東村、峰仙村,耽子鎮北張村等地新建“三新”示范園36個,總面積超5000畝。
“三新”示范園全部選用抗重茬矮化自根砧,實現了品種和砧木“雙脫毒”,破解了老果園不能直接更新重茬栽培的難題。同時,在種植栽培中采用現代蘋果矮砧集約栽培六大核心技術,即以高紡錘形樹形為主的簡化修剪技術,以生草覆草為主的生態果園建設技術,以滴水灌溉平衡(配方)施肥為主的水肥一體化技術,以機械施肥除草打藥為主的宜機化管理技術,以綠色防控為主的病蟲害防控技術,以藥劑疏花疏果及果實免套袋為主的簡約栽培技術。
運用新模式上,采用品種砧木“雙脫毒”大苗建園,寬行密植,通風透光,便于機械化作業,實現了省水、省肥、省力、省地,真正達到“一年栽樹,二年掛果,三年豐產”目標。
“以前果樹管理,需要刻芽、拉枝、修剪、環剝、疏花、套袋、脫袋、摘果等十幾個環節,管理100畝果園大約需要50人。現在,果樹管理少了套袋、脫袋兩個環節,且都是機械化。澆水施肥采用水肥一體化的滴灌方式,不僅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而且見效快,省肥、省水、省工、省時。”北辛鄉東卓村國家現代蘋果產業(東卓)示范基地負責人謝巷管說,“打藥有打藥機,兩個人4個多小時就可以完成。除草有除草機,一人駕駛除草機最多兩天就能完成。采摘有移動工作平臺,站在平臺上可輕松集中采摘,也不會弄臟衣服,管理100畝果園兩個人還略有富余。”
“新品種栽培實用科學、新技術應用大膽超前、新模式發展勢穩步健……”隨著“三新”示范園的推廣,全國“蘋果優質輕簡高效栽培技術集成與示范”現場觀摩交流會、山西省現代蘋果高效生態栽培模式現場會和全市現代蘋果示范園觀摩會相繼在臨猗召開,國家、省、市、縣蘋果產業專家學者,省園藝中心及果樹產業技術體系領導到臨猗參觀學習,對臨猗現代果業發展實現新跨越給予高度評價,并在全國推廣學習。
布局“果業大腦”中樞系統
眼下,正值果園農忙期,而在位于北景鄉西村的臨猗縣智慧果業技術集成中心,整個園子里竟看不到一名果農。“有了物聯網技術,蘋果種植都靠信息化智能監控系統,我一個人就可以同時管理上百畝果園。”園主王社民拿著手機說,“這樣的技術在我的果園已應用3年多了,便捷實用,特別輕松。”
“特”“優”興果,科技先行。在現代果業發展中,臨猗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堅持把“互聯網+”作為帶動現代果業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工作,圍繞“土、肥、水、機、綠、銷”等重點環節發力,通過在果業生產中推行“互聯網+”,助力果業生產管理實現了自動化、精細化、現代化,融合推進智慧果業高效發展。要“玩轉”這一切,就需要有強大的“大腦”做支撐。“如果將臨猗果業比喻成一個有機運行的體系,那么果業科技館就是這個體系的‘大腦中樞’”。在臨猗果業公園的果園科技館,負責人梁少波邊演示邊介紹,正是通過果業科技館這個“果業大腦”,才實現了臨猗果業的智慧高效運行。
2022年,著眼縣域主導產業的科技化,縣域農業經營主體的智能化,縣域科技創新應用的制度化,臨猗縣委、縣政府立足大數據、新技術引領果業高質量發展,建設了國內唯一的一座果業專題科技館——臨猗果業科技館。
作為“果業大腦”,果業科技館在實現以果業科技展示體驗為主線,以蘋果、棗、桃等臨猗特色水果為重點,整合各類優質科普資源,將先進專業化農業栽培、繁育、管理技術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同時,還具有“接天線”“布網線”“接地線”三大功能。
“‘接天線’主要是通過平臺,為果農提供政策補貼、氣象服務、供求價格、微型遙感等技術服務。‘布網線’則是通過將果園、果庫、農資店、苗園、經紀人、新型經營主體、農藝師、果業專家有機融合,形成有機互通,智能互聯。‘接地氣’主要包括耕地質量、土地承包、流通環節、產業數據、農事指導、示范推廣等多個領域。”隨著科技館負責人梁少波的介紹,“果業大腦”的“影像圖”也清晰地呈現出來。
借助物聯網技術,利用蘋果種植信息化智能監控系統,農戶把物聯網技術與標準化生產相結合,運用果業智能監控系統,打造了智能高效水肥一體灌溉、農藥自動噴灑、實時氣象和土壤信息記錄,以及全程視頻監控四大系統,一個人就可以管理上百畝果園。
在指導全縣果業智慧運行的同時,果業科技館還以數字果業、品牌果業、三產融合為方向,樹立新理念、推廣新模式、培育新動能,在科技引領果業發展的征程中樹立了新標桿,為示范區乃至全縣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深刻借鑒。
“我們從專業化角度出發,打造數字化新模式,實現數字化、趣味化、科普化的有機結合,使科技館成為果業的科學院、果農的大課堂、果品的競秀場、專家的大講堂、數字的匯集所。”梁少波表示。
通過“果業大腦”,臨猗縣以大數據引領技術變革,建設了晉果在線、新華·中國(運城)蘋果價格指數、水果景氣指數、果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智慧果業技術集成中心“五大”平臺,發揮對農戶進行個性化技術指導、對示范基地進行遠程智能操作、對農產品進行質量安全追溯、對銷售數據進行訂單生產、對優化果業種植結構提供依據等“五大功能”,實現果業產業的智慧管理、智慧生產和智慧營銷。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